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京广沪三地媒体言论版之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京广沪三地媒体言论版之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向我们的处境发问”

“长期以来,报纸上的言论,不知为什么成了官方的专利。社论极少,通常逢大的纪念日出一篇。空话、套话成堆;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频率稍高,可读性很差。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严重缺憾是难以得到改进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新闻采集和传输方式现代化,大众对新闻解读渴望的增加,报纸的评论开始打破“栏”的界限,出现了新闻言论版。

言论版是社论政治化、政治生活化、社会民主政治取得进步的条件下的现象,是现代报纸言论发展的一种成熟形式。

本文试图比较京、广、沪三地媒体中代表性的言论版,考察评论的写作风格、编排样式、选题等方面,分析异同,发现规律,从而描绘出我国言论版的现状。

二、京广沪言论版比较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冷静中呈现不同观点的论坛。“青年话题”于1999年11月创办,包括“冰点时评”、“不同观点”、“反讽漫画”、“时事短评”等栏目。其读者阅读率仅次于要闻版。

“不同观点”栏目是为了强调“不同的价值”。其发刊词:“关键是‘不同’,‘不同’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包含着新闻媒体求新求异的运作和读者求新求异的阅读规律,更重要的意义是思想进步可能孕育在‘不同’之中,而相同只能使我们停留在原地。”一般由一篇文章引出读者不同的观点。而“不同的观点”又引出更多的不同,由此螺旋式上升。这一方面是在一个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里社会舆论的正当表达,另一方面是尖锐的观点、活跃的思想所应当面对的环境。

“冰点时评”栏目的定位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从选题上,一般选取具有普遍性、思想“接通”、穿透,旨意高一个层级的文章。“冰点时评”的“冰”只是一点冷静的理性,只是坚持保留它应有的“温度”。“司法、教育、经济,不是冰点时评的,但探讨具体问题的专业性的评论应该忍痛割爱。”

“青年话题”追求“大嘴小嘴都在说话”,稿件来源上更多地容纳民间的声音。作为我国中央级别的主流报纸,社论一般放在第一版,并且很少见。这基本代表了我国党报系统长期以来对“社论”规格的珍重。而国外的报纸,是把代表编辑部的言论与读者的观点放在一起发表,特别重视读者言论。

《南方都市报》――打造“头脑风暴”。新闻在被议论和关注时,会产生更真实的力量。徐宝衡的《新闻纸之性质与价值》中认为新闻纸的评论时事的第一职务即是:“供给各方平等发表的机会。新闻既为国民之言论机关,社外一切来件,但须所记不虚,言之有理,不应问其属何党派,及与本报主旨向背,而予以刊出,供世人讨论,给各方平行待遇。”

《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4日扩版为每日88版。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办时评版。其言论版有如下特点:

版面化。该版由“社评”及对页的“来论”组成。“社论版对页”形式是美国大报用来安排社论、来信和评论的通用做法。《纽约时报》是这一风格的开创者。

专栏作家制度,模仿《纽约时报》的“编辑部只能根据专栏作家的总体水平决定是否开这个专栏。一旦开了专栏,就不能枪毙稿子,以保证发出不同声音的权利。”但《南方都市报》言论版,专栏作家开专栏之后,编辑有权根据具体文章的水平取舍。

时效性,做到新闻和评论同步。每天刊发一篇评论,评论对象是本报同期新闻,使新闻与评论互相深化、延伸,加重报道分量。

言论生活化。社评署上本报评论员的姓名,使得高高在上的社论涉及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实现了报纸对每日新闻的表态。

《东方早报・言论版》――美国大报言论版的形式模仿者。《东方早报》2003年7月创刊于上海。选题上主要关注财经类题材和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新闻。重视本地新闻,这是由地方报纸的使命感所决定。对异地化新闻进行本地化的评论处理,评论本地化也更能贴近读者。

言论版有两个版。言论的分量较重。第A22版,社论与来信,包括东方评论、来论、传媒视点、今日漫画。第A23版,包括观察与分析、早报自由谈、早报短评。评论样式丰富。在时事评论中深化信息,有利于受众多角度接受信息。言论版上,无论是版面的设计,还是今日漫画的版面位置,同《纽约时报》几乎一致。

在分析了京广沪三地的言论版后,发现了一些共性:静态上,言论版的尖锐或保守,与当地的舆论环境有紧密的关系。动态上,言论版的参与性强。都有来论、不同观点、街谈等栏目,评论写作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充分体现了受众的参与性,是评论走向大众化的表现。多元化,互补的语义空间。让不同意见自由表达,用平衡的观点去表现版面。

同时。也发现一些差异:《南方都市报》言论版,开了中国言论版的先河。作为地方报纸,但影响覆盖全国,评论异地化,甚至评论天下,以“主流媒体”为己任。批评性言论多而尖锐,这同广州当地的舆论生态有关。《东方早报》言论版立足当地,立场较中立,以建议、赞扬为主。这与媒介的受众和媒介舆论环境息息相关。更多地吸收了美国大报言论版的模式,两个言论版,体现了评论信息化的趋势。《中国青年报》言论版,作为中央级媒体,视野开阔,言论以冷静、活泼为特点,同时让不同的理性观点发表意见,法理层面的内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