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恶补产业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恶补产业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整机企业对产业链上游话语权的迫切追求,动力源于液晶面板占整机成本一半以上

无疑,未来电视行业的两大趋势:一是硬件方面(如3D、OLED)回归音画和节能环保,这对上游面板、芯片技术带来挑战;二是软件方面(如系统、应用)更智能,这需要传统电视企业具备更多的IT、互联网基因——这恰是中国传统电视业转型升级中亟需弥补的环节。

与后者相比,整机企业对前者的追求似乎更加顺理成章。近年来,面板产业吸引了诸多中外企业的进入,特别是高世代面板更是让中国众多上市公司趋之若鹜,甚至许多之前就已因战略失误的彩电整机、面板企业,如TCL、创维、海信、京东方等都在不惜血本投入。

如此,大尺寸液晶面板新建产能的新闻接踵而至:LGD、三星已决定分别在广州和苏州投建8.5代和7.5代线;TCL集团宣布计划在深圳兴建一条8.5代线;今年五月,LGD在广州举行了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的奠基仪式,这家工厂由LGD、创维和广州市政府下属的凯德公司合资,投资额达40亿美元,创维参股10%——今年以来宣布建设的7.5代以上生产线已多达七条,据此估算,未来几年国内在大尺寸液晶面板线的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指出,“只要中国发展彩电产业,发展显示器产业,就必须建立独立的面板产业,很难想象,缺乏面板产业支撑的中国彩电及显示器产业是完整的。实际上,正是因为缺乏面板产业的支撑,中国彩电产业这些年的发展举步维艰。不管未来能否建立中国面板话语权地位,中国都必须发展面板产业。中国发展面板产业不是早了,而是晚了。”

中国电子商会某专家说,三星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建立在完善的产业链基础之上。也正如刘步尘所言,“我们已经失去太多机会,不能再失去最后的机会。”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正确把握机会。据了解,因希望获得CRT的核心技术,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就走了弯路。而索尼与三星解散LCD面板合资企业,也没想到会失去了LCD的上游资源优势。

四川长虹则在这方面走了弯路。其因错判技术趋势,错信等离子前景,而走上技术迷途,甚至渐渐下行。不可否认,与CRT、LCD相比,等离子面板具有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颜色鲜艳和接口丰富等特点,并对3D视频更有优势。但相比LCD和CRT电视机,等离子的耗电量惊人。此外,其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一直制约着等离子电视的发展。

海信则选对了方向。在CRT时代,海信在本土电视品牌中只能排在4~5位,但通过提前布局,积累了整机、屏幕、模组的优势,海信逐渐上位。在产业链方面,从2007年开始,海信开始推出自己的液晶模组(液晶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从2008年开始,采用二级背光模组,从上游分担整机成本。要知道,在节能时代,二级背光模组具有优势。

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坦承,创维进入液晶面板的初衷来自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作为一个整机厂家,面板是一个核心部件,在整个电视机里面所占的成本比重非常关键,创维参股是为了这个部件供应的稳定性和采购上的优势。第二,在技术方面,如果创维参与这样一条生产线,成为一个小股东作为合作伙伴,可以得到上游的一些最新的技术,及时应用在整机上,提升技术的进步。第三,从供应链角度,能够保证供应链稳定,提高供应链的速度。

据了解,创维在面板厂旁边也建了一个整机厂,从面板工厂就能直接把面板拉到对面工厂,这样减少运输、外包装成本,提升供应速度。“此外,LGD是全球显示技术非常领先的企业之一,未来技术跟进、核心显示技术获得和应用能够带来便利。”杨东文补充说。

其实,国内整机厂商纷纷涉足上游面板行业,反应的问题却是,国内具备全产业链、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液晶面板企业寥寥无几。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都能算其中的佼佼者。在刘步尘看来,京东方没有主流的下游客户,而华星光电因背靠TCL、三星等大客户而情况稍好。

更让这两家公司饱受业界诟病的是,利用行政行为盲目上马的项目,都是已经被基本淘汰的生产线,连续多年的亏损,并且一直是政府在输血。在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股东名单中,都出现了政府的身影。前者的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后者的大东家是深圳市政府。

中原证券报告显示,TCL 2012年公司表现喜忧参半,而华星光电可能的亏损是今年市场最大的担心之一。根据中原证券的测算,受正处于产能与良品率爬坡期的华星光电影响,一季度业绩将是全年低点,此后逐季改善,但全年仍能保持盈利。在风险提示中,中原证券指出,华星光电产能与良品率爬坡无法按计划推进,庞大折旧将拖累公司全年业绩。

中国电子商会某专家甚至直言,国内面板企业没有生命力。“产业投资规模大、技术更新快,国内企业基本都是淘汰技术,每年都亏损。尽管电视企业对面板需求巨大,但面板产品供大于求,在全球采购中,本土面板企业并没有优势。台湾、日本、韩国的面板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

京东方:面板的春天?

看看全球市场面板的格局:三星、LG、友达、奇美4家出货占全球80%以上,几家日企占10%至12%,剩余企业(包括京东方)只占不到10%的份额。略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消费的低迷使台湾、日本等主要大尺寸面板厂商产能收缩,这给内地厂商带来了增长机会。

6月中旬,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带领大陆8家主要彩电厂商赴台采购大尺寸液晶面板,采购金额约为55亿美元——这与以往相比已经减半。白为民认为,2012年对台湾面板厂家大单采购额减半的订单,将转向国内面板厂商,而目前大尺寸面板厂商只有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两条8.5代线,南京熊猫的6代线能实现量产,谁将受益显而易见。

然而,这是否预示着大陆面板业春天已经来临?要知道,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企业已经开始建设11代线,而中国的8.5代线刚一诞生就输在起跑线上。某家电专家在微博上指出,“中国大陆面板出货大增,原因无外乎两点,价格和质量。液晶面板价格以及关税的上调,让各彩电厂商不得不考虑价格更低的本土面板。此外,国内的面板近几年来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自身良品率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在同样质量的水平上,价格低的产品成为各彩电商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