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气象先生”宋英杰:让过程美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气象先生”宋英杰:让过程美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93年3月1日19时31分,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如常开播,却让等候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突然眼前一亮:从前“只闻其声”的天气预报播报员第一次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上!当时,一篇题为《屏幕上跳出个气象先生》的报道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只见一位先生从中央电视台变幻不定的云图后走了出来,机械枯燥的天气预报节目有了生气。”——这位“气象先生”正是宋英杰

“我不以‘有用’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但我相信‘学了就总会有回报’”

常常有人问宋英杰:“你从小就喜欢天气吗?”这时候,他往往会回答:“如果喜欢看着天空发呆也算喜欢天气,那还真是。”宋英杰解释说,他成为“气象先生”,更多是生命历程循着自然发展的一种“水到渠成”:“其实从小只是在自身一种很蒙昧的状态下,特别喜欢地理,特别喜欢语言,特别喜欢看着天空空想——就是很多的业余爱好的一个集成,最后变成了专业。这些业余爱好在萌生和持续的过程当中,你没有想到它对你一定要‘有用’,只是在你生命历程当中,它是你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对于喜欢地理的宋英杰来说,地理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

上小学时,他发明了用中国省份“打牌”的方法,跟同桌提议:“咱俩轮着,你要一个省份,我要一个省份,互相打仗,看谁赢。”同桌选新疆、:“我的地方大!”宋英杰就选四川、山东:“我人口多。你地方大没用,人少。人定胜天嘛!”下一次,同桌也事先查了资料,专挑人口多的省份。宋英杰却改变了战略,选辽宁、黑龙江:“我这是重工业基地,能生产飞机、坦克、核潜艇。”到最后,两个人对中国地理越来越了解,选省份的时候甚至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往往“谁先选,谁赢”。

宋英杰的兴趣点不只在地理上。从小学到大学,他总是积极参加“运动会啊、辩论赛啊、主持啊”各种活动,也时不时“打个羽毛球、踢个足球”。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在别人看来浪费时间,但是我觉得我很快乐的这些事情,都会去做。同时不太会耗费时间,觉得还是应该多读书——读书不功利,就是做一个比较充实的人。”

那么宋英杰对于天气预报的兴趣又是怎样萌生的呢?

“经常有那种触发人兴趣的一个很偶然的机缘,我也是一样。”宋英杰的讲述就像他的天气预报播报一样,声调平和、语气从容,叙事完整而富有节奏,“我小的时候看了一本小人书,就是上世纪70年代那种小人书,叫《小雁齐飞》。它讲的是什么呢?这一群‘小雁’,是指一个山村红领巾气象站的一些小孩儿,他们有的是跟着农民伯伯一起去听天气谚语,有的呢,就光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有时候气象台报准了,有时候是农民伯伯的谚语更胜一筹。在那个过程当中,他们有很多观测啊、记录啊、走访啊、反思啊。在那个年代,我们的读物很匮乏的情况下,这一群同龄人所做的那些有趣的事情显然触动了我——我对那个有兴趣!”

1984年参加高考,宋英杰虽然搞不清“气象这是啥玩意”,但循着当初那个懵懂的兴趣,报考了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

“刚开始上基础课的时候,对天气还没啥概念,只是真正学习、工作之后才慢慢地觉得,天气这东西挺好玩儿的。它挑战人的智力极限,就是你使出浑身力气也未必能把它报得完全准确,同时这种不确定性更能激发你探知的欲望。预报本身就是一种预知,就是不光知道以前、现在,也能去探知未来。预知是人的好奇心使然,其实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从这个广义上讲呢,我觉得这件事挺崇高的。”

上大学时,《天气原理》的第一堂课让宋英杰“印象最深”。那节课,老师是以“758暴雨”导入的。“就是75年8月初,一个台风云团停滞在了河南南部,板桥水库、石漫潭水库等22座水库一夜之间连环垮坝,数以十万计的人伤亡,其中还有一些很让人觉得悲凉的细节。”老师当年讲到的细节让宋英杰至今记忆犹新,“洪水下来的时候,就有蛇上了树,还是毒蛇。当时呢,如果是老弱病残,早已经被淹了;年轻力壮的人好不容易爬到树上,可上了树之后又被毒蛇咬死了。”

这一课,给了宋英杰巨大的心灵冲击:“当预报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个灾难是多么惨痛。那个时候就觉得:哎呦,我们的职责其实很神圣的。”

1988年,宋英杰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气象台担任预报员。当时,国家号召“中央机关的年轻人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援教育事业”,宋英杰“主动支边”,到云南文山教了整整一年的语文——原因很简单,“我就是喜欢去”。但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也是宋英杰成为《天气预报》主持人必不可少的过程:“对我来说,备课和讲课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觉得我还是一个让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因为我要求自己很严格,语言相对比较精致吧。我上大学的时候说的是纯粹的东北方言,但我意识到当老师要说普通话,于是我开始学普通话。当一年老师是一个比较集中的训练,对当主持人锤炼的作用特别大。

“我就是各种感兴趣的东西都愿意去涉猎,我觉得好像学有有用的地方。我不以‘有用’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但是你学了就总会有回报,我特别相信这一点。”宋英杰一边思索一边总结。

“我一直希望《天气预报》的目标是让人‘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

从云南支教回来,宋英杰回到中国气象局开始了幕后预报工作,负责天气的“中期预报”。有一天,突然有领导找他谈话:“你想不想做主持人?”宋英杰脱口而出地回答:“当然不想了。”

原来,宋英杰当时“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千万不要把爱好当饭碗。当主持人是我的一个爱好,我不想把它当成我的饭碗。”可领导说服他:“你可以依然是气象台的预报员,然后兼职做主持人。”宋英杰一听“兼职”,答应说:“可以,那我不要工资啊,我就是因为爱好。”宋英杰心里盘算着,每天晚上“5点半下班,过来换了衣服、吹了头、化了妆,熟悉一下稿,7点半播出,不耽误我本职工作”。可随着“节目越来越多”,“已经没有办法兼职地做这件事情”。

“所以最后,你要面对一个选择。”这时候,宋英杰已经开始慢慢喜欢上天气预报的主持工作:“我觉得真正喜欢,是因为觉得在里面真的有可以做的事情。我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还是能在这个节目当中做一点儿事情的。因为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我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不违背科学原理的前提下,改变它的表述方式,让大家觉得不那么晦涩、不那么模糊,甚至还得有点儿意思。当然,这个过程很艰难,每一个进步都非常小,但这个进步是慢慢累积的,并且是你和同行们一点点拿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换来的,你就觉得这种艰难更让你喜欢。你就觉得:‘要是不难的话,那为啥是我来做呢?’这跟性格有关系,也是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天气预报》节目的改变,可能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但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条路,宋英杰和他的同行们已经走了近20年,他们也仍将继续前行。

1999年12月13日,宋英杰在当晚的《天气预报》节目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早晨,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中部,人们意外地看到了一场瑞雪,之所以说它意外,是因为昨天的《天气预报》没有预报这场降雪。昨天我们注意到会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也预报了会刮风,但是对出现降雪的可能性估计得不足,所以今天我们的心里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歉意。我们只有总结每一次失误,才能使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让人们满意。”

这就是当年的“道歉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负责任。但宋英杰的担当在有些人看来却是没有必要的:“你凭什么道歉?”2006年12月12日,时隔7年,宋英杰在博客中详述了这段往事,他在文章中写道:“最后,挑战传统的勇气战胜了尊重传统的顾虑。”

“2006年,重庆的高温异常凶猛,都到了8月底还如火如荼。热得简直史无前例,连‘火炉’里头的人都已经受不了了。”宋英杰讲起天气来,时间、地点精准不说,语言也格外生动,“9月4日,那天我值班,看到一股冷空气。就觉得这股冷空气摧枯拉朽地下去之后,重庆高温将被一扫而光,再也难以死灰复燃了。9月初了,该给大家一个定心丸了吧。”

可在《天气预报》节目中,“本年度不再会有高温了”这样的“大话”可不敢轻易说。“但是我特别想做这件事!”宋英杰斟酌再三,决定采用“迂回”战术播报:“随着这股冷空气的到来,本年度南方地区再次出现如此大面积高温的可能性将变得微乎其微。”说到“如此”和“大面积”这两个词时,宋英杰加重了语气,然后解释说:“这句话,业内从逻辑上挑不出毛病来——出现一点高温,不算嘛。老百姓知道啊,就是‘本年度高温就不见了’。”

宋英杰说:“我一直就希望,我们做节目、做传播,你的目标是让人‘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为了这个目标,他和他的同行们就这样在一字一句的播报中努力着。

2007年3月20日,宋英杰拿到了当日的预报。在48小时预报中,有一条是“东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小到中雨(雪)”。“当时东北天气已经很炎热,哈尔滨已经超过30摄氏度,更别说沈阳了。我告诉你‘两天之后会下雪’,你会相信吗?你敢相信吗?”宋英杰凭着专业素养敏锐地察觉到,“预报员的心里已经想好了:这地方可能下雪——他报得很有骨气、很有底气。要是出现降雪的话,这天气预报多神奇啊!”

“但是如果原文表述,这样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预报就很容易被淹没在那个括号里了;或者你把括号去掉,‘小到中雨雪’,老百姓可能就忘了。”为了让观众“记得住”,宋英杰在播报中“特地把那个括号拎了出来”:“目前天气已经非常炎热的东北地区,在明天晚上到后天,存在出现降雪的可能性。”这一下,降雪预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两天之后,东北下雪了。

“这就是我们在主持、传播过程当中,顺应别人的需求和理解做的一些强化,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宋英杰对于天气预报工作深入浅出地分析,“这个学科的节目能够放在主流频道的黄金时间去播出,为什么呀?不是这个学科本身高贵,而是它作为一个应用学科,能够推导出对公众有益的结果。如果你是以服务为主旨,一个做服务的人,与被服务对象一直隔阂着,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一个和谐的氛围,所以要‘放下身段、走下神坛’——被人钦佩是很难的,被人喜欢相对容易一些。”

“科普,或者说一个学科知识的教育,一定要‘色香味俱全’”

2012年10月27日,宋英杰获评“2012知识中国年度人物”,这正是因为他对于科普的长期关注。

宋英杰小时候听的天气预报里,净说些“低压槽”、“切变线”、“500百帕”这样的气象术语,让他“一直没听懂”。所以“等我做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说天气要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我们用很通俗的方式去讲也完全可以讲得清楚”。可即使宋英杰和他的同行们一直在为此努力,“直到现在也有很多观众跟我们说:‘你们的天气预报,我真是听不懂’”。

“这有很内在的原因。比如说,这个节目就是很短。它是一个应用信息的直接传播,就让你有一个印象——明天是什么天气。至于‘这个概念它背后的规律是什么?这个现象如何解释?’这不是这个节目的功能,未必符合它的传播属性。”宋英杰察觉到《天气预报》节目的局限性,也意识到观众对于气象知识有更进一步的需求,“那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再去弥补呢?比如说,在离播状态下你可以通过微博、通过讲座、通过一些信息容量更大的节目,让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我当时做微博、做一些科普活动,跟大家在一个通俗的状态下去互动沟通的起因。”

在微博这个新的传播平台上,宋英杰是怎样说天气的呢?

有一次,“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上“遥问”宋英杰:“请教宋英杰,一处蚂蚁的家门口今天突然摆出了防洪的架式,明天是要下雨吗?''不到4个小时,宋英杰回复了这条微博:“‘蚂蚁垒窝天气变,蜜蜂出巢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鸡不入笼阴雨来。’您再看看鸡有什么反应?”

“最后的结果的确是人类气象台没有报降雨,那天北京地区也确实没有降雨。但是互动有风险啊。”宋英杰说,关于预报的每一次互动之后,“我都很后怕”:“如果那一天人类气象台报对了,动物气象台报错了,理所应当啊;可要是蚂蚁气象台对了,人类气象台错了,那该多丢人啊!”

宋英杰在微博上聊“天”,遣词造句也往往煞费苦心。10月23日霜降,宋英杰在微博上科普:“今日霜降,白露为霜的时节。常言道: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清晨起来,顿时觉得天气很不文明,对我们冻手冻脚的。”这条微博还配了一张网友“在自家田园实地拍摄的晨霜”照片。

现在,宋英杰在微博上解读24节气,“已经形成一个习惯”。每当一个节气临近的时候,就有很多网友追着问:“宋老师,你什么时候写啊?”甚至有些报纸的气象版编辑也在翘首以盼:“宋老师,我这儿给你留了多少字儿了。”

为什么宋英杰的气象科普微博受欢迎?

“因为你是用自己的方式,独特地去解读已有的气象概念、现象、规律或者一些习俗。这个解释第一要有趣,第二要真实。”写这样的原创微博,“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事”,但宋英杰有自己的坚持:“科普,或者说一个学科知识的教育,一定要向中国的烹饪方式学习——色香味俱全,而不仅仅是有营养。”

宋英杰在平时聊天中也经常这样说:“不要龇牙咧嘴地教育别人,不要龇牙咧嘴地去做科普。”“因为你老是有一种心态,‘我这是为你好’,‘这是在传播知识’,会让别人觉得有一点屈辱、难堪,我觉得这个过程就不美好。”

“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特别大。”宋英杰讲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正在听广播,听到一个老中医在讲养生,说:“现代人吧,吃的都是很营养的东西,但吃下去之后体质变得很阴寒,那是因为,他吃的东西太难消化。”宋英杰说:“这个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就觉得教育或者科普,这本身是为别人好,是有营养的东西。那最后让别人很反感,是不是就把一个很营养的东西,最后变成了让别人心理产生疾病的一个起因?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的科普还可以做得很多。”

宋英杰做微博、做讲座、做公益活动进行科普,一路下来,有行动、有思考。他说:“在微博这个江湖中,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有志于做一点公共互动的事儿。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就需要大家联手。我希望微博最后能提供这样一种服务,就是机构和专业人士集成的一个微博能够成为离公众最近的一个气象台。”他说:“我在一些大学作跟我们专业相关的一些讲座,参加我们自己主导的或者别人组织的公益活动,我不敢说我们一定有用,但为什么去做这些科普活动?就是当别人有需求的时候,你尽量不要缺位。”

在几分钟的《天气预报》节目里,宋英杰播报的往往是一个最后的预报结果;而在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宋英杰讲述的却是一个丰富、生动、与天气预报密切相关的生命历程。他感叹:“以前都是‘看云识天气’,但现在生活节奏在加快,人已经没有兴趣和习惯抬头看看天。”但是听宋英杰娓娓地聊“天”,会让人不禁想要从简单的天气预报结果退回到那丰盛美好的过程里,此刻就抬头看看天,看那阴晴变幻、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