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科技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科技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起来的电力工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具有典型的自然垄断的特性,世界各国长期以来都对电力企业实行公共管制,普遍采用垄断经营和公有产权形式。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电力工业在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程度上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市场化改革,改革的先锋是英国,除非洲及亚洲的少数国家外,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或正在进行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电力市场配置电力资源。

一、 电力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促使世界各国为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加大经济开放程度,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循环中。全球经济一体化,在电力行业,就呈现为电力全球化,它促使世界各国纷纷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炭、油、气等发电能源,可以从世界市场采购,使发电能源选择具有多样性。

日本能源资源贫乏,只有少量水能和煤炭,必须大量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及铀等能源,是世界第 2 大能源进口国。虽然近几年日本进口能源的比重已明显降低,但到 1999 年底(指财政年,截至次年 3 月 31 日),一次能源进口比例仍超过 79%。日本的发电能源主要从世界市场采购。

2003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达2090万吨,出口额42亿美元,其中出口柴油830万吨,价值20.9亿美元;出口重油930万吨,价值13亿美元;出口油25万吨,价值5200万美元;出口天然气达531亿立方米,出口额为52.9亿美元。俄罗斯是世界上出口发电能源较多的国家之一。

2.既可考虑自己建电厂供电,也可考虑由国外输入电力,这取决于经济效益的分析及环境容量的大小,相应需要发展跨国联网。

2002年上半年,俄罗斯电力出口量为72亿千瓦时。其中,俄罗斯向独联体国家出口电力29亿千瓦时,价值4650万美元;向独联体以外及波罗的海国家出口电力43亿千瓦时,价值7200万美元。据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预测,到2005年俄罗斯电力出口将达到287亿千瓦时。

白俄罗斯年需电力平均为340亿千瓦/小时,但近年来每年只生产260亿千瓦/小时,需要进口70至80亿千瓦/小时。 2003年白俄罗斯生产电能259亿千瓦/小时,进口76亿千瓦/小时,其中从俄罗斯进口35亿千瓦/小时,通过俄罗斯公司从立陶宛进口41亿千瓦/小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电网互联运行的巨大效益,跨国联网输电的趋势不断发展。如欧洲发输电联盟(UCPTE)早在1963年就实现了西欧各成员国400千伏交流联网,以后又通过直流同英国、瑞典实现非同期联网。1995年9月原民主德国电网与西欧电网联网,1995年10月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电网与西欧电网同期互联。美洲最大的北美互联电力系统由美国2000多个电力公司组成,电网装机容量近700 GW。北部还与加拿大通过交流和直流互联,南部则与墨西哥电网互联,形成了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美电网。

3.加强引进外资与对外电力投资并举,使资金、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使电力企业在融入全球电力市场中不断发展提高。

发达国家电力公司互相收购、兼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一些大的电力公司纷纷制定海外投资战略,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机构。美国一家电力公司花了20亿英镑收购了伦敦供电公司,后又被法国EDF收购并直接经营。英国国家电力公司和PowerGen电力公司在海外投资,连续三年分别位居世界最大独立发电商排行榜的第2位和第3位。美国电力公司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化国家的投资也远远超出在其他国家投资的总额。

发展中国家电力工业吸收发达国家电力公司的投资,同时发达国家的电力公司也实现了资本输出的目的。以中国为例: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中国经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电力项目公司共计39家,涉及的装机容量达2700万千瓦,外商投入股本金总计达23亿美元,境外融资协议金额达上百亿美元。投资高峰期集中在1995到1997年,三年时间里,外商投资电力项目公司成立了19家,投入股本金约16亿美元,涉及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

4.在电网布局、电源结构、电力能源供应及技术等方面,必须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具有较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否则将对国家电力安全构成威胁。

蒙古西部和北部多个省份依靠俄罗斯供电,2000年3月,俄方曾因电费问题对蒙古西部3省断电近1个月。到了2002年11月,蒙古西部的科布多、巴音乌列盖和乌布苏分别欠俄罗斯4.86亿图格里克、2.7亿图格里克和3.23亿图格里克(1美元约合1115图格里克)的电费。俄罗斯远东地区电力公司多次敦促这3省尽早偿还拖欠的电费,但由于蒙方未积极回应,于是俄方停止向这3省供电。由于正值严冬,西部地区又是蒙古最寒冷的地区,停电后,当地供暖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又影响了当地污水处理和自来水的供应。蒙古总理、基础设施部长和财政经济部长与西部3省的领导进行了磋商,并决定由蒙古政府向西部3省提供优惠贷款4.50亿图格里克,加上各省自行筹资,希望尽快将拖欠的债务偿清,使俄方恢复供电。

为了解决蒙古西部省区用电问题,蒙古政府计划2005年在西部建立德尔根和泰希尔两座小型水电站,届时该国西部省区将结束进口俄罗斯电力的历史。

二、电力科技创新

电力科技创新使得电力网络具备了开放运营的技术,对世界各国电力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造成了空前的冲击。没有电力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工业不可能走向市场化。电力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发电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电力需求旺盛,石化燃料价格低廉,供电成本很低,电力科技创新的重点集中在发电科技上,提倡大电厂、大电网、大机组。随着电脑、信息和控制技术在发电设施上的应用,在发电领域不再有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电厂设备和规模已经定型,热效率提高已达到极限,从技术上已没有更多措施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小型热电联产机组有了新的生存空间。除水能资源开发可以建设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外,其他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发电利用都是小型的。

2.输电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需求增长趋向缓和,电力部门转而重视电力负荷管理与电力需求管理,致力于用户消费结构的研究,以改进电力负荷及用电量的预测。这时,电力科技创新的重点集中在输电科技创新和配电科技创新上。

在输电方面,各电力公司的中央调度中心,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将各发电厂及变电所联结成一个完整的调度、监控系统,各发电厂按照其调度命令调度发电量以适应电力需求的变化。调度中心的电脑,除了收集各发电厂和变电所供需电量资料外,还依据经济调度的需求计算结果,每隔数秒,就指令,调度各发电厂的发电设施,以达到整体最优。

3.配电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配电科技创新使配电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配电系统自动化主要是利用电脑、信息及控制设备,将配电线路及各用户连接成一个系统。其基本功能除了监控线路、迅速侦察事故、隔离故障和快速转供,以缩小停电范围外,还可以深入到每个用户,用微处理机和配电自动化系统替代传统的机械表,将任何时段的用电量、负荷记录下来,为电力公司经营管理所用。

配电科技创新使配电环节的功能分离,配电环节中若干环节可以让非电力公司来经营。例如,在美国加州,非电力公司被允许从事查表收费业务。随着电表记帐付费技术和配电网络维护技术进一步提高,配电环节更多的功能可以从配电公司的业务里分离出来。

配电公司出现横向整合和多种公用事业一并经营的现象。在菲律宾,城市和各省配电公司被允许与农村配电公司合并,以扩大规模,提高经营效率。煤气公司和配电公司的合并则扩大了配电公司的经营范围,但同时,煤气和电力的交叉竞争变得增强。

三、社会各界对打破电力垄断的强烈呼声

铁路、民航、电信、天然气等其它自然垄断行业服务对象都是社会部分群体?熏而电力则是对社会的全方位覆盖,服务对象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首先在铁路、民航、电信、天然气等行业率先实行体制改革的,而电力的体制改革则往往是放在最后来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因慎重而显得迟缓,社会各界对打破电力垄断因期望值较高而呼声强。

电力用户要求打破垄断。他们看到了垄断经营的弊端,要求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享受低电价、高服务质量、拥有用电选择权、安全稳定用电。

电力投资者要求打破垄断。他们希望获得宽松的市场准入、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合理的投资回报。

独立发电公司要求打破垄断。他们要求电网企业不再拥有发电公司,所有的发电公司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电力市场竞争规则下,获得发展和采用新技术。

环境保护组织要求打破垄断。他们希望通过市场手段,减少污染。

监管者要求打破垄断。希望能够通过竞争实现最优选择,通过监管实现价值最大化。

政府也希望打破垄断。政府要求电力工业降低直接支付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变垄断经营造成的体制性缺陷,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吸收到足够多的资金,促进电力发展。

四、国际组织的政策扶持

在所有的国际组织中,世界银行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上起的作用最大,态度也最坚决。世界银行经过广泛调查研究之后,执行董事会通过了世界银行工业能源处撰写的《世界银行1992年政策报告――世界银行在电力部门中的作用》,将电力改革纳入世界银行认可的国际援助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报告对推进全球电力改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银行认为,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电力系统有了惊人的发展,而且确有一些效率高的电力部门和许多成功的单项工程,但是由于政府未能触及到电力部门的基础――体制问题,而使得电力部门在制定电价、财务、技术和机构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世界银行主张不能继续以垂直垄断方式来管理电力工业,应对电力工业进行改革――政府必须对电力部门减少干预,允许电力部门有较大的自,政府只负责制定目标、政策、法律和规章,以保证投资者和公众的利益。而且,世界银行还发放贷款支持电力市场化改革。世界银行1991年财政年度对发展中国家电力部门的贷款数额约为400亿美元,约占世界银行总贷款的15%。

五、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体制存在的缺陷

以公有方式实行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导致了竞争制度的缺失,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难以达到有效提高全行业效率的目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前,垂直垄断和公有制的电力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随着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发达国家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变慢,电力供给的增加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制约,部分电厂对电网企业有意见,不收购上网电量,造成人为分割和电厂亏损。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蓬勃发展,电力需求很大,求大于供,缺电严重,要求高速度发展电力工业,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而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使得公用电力事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2.由于电力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电力企业之间缺乏竞争,造成电力企业普遍效率低下,服务差。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输电、配电损失很大,发供电设备维护修理落后,供电可靠性低下,有些电力投资决策具有明显的缺点,电力供应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

3.发达国家电价水平居高不下,民众对此深感不满。而发展中国家人为压低电价,阻碍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政府紧紧地控制着公用电力事业,要求电力工业承担过重的社会目标,并且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太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认为便宜的电力对社会经济有好处,从而人为压低电价,这种政策的后果是:不能刺激用户节约用电,使得电力使用的经济效益不高;由于公用电力事业财政紧张,低电价,使得公用电力事业无法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新的电力工程的投资,甚至连电厂的日常维护检修也难以维持,更谈不上老电厂的更新改造。

4.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阻碍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政府缺少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政府以行政手段为主直接管理电力工业,从而扭曲了市场信号,导致了监管成本高、效率低。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价格管理,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价格十分混乱,价格不能真实反应市场的供求关系。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政府对电力企业干预太多,介入太深,政府没有将电力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而是过多的强调了电力企业的公用事业性和自然垄断性,要求电力企业承担许多非商业化的社会目标,没有提供按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营的条件,电力市场长期处于垄断状态,缺乏有效竞争。

以电力全球化为基础,以电力科技创新为保证,在社会各界打破电力垄断的强烈呼声中,在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为了克服制度性缺陷,世界各国纷纷放弃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电力体制,转而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寻求通过电力市场配置电力资源。

(作者单位:长春第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