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余秋雨对话黄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余秋雨对话黄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0月23日,余秋雨到达黄石的当天,这座地处幕阜山北麓的小城就下起了小雨,仿佛某种略带巧合意味的迎贺。

次日下午的演讲,在黄石理工学院举行。据主办方介绍,两年前他们就曾向余秋雨发出邀请,却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抱憾未行。

在这次迟到两年之久的黄石之行之前,余秋雨就以“城市与文化”为主题先后在温岭、衡阳和九江等地进行过演讲。而在此次“东楚文化讲坛?余秋雨专场”演讲筹备之初,黄石市政府通过收集市民意见,并结合黄石在中国矿冶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黄石目前所处的城市转型结点等系列问题(本刊2010年10月曾做封面专题报道),通过与余秋雨本人进行沟通商洽,将此次演讲的主题敲定为“文化?城市?新跨越――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交融兼谈黄石矿冶文化”。

黄石印象

余秋雨有很多头衔,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文化传播坐标人物……然而他个人比较认同的,是日本《朝日新闻》对他的评价――世界上走得最远的男人。

早年他曾与凤凰卫视合作,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时世界上最为危险的地区,亲身寻访考察了人类多处重要古文明遗址。此后,他又游历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

对于余秋雨来说,他已经习惯了将旅行与人文思考结合在一起。

“其实很多年前,我坐长江轮渡时几次经过黄石,武汉也经常来,因为妻子马兰的原因,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也来过几次,周围倒是挺熟,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到过黄石。”

而此次初临于此,他盛赞了这种座殷商以来便以矿冶闻名的沿江小城。

“之前有黄石的朋友对我说‘我们这座城市的名字比较一般’,我说,不一般,这两个字极美。”余秋雨解析道,“因为从文学理论来讲,最美丽的名字往往是和具象的事物、具体的色彩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以花象征的兰州、桂林,分别取‘兰’、‘桂’之意。同时很多地方将东北的长白上叫做‘白山’,把黑龙江称为‘黑水’,合起来就是‘白山黑水’,那么相对应的就有了‘青岛黄石’,这是十分美丽而有意境的。”

演讲之前,他抽空来到磁湖,在晨雾未散的北岸眺望这座城市。

有着“苏辙曾由广陵下黄州,探望谪居于此的胞兄苏轼,路遇风阻,避风于此”历史传说的磁湖让他尤为喜爱,他感慨:“从磁湖的北岸望过去,那边有很多颜色分明的小山,非常美丽。黄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在中国的城市里,这样有山有水,山水相傍的美景已经不多了。”

在他看来,一个饱经沧桑的矿冶城市竟有如此细腻的景致风光,确实难能可贵。“中华文化何时跨入文明门槛呢?公元前21世纪,因为文明的标准有三个:文字、城市和金属冶炼。一个美丽的城市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特别是对中国的历史在矿冶事业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余秋雨评价说,“它付出了那么多,却又保存下它的美丽。我很羡慕你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

当天,他为东楚晚报,也为黄石当场泼墨挥毫:“千古风华沉东楚,万里长江洗黄石。”

畅谈文化

在演讲和随后的采访中,余秋雨反复提及“文化”这一概念。

“什么是文化?目前关于‘文化’词条定义不下于两百条。”余秋雨说,“而我个人的理解很简单,文化就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集成’。”

“现在,国人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陷入了一些误区。”而对此他的比喻是:“就像梯子搁错了墙。”

余秋雨说,现在自然生态问题屡屡出现,这些本都应该是文化所关注的问题,但是民生问题出现裂痕的时候,文化人却撤退了。

“什么是低碳经济?什么是温室效应?什么是哥本哈根会议?很多人质疑我在‘青歌赛’问的这些问题。而实质上,我的这些问题不单是抛给选手,而是在向国民发问。”余秋雨说,“我认为文化要转型,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要从‘文本文化’脱离出来,多关注自然和民生,关心地震、泥石流、你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标准和老百姓的工资,而不是用40年的时间来研究古典名著中一个丫鬟的爱情。”

同时,对于目前“伪复古”的文化思潮,他也给予了抨击。

“近六七年来复古文化的影响太严重,尽管自主创新被写进国策,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背诵古书,文化界还在谈论宋朝宫廷哪个叔叔杀了侄子,唐朝皇帝和妃子的爱情故事……”余秋雨说,“我们有必要呼唤以创新文化为主导,而不是一味在复古文化上添油加醋。”

除去这些莺莺燕燕,余秋雨说,现在民间书肆上“驭人术”、“制胜术”、“诡辩学”、“计谋学”铺天盖地,而且全都打上了中国文化和东方智慧的标记。“比如说什么标题《如何获得老板的欢心》、《教你如何年薪百万》等等,太急功近利,太露骨。”他说,“偶尔看到几个书名似乎与善良有关,买回去一读却是在娓娓论述如何通过宽容去谋取更大的利益。”

对此,余秋雨呼吁,权谋逻辑确实也是一种文化,但是从更高层面来讲,社会应该倡导的仍然是仁爱文化。

他表示,在如今的商业社会里,文化的重要性在于“精神价值”。“美国的经济学家们曾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决定于他们的文化形态;不发达是一种文化形态,并非经济形态。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余秋雨说,“经济行为最终将解释成文化行为,经济行为达到短期目标时是经济,当长期目标必然是文化。”

献计转型

对于“黄石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城市,亟待转型”这一命题,余秋雨也从文化角度给予了解读。

“城市是什么?城,防守;市,贸易,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他说,“中国古代把这两个字放一起,说明古代城市的作用就是防守与交流。而现在城市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我们把城市理解为‘公共空间’。”

余秋雨认为,公共空间涵盖一个城市的内涵、原则、规范和外部表现形态、建筑和色彩的审美格局等各个层面。

“黄石拥有一个这么美丽的磁湖,就是一个很好的审美教育课堂。”他说,“磁湖比西湖要大,而且景致也不见得比西湖差,而为什么西湖每年能吸引那么多人前往?就在于他们有一个‘断桥残雪’的故事。断桥我也曾经去看过,其实就是一座很小很旧的桥,但看并不起眼,但是配合着这个故事,就非常的有意境。”

而对于黄石这个个案来讲,余秋雨认为,对于在历史文化遗迹并不占据优势的黄石,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打造生态文化更为重要。

“一个城市的旅游的发轫可能是历史古迹,但是后来游客会发现,真正让他们欣赏的,是这座城市整体的公共空间。”他说,“对于黄石转型来讲,我们要借助文化软实力来重塑和打造城市品牌,在精神价值和公共空间上来重建这座城市的集体文化和公共文化。不去追逐第一,不去跟风,我们要成为宜居,成为美好,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同时,对城市美学颇有研究的余秋雨认为,城市的建设要恰当的运用色彩。

“今年国庆节,我穿越了北京市长安街,整整10公里没有一条标语广告,这是举办奥运会带给北京最好的‘后奥运效应’之一,这点上,我为北京骄傲,低调才是高贵城市的标志。”余秋雨说,“没有了条幅、标语的遮挡,城市的风景、建筑的线条才能被游客完整而专注地欣赏到。”

对此,他建议黄石市政府拆除磁湖周边和市区中心一些有碍观瞻的招牌、广告和标语,并通过市民票选“几大最不能容忍的建筑”,给予拆除或者修整,塑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审美格局。

“恩格斯曾说‘绝对不可以同一个穿花格子西装的人签约’,同样的,我们不能用一些比较人为的,艳丽的颜色来掩盖了黄石本身的色彩和韵味。”他说。

“黄石在长江边上,有江湖之盛,有山和水,离发达的城市不远,和文明的生活这么贴近,人们的素质都那么高,有理由成为我们的宜居城市。”余秋雨说,“这样不可多得的城市值得我们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