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其以独特的存在方式一直烙印在民族记忆之中。学习文言文既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也是秉承中华精神有效方式。另一方面来说,随着近年来中考题型的不断完善,文言文在中考试题中的分量不断增加。

关键词:文言文;读;译;积累;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255-01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①“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对7—9年级的具体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重在字词,在此基础上重视平时的点滴积累。

一、学会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知识经济时代当然不可能“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有很大作用。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文言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线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学会翻译

解决了读的问题之后,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翻译课文时需注意的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将一个句子中的重点字给学生说清楚再将词语意思连在一起。例如:《童趣》“作青云白鹤观”。作:当做。观:景观。原句翻译:“当做是青云白鹤的景观。”需注意的是这个“观”字,在文中它有两种意思,另一个是动词,看。所以要掌握它不能离开句子。每个词在每句话每一篇文章中它都有自己特定的涵义,因此理解它、记忆它绝不能离开此篇文章此句话。例如:《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国”这里是国都的意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是国防的意思;而《隆中对》中“国险而民附”,“国”是地势的意思。出处不同,意思不同。要理解一个词需在具体文章和语境中分析。

三、学会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②”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③”文言词语的积累是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来帮助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积累的乐趣。如《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口技》中“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的意思。这样学生不单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复习了旧的知识,并从中体会到积累的乐趣。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竞赛来提高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如“一词多义我知道”,“古今异义知多少”)其次,要在积累方法上给予指导。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文言词语进行整理。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笔者在教学《出师表》时,以《隆中对》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了解诸葛亮的才华和品质。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文言文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只要学生掌握了积累的方法,坚持积累、乐于积累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便指日可待。

四、学会练习

适当的课后练习,温故而知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抓住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教学外,课后的巩固练习也很重要,真正体现“温故而知新”。我在教学文言文的时间段里,常常会采用两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一是利用下节课前三至五分钟时间检查学生对上节课上文言文学习掌握的情况,主要是检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积累和重点句的翻译。这样做既可以将文言文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又可以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在一篇文言文学完后,采用“小竞赛”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竞赛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开火车”小组赛,“你争我抢展风采”个人赛等,试题可以是教师命题,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出题,这样,让学生品尝当小老师出试题的和学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这样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以上介绍的这种方法,好似文言文教学大海沙滩上的贝壳,难免有它的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愿与诸位同仁继续“上下求索”。

注释:

①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2.

②古代汉语[M].北京出版社,2003,(8).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5.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全套六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五年中考三年模拟[M].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12).

[4]卢丹.文言文语文教学打开历史积淀的窗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6).

[5]娄登荣.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