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百度”背后的学习力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百度”背后的学习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今天,“信息素养”“创新教育”“自主合作”等字眼越来越频繁出现。刚参加工作时,看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喜爱,笔者不禁沾沾自喜,觉得从兴趣方面执教该学科就已经占了很大优势。可不久过后便发现,学生只是单纯地喜欢玩电脑游戏,根据个体差异性和年级特点,对于课程本身,想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业的青年教师,笔者不禁常常问自己,“我的课堂要怎么改?要如何才能将这门课程教好?要怎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经过不断分析原因,不断与名师交流,不断在“百度”上找寻解决的办法,一个“百度计划”就这样在脑海中形成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因为笔者所教的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以要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就得了解他们的年级特征。根椐“百度”这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再加上与学校资深的班主任沟通,笔者发现,三年级孩子已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是不安的开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普遍存在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和自控力不强这些心理特点。

在了解到这些后,笔者便开始考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合理地利用好他们的这些特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但这并不代表就是放任学生自由玩游戏,而是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本领,教师从旁引导,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从游戏中实现兴趣转移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玩网络小游戏,这让自控能力不强的他们,在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上欲罢不能。笔者在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后,在《便捷访问网站》这一课的开始,就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知道的游戏网站最多?”从而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这个非常神秘的网站——“百度”上去了。接着,在介绍网站时,输入当前他们正在学习的语文古诗词——《山行》,将“百度百科”中所有的注解,包括诗人简介全都展示给他们看,这种做法更增加了孩子们对于“百度”这个网站的神秘感。然后,笔者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浏览器的界面,就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通过“百度”,找到咱们学校的网站。根据大家熟悉的网页内容,开始“收藏夹”“历史记录”“网址列表”等内容的学习,就这样将他们最初对游戏的兴趣成功地转移到课程目标上来了。

对症下药,满足个体差异

原来的课堂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学生就开始统一的进行操作,不仅没有层次上的区别,在所完成的主题上也经常是整个班级一模一样,这样根本不能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尤其是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就显得无所事事了。

例如,在《下载文字》一课中,由学生登陆已经熟悉的“百度”,找到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所有资料,并将这段文字下载到记事本中。以自己的兴趣为主题,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对资料的查询及下载。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同学,笔者会在他们旁边安排一位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事实证明,同伴的辅导有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这样,既让“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怕问老师问题”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而且,在这样分组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学生,使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水平。此外,除了这些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笔者还为领悟能力较强的同学提供了拓展任务:对下载的动物资料进行排版,最终评选出优秀小报。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几种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这样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交流评价,巩固教学内容

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稳定的特点,在每次课的最后,笔者都必须要进行一次评价总结,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学生评价为主,在6人小组内先选出一份优秀作品代表本组展示,再由其它组的同学对这份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赞赏的角度来看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发现美的能力;第二阶段是由教师简单归纳小结,再一次强调本课中的技巧及重、难点,指出学生易错的地方,并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得到巩固。另外,笔者还申请了一个“百度贴吧”,并让学生注册账号,将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对老师的建议,以及自己掌握的相关技能,都可以在这个贴吧中与大家进行交流。一段时间下来,连平时不太敢开口的同学,也能很好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笔者感到他们学习得更开心了,而笔者通过这个途径,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课程改革的洪流面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习内容,挖掘出“百度”背后的力量,一定会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信息素养,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到极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