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构问题情境重展课堂活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构问题情境重展课堂活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学就是学生在积极主动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方法,认识和解决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基本过程.合作探究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和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一切,课堂教学不但允许而且鼓励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利用各种探索,勇于实践,富于创新,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我们容易发现,这所有一切的前提是:“问题”,所有的合作探究过程无不是围绕这问题展开的,没有了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也就没有了后面过程的开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探究,而核心的核心就是建构问题情境.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刨根溯源”是他们的天性,因为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教师所有的努力也就没有了意义.作为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一定要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建构问题情境,不断质疑问难,科学准确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维,当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当体现“新、奇、巧”的特点,如果仅仅是为了问题而设计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很快因为问题的平淡或者问题的不知所云而产生茫然和厌倦.有了教师一个又一个明快新颖的问题情境,从而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建构主义认为课堂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要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为基础,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笔者的具体做法有两个: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学生提供大致相等的思维训练时间,对所谓的“后进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在教学中,对任何学生的任何思维成果的显示要有足够的耐心,把自己看成是探究者的一部分,不急躁,不批评,更不呵斥.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发表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意见,给学生创设一种“易起反映的环境”(托兰斯语),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教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建构,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解答,不迷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有了学生大胆的质疑解答,就为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扫除了一个个障碍.教师要让所有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我们的,我们学习的激情是问题所产生的挑战所激发的.有了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为整个课堂乃至整个教学的成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三、增强知识间的串联整合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生动的问题情境,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必定是机械、孤立和杂乱的.但事实上,任何学科的知识从来都不是零碎的,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它学科而自成一体.任何情况下的学是与一定的实际情景相联系,学生绝对不可能脱离实际情景而游离于虚幻飘渺的学习过程中.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也是说明了知识需要前后和左右的串联整合吗?这里所说的串联整合不仅仅限于同一学科的串联整合,也包括学科间,例如化学和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间的串联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感知学科内和学科间的共性,才能使他们的知识更广博,更全面,更精深.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的时候,我一步步提出了以下八个问题:(1)通过实验怎样验证产生的气体是H2和O2?(2)怎样正确读出H2和O2的体积?(3)如何求H2和O2的体积比?(4)电极上产生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体积变大还是变小?(5)气泡体积变大或变小的原因是什么?(6)假设所有的水全部被电解,H2和O2体积之和是否等于水的体积?(7)H2和O2质量之和是否等于被电解的水的质量?(8)能否通过这个实验求得H2和O2的密度?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涵盖了化学、数学、物理等众多知识点,实实在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

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能力

应试教学下的学生注定了观察、猜想、表达、实验、阅读等一系列能力的欠缺.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把我掌握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这看似颇让人感动的语言恰恰极大扼杀了学生的能力.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来,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机器人一样接受老师强制灌输的点点滴滴,整天忙忙碌碌计算着一道道题目,机械地背诵着一个个单词,也许除了称赞他们有不错的计算和所谓的记忆能力外,我们想不出这些学生还有哪些能力得到了发展.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摒弃了学生整天的疲于应付计算和背诵,通过有层次的问题情境,预习、观察、猜想、设计、分析、总结等每一步都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考验.

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首先是纳闷,进而惊奇,然后就开始观察、分析,一道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让学生陷入了长久的思维和研究中,这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能力显然大有裨益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课堂从原本死水一潭变成了涓涓细流,当我们教师聚精会神地建构问题情境而探索思考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只有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我们的“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才能永葆青春,才能让课堂永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