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也是实现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58-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可见,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

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公共服务均等化涵盖了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内的均等化问题,核心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区域间均等化问题,集中于省际之间;三是人与人之间所享受的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和最高要求。

二、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显示,全国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分别为1.4:1和1.3:1。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了近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和半文盲,3/4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县。近年来,农村辍学率、流失率有所反弹,有的地方高达10%以上,而且,就许多地区的实际观察,其流失率和辍学率远高于这个统计数字。

(二)基本医疗服务城乡差距过大

农村基本医疗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投入、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和卫生服务等方面。以2006年为例,人均卫生总费用城市为1145.1元,农村为442.4元,城市为农村的2.59倍。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患病应就诊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2003年的48.9%,其中城市57%,农村为45.8%;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其中城市为27.8%,农村为30.3%。农村地区不仅卫生资源总量不及城市,而且普遍存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医疗设施差等问题。

(三)城乡就业机会不均等

前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确切数据,但农村目前有劳动力4.185亿人,除去已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18亿人,尚有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造成城乡劳动力就业率差距大,其原因之一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城乡就业机会不均等,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仍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探索之中。一是养老保险存在差距,2002-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4736万上升到18766万,增长27.335%;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462万下降到5374万。二是基本医疗保险存在差距, 2005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均基金收入1079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基金收入只有42.09元,前者是后者的约26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人均支出781.88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人均支出34.50元,前者是后者的23倍。三是最低生活保障的差距,从“应保尽保”的实际情况看,城乡的差距仍然不小。

三、结语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所以,必须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真正把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上,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汪阳红.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J].中国发展观察, 2010,(8).

[2]陈凤菊.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制度建设,2011,(7).

[3]丁元竹.促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8,(3).

[4]迟福林,殷仲义.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