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津京福里:书屋变成文化乐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津京福里:书屋变成文化乐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 o e i u ü b p m f……”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京福里社区的一间教室里总会传来参差不齐的读书声。如果你以为这是小学生在学习你就错了,在这间教室上课的学生最大岁数79岁,最小的也60多岁了,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农民,给他们上课的老师是京福里农家书屋的管理员王春花。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春花, 2009年7月考取了天津市公益岗,分配到京福里社区,到现在她还记得第一次到老居委会看到书屋的情景:“破旧的两层楼,第一层很潮湿,除了一间厕所,就是一间书屋,里面的书大多又老又旧,有的书因为长时间受潮,粘在一起打不开,像砖头一样。”

当时镇上很少有人想起到书屋看书,书屋几乎成了摆设。

作为天津市第二批宅基地换房试点镇,张家窝镇从2009年开始提出了“统筹三区发展,打造一流城镇”的发展目标,并启动了相关建设项目。农民居住社区、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工业园区“三区联动”统筹发展,让张家窝镇农民领先一步,搬入新社区,与城里人一样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真正让农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

村民搬进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后,以前破旧的居委会也搬进了总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

硬件改善了,“软件”也跟着更新换代,自建设农家书屋以来,西青区很重视这项惠民工程,出台各项措施将书屋的建设落到实处,不仅针对农民需求配备大量的图书、杂志、光碟等,还在社区农家书屋设立数字化学习专用教室,配备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同时还对书屋管理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王春花当上了张家窝镇京福里社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书屋的书多了,老人喜欢的史书,农户爱看的种、养技术书,小朋友喜欢的童话故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一到假期,书屋里更是人满为患,有的小朋友带瓶水能在书屋呆一天。细心的王春花经过观察向社区主任提出在农家书屋开办学生假期补习班的想法,这一建议得到社区家长以及小朋友们的全力支持,农家书屋也被更多村民所认可。

来看书的村民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对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书屋里的书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为此,王春花心里很着急。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春花在《农家书屋》杂志上看到了IREAD读书软件,她专门在书屋的电脑里下载了这种软件,为居民提供电子书籍,供大家阅览书屋中暂缺的图书,“电子书屋”的加入,满足了大家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

但是对不会上网的老人们来说,眼瞅着高科技却不会使用,开机、关机、打开个网页、搜个东西……都要找小王帮忙。于是有老人提出:“小王啊,你也教我们这些老东西上网吧。”看着老人们为难的样子,也为了让中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信息化的乐趣,京福里农家书屋开办了针对中老年人的计算机培训班,王春花任教员。

虽然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可第一堂课还是让王春花犯“晕”了,老人们很少有人会汉语拼音的,学习打字之前要先从a、o、e教起。除此,王春花还要手把手地教老人电脑应用知识,讲台上讲一遍,然后再一对一地分别讲上五六回,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

但是王春花说,比起老人们的学习精神自己的辛苦不算什么。开课后的一个早晨,突然下起了倾盆暴雨,王春花估计碰到这样的天气,老人们可能就都不来上课了,没想到从7点45分开始,老人们陆陆续续都到了,没有一个缺课的。老人们穿的雨衣搭在楼道里,上面滴滴答答掉落的雨水打湿了半个楼道。

在春花和老人们的一起努力下,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位老人从农家书屋“毕业”,他们不单学会了打字、聊天,还学会了在淘宝网上买东西,有的老人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王春花觉得这些老人真的挺让她感动的。

现在,京福里社区农家书屋已经成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书屋举办的活动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拿起书本,还将不同爱好的人聚集起来,葫芦丝、腰鼓、绘画、书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些文化活动中。

退休前从没拿过画笔的于云红老人,现在是社区小有名气的“画家”,润色、挥笔,一树花开富贵姹紫嫣红的牡丹盛开。

老人一边挥笔一边告诉记者,退休前她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国画是退休后来社区学的,拿惯听诊器的手刚开始握画笔还有点不适应,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每天到社区的书画室画几笔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这边挥笔泼墨,那边悠扬的乐声又响起。几个老人随着指导老师的手势,或轻拨弦儿或慢摇铃,一曲紫竹调悠扬婉转,欲语还休。

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农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