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马克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各阶段特征,接着总结了上世纪末德国马克的国际地位及其国际化表现,最后又从理论上分析了马克国际化的推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德国马克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是谨慎的、渐进的、有序的。其过程为:先完成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先开放资本流出,后开放资本流入。其表现为:德国马克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国际储备资产中和国际金融市场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德国马克国际化的推动因素可以简单总结为:稳步增强的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的贸易规模和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有利的贸易结构、对内极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对外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谨慎开放的资本市场、德国货币当局的高瞻远瞩、欧洲货币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德国马克 货币国际化 影响因素

一、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国际化的起始期(1948-196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仍使用原来流通的旧货币――帝国马克。由于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希特勒时代的就货币几乎成为废纸。1948年4月在美国军官Tennenbaum的主持下,德国财政金融专家和盟军政府代表开始研究币制改革的问题。1948年6月19日,美、英、法三国军事占领当局宣布,在其军事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6月20日新货币“德意志马克”正式发行,次年5月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定流通货币。

1954年以前,西德的外汇管制相当严格,对外贸易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进口用汇需要申请,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需要在规定额度内出售给制定银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原联邦德国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经常账户顺差大量积累,为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奠定了基础。1952年德国首次个案批准居民对外直接投资;1954年废止了“封锁马克账户”,设立“自由资本马克账户”,并开始实行新的对外支付制度;1956年德国居民可对外进行证券投资;1957年又放宽了对非居民国内投资的清算和资金汇出的限制,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基本取消。德国自1954年外汇管制开始逐步放松,至1958年已正式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61年跨境资本交易的自由化在《对外贸易和支付法》中得到明确。

在这一阶段,德国成功完成了币制改革,并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出和对外贸易外汇的限制,实现了马克国际化的起步。但是当时德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对外开放,对于资金流入和非贸易支付仍有很强的限制。

(二)马克国际化的调整期(1960-1980)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资本流入开始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德国央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这使得国内的通胀压力日益增大。为此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60年6月,德国开始限制本国银行向非居民存款支付利息,并对非居民购买本国货币市场票据、居民与非居民间回购协议下的证券交易进行限制。1965年3月,德国对非居民投资国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征预提税,目的是通过价格手段,减少国外资金流入的动力。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发行规模也须经央行核准,并要求本国银行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接受与跨境商品和服务无关的国外资金。

1969年,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有所减弱,联邦德国及时调整对资本流入的政策,曾一度取消了本国银行接受国外资金、非居民存款利息支付、非居民购买票据等方面的限制。但到1971年5月美元危机之后,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又明显增大,德国再次恢复了有关限制措施,并于1972年3月起对国外借款实行现金存款准备金要求。1973年,原联邦德国控制资本流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要求居民境外借款须经许可,向非居民转让国内债权、非居民购买国内股票也都要经核准。

1972年,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开始大幅提高。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为稳定马克的币值,联邦德国与其他西欧八国组成联合浮动集团,相互间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锁定在2.25%以内,这样既消除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美元贬值给马克带来的损失,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马克快速大幅升值对德国经济的冲击。

在这一阶段,对资本流入管制政策的及时反复调整,以及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与欧洲汇率联动机制建立等政策间的相互配合,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下一阶段大力推进马克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三)马克国际化的推进期(1980-1998)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德国开始逐渐放松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83年德国允许外国人进入马克债券市场,开始向外国人发行马克债券;1985年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至1984年12月德国彻底实现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汇率调整方面,1985年德、美、日三国签署了《广场协议》,美国逼迫马克和日元升值;1987年德、美、日三国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美国进一步要求德国降低国内利率。起初德国同意降低利率,干预外汇市场,但是不久便发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苗头,立即上调了回购利率,保障了马克币值和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

为了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自1980年起,德国放松了对证券交易的限制,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86年又扩大了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此后德国的银行海外业务开始迅速扩张,至1990年德国在国外的银行分支机构达到225家。1989年东西德国统一,货币也实现了统一,西德马克在德国全境使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国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德国的金融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为马克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989年德国取消了利息收益预提税和更多的限制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定;1990年德国期货交易所(DTB)成立;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以促进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1998年全电子化的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成立。这些举措和便利条件大幅增强了以马克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吸引力,使得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推动了马克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表现

(一)马克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

就国际货币的计价结算职能来看,马克的地位仅次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的第二大币种。马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80年代起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0%都以本币马克计价,与此同时德国出口规模也快速上升,1980年至1989年间德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从9.9%上升至11.4%,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世界贸易出口贸易中有近10%的比重都以马克计价。9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和东欧贸易联系的不断扩大,马克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阔了,到1992年,全球出口贸易中以马克计价的比重已经升至15.3%。

(二)马克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1970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只有约2%。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开始大幅增加,至1980年已占到15%的份额,一度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储备货币。1989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曾高达18%,其后的几年随着美元重新恢复强势,马克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稍有回落,基本维持在14%的比重上。198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德国马克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比19%,仅次于美国的42%位居第二,同一时期日本以13%的份额居第三。

(三)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马克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比重逐年上升,1974年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份额为7.3%,这一比重在1980年已上升至21.7%。据德国联邦银行估计,90年代中期境外流通的马克占其货币发行的30%-40%。此外,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89年-1992年马克在全球场外外汇交易中的占比由27%大幅提高到40%。1998年欧元诞生前,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马克所占比重为15.1%,其份额接近日元和英镑的总和。

此外,在官方外汇市场,马克作为干预货币的地位也较为突出。在1970到1990的20年里,马克一直是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最重要的货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外汇市场干预中,马克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80年代末期,马克在美联储和欧洲货币体系的干预货币构成中都占有了超过一半的份额。详见下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克在欧洲债券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起初德国货币当局曾一度限制马克债券的发行,1968年德国央行与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银行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且发行规模须经央行核准,因此直到1984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仅为43.2亿美元,在总发行量中只占5.3%的份额。1985年德国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马克债券的比重才开始大幅上升,到1988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已增长到236.6亿美元,占总发行量的13.2%,在1985-1996的11年间,欧洲债券市场以马克计价发行的债券比例为年平均值11%。

三、马克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稳步增强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强大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经济实力越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大,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就越好,该国货币自然也就越坚挺,更加受到市场的追捧。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的差距也日益缩小,1950年德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4%,1990年德国GDP已达到美国的26%,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高。1980年德国跃居欧洲第一大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位,稳定的经济增长势头为马克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持续增长的贸易规模和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

与经济实力因素相同,贸易规模也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而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推动因素之一。贸易规模的扩大会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结算中充当计价工具的优势增强,进而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在1980年至1990年间,德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稳定增长,并且一直保持在10%以上;1990年东西德国统一,重建东德产生了的巨额资金和物质需求,曾导致90年代德国经常账户一度出现恶化趋势,但很快德国便消化了这些国内需求,贸易增长的势头重新恢复。

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德国出口的发展,还促进了德国金融业的国际化。1975年-1990年间,德国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由68家增加到225家,这也间接的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德国的出口额及增速都高于进口,几十年来德国的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巨额的贸易顺差还为德国积累了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对德国马克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的贸易结构

在德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出口占世界的比重远高于进口,且出口贸易竞争力也较强。在以往的很多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总结出了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多以本币计价这一规律,从实际的数据中来看,德国的情况也符合这个规律。自1980年起,德国的进口商品以马克计价的份额约为50%左右,而同期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2%都以马克计价。由此可见,德国保持强劲的出口是马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德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了解了德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特点之后,便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在德国的出口贸易中高达82%的份额都以马克计价。下文总结了在80年代马克国际化迅速发展时期,德国出口贸易结构呈现出的三大特点,进而分析了马克作为计价货币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其一,从出口的地区结构来看,德国对欧洲地区出口的比重增加:上世纪末德国的贸易出口每年有60-70%是出口到欧洲地区的,且这一水平一直比较稳定。鉴于德国与欧洲地区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又作为本地区第一大经济体,马克顺其自然的在德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中充当了主要计价货币。其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比重下降(见下表):1980-1989年,德国对工业化国家的出口份额从10.5%增加到13.1%,十年内净增了2.6 个百分点;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份额却由7.5%降至6.5%,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份额的下降虽然不利于马克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好在下跌幅度不大,并且对工业化国家出口份额的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增长,所以基本可以抵消掉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比重下降的不利影响。其三,从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出口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德国出口留易中的制成品比重从1982年的87%上升到1986年的88.7%和1990年的90.9%。由于在贸易中原材料、燃料等初级产品大多都以美元计价,而制成品以他国计价的商讨空间却很大,因此德国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比重上升,也是马克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四)对外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

币值稳定是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外表现在其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上。1975-1989年,德国马克汇率的平均变动幅度仅为1.0%,为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最低。马克诞生的五十年来,除1949年和1983-1985年马克对美元出现短暂贬值外,其他年份几乎都是稳定的、升值的。马克汇率的稳中有升,为其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难选择之间,德国放弃了固定汇率,选择了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货币当局一方面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德国通过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减少了对其他欧洲货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且依托货币联动机制,欧共体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分担了马克的升值压力,这表现在:当市场普遍预期马克升值时,投机资本有时并不直接冲击马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相对于马克较弱的里拉、英镑等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上。可以说欧洲货币联动机制,使马克的汇率波动风险大幅减低,避免了德国的资产泡沫,保障了马克对外价值的稳定。

(五)对内极低的通货膨胀率

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内表现在其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德国马克自1948年投入使用到2002年退出历史舞台的50多年间,除两次石油危机时期通胀率较高外,其余年份通胀率大多保持在3%以下,而同期日本的通胀水平为4.7%,美国的通胀水平约是德国的两倍,且波动程度十分剧烈。长期的价格稳定政策有助于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提高马克的国际声誉,这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马克的需求,推动了马克的国际化进程。

马克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通货膨胀率,首要原因就是德国央行的独立性。二战后德国吸取了战前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颁布《联邦银行法》规定德国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不受政府指示的干涉。1948年币制改革后,德国中央银行一直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五十年来央行坚持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货币供应量、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及外汇政策等多种货币工具,有效的将国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为保持物价和马克币值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德国多年低通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工资增长适度。完善的劳动工资制度使产品的人工成本保持在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相一致的合理水平上,从而将物价增长控制在较低水平。德国的《劳资协议法》中规定,劳资双方通过定期谈判规定工资的下限。多数情况下,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上都比较理智,所定的工资增长率一般都略低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适度,使产品的工资成本增长合理,物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利于德国马克的长期稳定。

稳定的币值为马克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增强了人们持有马克的信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马克发挥国际记账单位、价值贮藏和交换媒介三种国际货币的职能,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

(六)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谨慎开放的资本市场

二战后德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使德意志联邦银行逐渐放松了外汇管制。此后,为对资金供求提供便利,德国从60年代起又逐渐放松了对利率的限制。虽然德国央行自50年代起就对资本流出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在其后的20年里,对于资本流入却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管制。

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德国联邦银行曾试图限制德国马克的国际化,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资本流入的急剧波动会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之间签订的“君子协定”,规定只有德国商业银行才能发行德国马克债券,并且发行规模取决于中央资本市场委员会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逐渐放松金融管制。80年代中期,德国联邦银行承认禁止市场对马克资产的需求是困难的,将马克与世界资本市场割裂也是不明智的,于是联邦银行取消了大多数限定性措施。1985年,德国央行取消了对以欧洲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放松资本管制。1986年后,德国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银行业务范围,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促进了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增多,金融体系也更加完善和稳定。德国金融机构依靠先进的技术,创造出了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供国内外投资者选择,减少了货币的交易成本,使马克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可以看出,德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谨慎的、稳健的、有序的,它即避免了马克国际化对德国的外部冲击,又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稳步的推进了马克国际化。

(七)欧洲货币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欧洲各国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一致的政治理念,这是区域合作的基础;而共同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意识到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巨大的。德国马克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借助欧洲区域合作的力量,推动其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从而在国际货币市场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实现国际化。

欧洲货币体系(EMS)成立前,世界上有61个国家的货币选择盯住美元,却没有货币选择盯住马克。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并产生了用于欧共体内部计价计算的货币单位--ECU,马克在ECU的初始定值中即占有27.3%的份额,后来经过调整,其份额曾于1989年达到30.1%的最高值。由于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占有很大比重,马克的波动往往引起ECU的波动,因此在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实际操作中,许多国家将马克作为重要的干预货币,马克逐渐成为欧共体国家事实上的“名义锚”。马克通过在欧洲区域合作逐步扩大其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随着欧洲货币单位地位的提高,马克的国际货币地位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也随之提升,顺利的完成了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转变。

(八)德国货币当局的高瞻远瞩

马克得以稳步的走向国际化,原德国联邦银行的功劳是巨大的。在马克国际化的道路上,可以说德国央行出台的每一项货币政策都是及时的、有效的,并且能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例如,德国中央银行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措施就是基于经常项目和资本跨境流动的状况来动态调整的,在1960-1973年间,德国央行对于资本流入的限制,就经历了一个收紧、放松、再收紧的的反复过程。当经常项目顺差增大,马克面临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就适度加强对资本流入的限制,防止国际套利资本大量流入,扰乱金融市场;而当经常项目顺差减少,或经常项目的顺差可以通过大量资本流出平衡时,德国央行就暂时放松对资本流入的限制。

此外,在各项政策的搭配使用上,德国央行更是精心设计,巧妙执行。例如,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在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的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将马克与欧共体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其实,一直以来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家化的态度都是谨慎而非激进的,他们认为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安全相比,马克国际化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但是回头来看,正是德国国内长期的经济、金融稳定为马克走向国际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支撑,才最终促进了马克的国际化。因此,也有很多学者喜欢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际化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比较与启示.《国际金融》.2003年第9期

[2]麦国平.德国马克五十年与欧元的诞生.《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