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才培养的规律性、稳定性、理论性、专业性与就业市场的动态性、灵活性、实用性、综合性之间存在不协调。导致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错位。针对两者间需要协调的关系,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应处理好“四个关系”,即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好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以突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灵活性、育人性和实践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关键词:就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5-0052-0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分工更加细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和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各有不同,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进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通过就业市场调查可以看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错位,分析出现错位的原因,并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错位的原因分析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2011届首都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受到的18项职业能力训练能否满足工作要求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最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5项能力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详见图1)

耐人寻味的是,在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外语和计算机课程安排基本是四年不断线;人才培养方案也均围绕专业能力培养打造。显然,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探讨二者关系,笔者认为错位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与就业市场的动态性

高校人才培养具有规律性。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例,培养周期通常为四年,期间即使对某门课程进行微调,至少也需一年以后。而大学生就业既然要经历市场的选择,那么人才需求特点就将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在市场中,商品的供求总是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因而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商品,同样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这与人才培养的规律性相比较有着明显差异。可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使得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于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常常略显滞后。特别是需求变化较快时,既易造成供不应求,又易造成供大于求。这将带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

2.人才培养的稳定性与就业市场的灵活性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明确的,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所决定的。而学生就业与统一分配的指令性相比,双向选择的市场指导性更加突出灵活,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由于基于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稳定的,面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灵活和多样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众口难调的局面。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增强人才应对不同岗位需求及快速更新的科学技术的适应性,是高等教育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现实要求。

3.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就业市场的综合性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通过专业建设实现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以学科知识体系自身的内在联系来构建,突出人才的专业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精英”的奇货可居不复存在,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全面提升,呈现出综合性特点,进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授为己任,忽视了其作为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属性,在人才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职业素质、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力度不够,表现为人才对工作岗位难以胜任,从校园到社会不能快速适应等。

4.人才培养的理论性与就业市场的实用性

高校的知识传授通常以课堂讲解为主,追求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而信息社会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社会需要高校提供的“人才”商品具有实用性,以便缩短其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周期,尽快发挥效益。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需重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但现实状况是人才实践能力严重缺失。这就要求高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由注重理论知识传授适时转变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推陈出新,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扎实地掌握知识,还能成功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处理好“四个关系”。构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

鉴于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媒介,故研究课程体系构建问题,是协调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关键点。当然课程与人才能力培养之间不易建立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人才能力的培养是各课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某类课程的主要能力培养目标还是相对确定的。例如: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等;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等;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等。所以,通过改革使高校课程体系与就业市场有效对接,是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

虽然构成课程体系的所有课程的分类方式各异,但通常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等四种分类更为常见,笔者仅就上述分类探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如图2所示。

1.处理好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突出整体性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争由来已久,从课时比例、授课内容到功能发挥,似乎矛盾无处不在,严重影响了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从就业市场要求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应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组织课程,增加通识课程“知识应用性”的内容,强调专业课程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积极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通识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和专业课程对通识课程的引领作用,建立课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深化彼此间的联系,突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例如,确立公共外语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计算软件,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等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自的地位与作用。促进衔接与支撑,循序渐进地提高人才培养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各类课程均围绕能力培养的共同目标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进,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以缓解就业市场的动态性与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之间的矛盾。

2.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增加灵活性

从课程性质看,必修课程基本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性,通过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核心知识的传授,保证人才培养的必备能力;选修课程则起到细化研究方向、拓宽知识面、提高适应性的作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两者密切配合,可以提高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体制、师资、管理模式及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选修课程常常沦为“凑学分”的工具,其应有的地位和功能难以真正发挥。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很难体现。因此,摆正必修与选修课程的位置以及开设形式,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设置,依据社会需求调整授课内容,以必修课程确保人才的必备能力,以选修课程提高人才的适应能力,切实提高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性。

3.处理好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强调育人性

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于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应既能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又具有独立思考、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素质,这就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得到良好的融合,以平衡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之间的比重。从就业市场要求看,人才的社会属性极为明显,预实现其融入社会、服务人民的培养目标,就需要通过人文课程给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其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科学课程提供科技技能和科学观,培养人才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等。两类课程相辅相成,使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才能达到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道先生所倡导的“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导引科学”的教育境界,从而更好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4.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强化实践性

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处于依附、追随甚至从属的地位,脱离了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更无法体现专业特色。正确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使高校人才具有“应用”特征,就要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性,着力打造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即令实践教学不仅有自己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有不同于单纯知识传授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更要有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教学保证人才发展的后劲,实践教学提高人才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等,两者应各司其职。

三、结语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主要职能之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好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是由人才培养的基本媒介——课程人手,勇于打破课程壁垒,积极探索课程间的联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既尊重教育规律,又可以动态调整:既保证质量稳定,又具有灵活方向;既掌握专业技术,又注重社会效益;既拥有扎实理论,又能够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