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抖包袱”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抖包袱”对数学教学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相声,优秀演员和一般演员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抖包袱”(向观众递送笑料)的水平。优秀的演员善于将一些生动的“包袱儿”巧妙地“系”在一起,然后一层层地“抖出”,妙趣横生的语言不仅让观众笑得前俯后仰,而且还能从中领悟出一些人生真谛。数学教学也是一样,优秀老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优秀的教师善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之间找到一种“逻辑关系”,并“有计划地设置一个个的障碍”,引导学生在不断跨越障碍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达成、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愉悦。在这里,“障碍”就如同“包袱儿”,“跨越障碍”就如同“抖包袱”。既如此,我们能否将一些“抖包袱”的艺术手法借鉴到数学课堂中来,让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变得生动有趣呢?

手法一:铺平垫稳,三翻四抖

【相声释义】

演员悉心揣摩观众的心理状况,适时适地、耐心巧妙地用语言一层层系好“包袱儿”,经过反复铺垫,最后抖出笑料,赢得满堂喝彩。

【教学启示】

有效的数学教学注重过程,它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而应有意识地延长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中成长。如果在知识的递进中层层“铺垫”,步步为营,最终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片段赏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老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出示图1-1):老师这有一个长方形,要知道它的面积,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铺,然后数一数由几个铺成,就是几平方厘米。

师:老师给每个人准备了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现在就用这些小正方形去铺一铺吧!(生自主操作,很快解决了问题,见图1-2)

生:每排铺4个,铺了2排,一共铺了8(4×2)个,面积是8平方厘米。

师(出示图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继续铺一铺!(生操作,发现8个小正方形不能将长方形密铺,有的同学就想出了图2-2的铺法)

师(故意):这个长方形没有铺满,也能知道它的面积吗?

生:嗯,是18平方厘米。

师:可是只铺了8个小正方形,应该是8平方厘米啊?

生:小正方形不够铺了,如果够铺的话,第二排

和第三排都可以像第一排那样铺6个,一共就是18(6×3)个,所以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师:原来这里竖着铺3个,就表示可以铺3个6平方厘米啊!

师继续出示长10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图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再去铺一铺!(生操作,发现8个小正方形连铺一排都不够)

师:哎呀,这回该怎么办呢?

生:10乘9等于90平方厘米。

师:10是什么?9是什么?用长乘宽就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老师有点不明白。

生:可以在脑子里想象铺的样子嘛!长10厘米,一排就可以铺10个,宽9厘米,就可以铺9排,一共可以铺90(10×9)个,所以面积是90平方厘米。

师:看来要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还可以直接用长乘宽来得到。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的。为了帮助学生建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模型,教者设置了三次用1平方厘米“铺”长方形的活动,这三次活动内容上层层递进,思维上步步深化。学生在经历了“可以密铺—无法密铺—根本无法铺”的过程后,不仅深刻地理解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而且抽象、推理、建模等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手法二:先扬后抑,峰回路转

【相声释义】

先对人物或事物大肆赞美,然后话锋突变,一贬到底,由于出人意料,往往现场效果特别好。

【教学启示】

小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表扬,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忽褒忽贬,忽抑忽扬,势必会激起学生“不服输”的心理,引发他们自己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并在反思中得到真知。

【片段赏析】

《观察物体》(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个概念,设计了以下的教学:

师事先把一个长方体的图书箱左右两个侧面分别写上天使教具厂、二(6)班,并把它放在教室前面的讲台上正对着后黑板,再蒙上布。学生分坐教室的两边,以下简称左边的同学和右边的同学。

师:想知道今天要观察的是什么物体吗?(拉开布现出图书箱,并引导学生认识正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小测试,同学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师:测试一:这个图书箱是我从一个班上借来的,你们知道是从哪个班借来的吗?(右边的同学全部举手,左边的同学有些茫然)

师故意“扬”右边的同学:你们都知道啊?说说这个图书箱是从哪个班借来的?(右边的同学得意地齐叫:二(6)班)

师夸张对右边的同学竖起大拇指:你们真聪明!就是从二(6)班借来的。

师:测试二:这个图书箱是哪个厂生产的?(左边的同学“哗”地举起手,右边的同学又茫然起来)

师故意“抑”右边的同学:你们怎么啦?刚才还夸你们聪明的,现在水平不行了嘛!(话刚说完,右边就有学生大叫:那边肯定有答案!)

师(疑惑):有答案?你猜答案写在哪个面上?(生猜测在图书箱的左侧面上有字)

师问右边的同学:你们能看到左侧面吗?那为什么这么肯定?

右边的同学:刚才第一个测试的答案写在右侧面上,他们(左边的同学)看不见,我们(右面的同学)能看见,所以我们赢了。现在左边的同学全知道答案,说明左侧面上有字!

师问左边的同学:他们的猜测有道理吗?

……

教学中,老师故意对右边的学生武断地褒贬,意在激起学生的反思,同学们在不服输心理的支配下,必然会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第一次测试会赢的原因:“原来右侧面上有‘二(6)班’的字样,左边的同学看不见,而我们能看见!”那左边的同学都能回答第二个问题,说明:“第二次测试的答案就写在图书箱的左侧面!”“抑扬”手法的巧妙运用,“扬”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抑”出了学生的合情推理,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悟。

手法三:歪讲曲解,自以为是

【相声释义】

把一些事情故意加以歪讲或曲解,并且是以权威的论调、不容置疑的口吻进行强化,从而制造“包袱儿”,惹得全场笑声不断。

【教学启示】

数学教学讲求“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说理”的意识不强,“讲理”的水平不高。比如,当他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有时能根据经验、凭借直觉得出结果,但是对蕴含其中的“理”往往是处在一种“欲说无语”的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抓住新旧经验的“连接点”,故意强化“歪理”,可以促使学生探寻问题的本质,并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深化认知。

【片段赏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的算理,教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先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突出“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的法则,然后出示1/2+1/4,问: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是多少呢?(学生思考,部分学生认为等于四分之三)

师:分子相加应该是2啊,怎么会是3呢?算得对吗?(生无语)

师:这样吧,老师事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用你们手中的圆片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然后再将他们合起来,看看到底是多少?(生操作,并展示,发现结果确实是四分之三)

师:从图上看结果确实是四分之三,但是从算式上来看分子明明是“1”加“1”等于2嘛!

生:应该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先通分,变成四分之二和四分之一,再相加,结果是四分之三。

师: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刚才不是说分子直接相加的吗?

生:它们分母不同。

师:分母不同,分子就不能直接相加了吗?

生:分母不同,每份的大小就不一样,不好直接相加。

师引导学生将折出的二分之一的“1份”和四分之一的“1份”进行对比,发现两个一份大小不一样,不能直接相加得2份,接着追问:那通分后,分子就可以直接相加了吗?

生:通分后,分母相同,每一份的大小就一样了,分子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师再次引导学生将折的二分之一对折后展开,变成了四分之二,与四分之一对比,发现这时的一份大小相同,可以直接相加。

……

为了帮助学生挖掘为什么要先通分的“理”,教者故意断章取义,抓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分子直接相加减”,“歪讲邪说”,逼着学生对比新旧知识的异同,学生通过操作、辨析、思考、交流,深刻理解了“只有相同分数单位才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运算”的算理本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思维处在胶着状态时,教者用“歪理”来激发学生对“真理”的探寻,最终学生不仅得到了真知,还获得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关注教学的艺术,能让我们的教学摆脱无趣、呆板、枯燥的状况,走向有趣、生动、多彩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