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扬沙炼“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扬沙炼“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包括了教材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仅局限在校内,而更应关注校外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选择优质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并服务教学,是其价值能得以实现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课程资源的鉴别能力,开发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学生需要的感受好的课程资源。当师生尝到课程资源所带来的甜头时,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取得教学成功,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物理天空。在物理教学中,笔者对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慧眼识“金”,从“家”中寻找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自然对家庭物品有着浓厚的情感。教学时如能与家庭物品、家庭活动挂上钩,巧妙地把学生参与家庭活动时的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经验等宝贵素材性资源引入物理教学,抓住热点的家庭活动进行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的价值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家庭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活动形式及生成的各种信息,将成为充满无限生机的物理课程资源。

当今较为热门的“房屋装潢”这一家庭活动,里而就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师只要找到切入点,加以适当的点拨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物功的丰富意义。

老师可先把“房屋装潢”这一话题适时抛出来,要求同学们结合家庭实际,借助家长和学过的物理知识谈“房屋装潢”问题。已经装潢好的家庭可以谈装潢得失,正在装潢的家庭可以谈实施方案,正在规划的家庭可以谈装潢规划方案。老师给每一个家庭准备一个星期的时间,在一星期后,每一位学生代表各自的家庭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小的“家庭装潢”话题,引出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如插座的安装要规范,要遵循“左零右火,上边接地”这一原则;选择安装洁具时应注意在下水管到排水管道间装一弯管,能隔绝排水管道中的臭味……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收获颇丰,通过交流所获取的知识终身受用并一生难忘。

不仅“房屋装潢”可以为教学所用,还有许多家庭活动以及家庭用品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教师的发现和挖掘。如家庭物品中,与学生关系最“铁”的恐怕就是自行车,学生对自行车最有发言权。用自行车来充当课程资源,学生一定倍感亲切、有趣,也最想表达对自己“爱车”的观点和问题,因此借助自行车来理解、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是最直观、最有效,可以用来讨论、解释、应验力学上的许多知识点。

家庭资源丰富多彩,家中的“电饭煲为什么能烧饭”“电冰箱是如何制冷的…‘坐便器为什么能自动进水、断水”“家里不同的剪刀为什么形状不一样”等等生活现象都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家庭是一座课程资源的宝库,如何开发好这座宝库呢?关键是教师的眼中有家庭课程资源意识,要慧眼识“金”,要善于捕捉,扬沙炼“金”,家庭成员、家庭信息、家庭媒体、家务劳动等都能成为鲜活的课程资源。

二、扬沙炼“金”。从“田间”寻找资源

学生不仅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而且也是课程资源的载体。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恰恰是自己知识生长的基础,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大多数很早就能帮助父母做家务,甚至参与田间劳作,这虽然可能会使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游戏、学习,但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无疑非常有利于他们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生长。比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农村学生就很容易列举出自然界中鸟、蝉、蟋蟀、水等的声音,课堂气氛很活跃;在学习《惯性》时,同学们也能很自然地想出镰刀、斧头松脱后安装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城市孩子不多见而农村孩子耳熟能详的。可见,农村中学的课程资源在有些方面同样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田间”不仅是孩子玩耍的乐园,也是物理研究的乐园,在那里有很多特殊的课程资源,如泥土、桔秆、菜叶等,其中很多也可用来作为物理实验的资源,进而达到特殊的实验效果。例如在学习《乐音三要素》时要区分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时,学生每人弄一根长麦秆,将其前端捏扁一些,让学生放在嘴中吹响,用剪刀,吹一声剪一刀,又用同样大的力吹一声,比较前后两次的声音不同点,说明声音的高低(音调)不同,再让学生多剪几刀,多试几次,学生都非常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保持麦秆的长度不变,让学生轻轻吹和稍用力吹,比较前后两次声音的不同,说明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同,对音调和响度有了较深理解,有利于学生区分音调和响度的概念。通过这些小实验的制作。不仅弥补了农村课程资源的不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拉近了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始于欢乐,终于智慧”。

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就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例如田间劳作的工具很多都有力学、机械方面的知识,学习“杠杆”时,我就请学生在课堂上给大家讲锄头、铁锨、撬棒等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方法,找出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并画出动力臂、阻力臂,判断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这样的资源就很有说服力,而且学生感到很亲切。让学生认可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教育学生重视实践活动。

物理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物理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物理方法,发展物理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物理探究的理解。

总之,物理社会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只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实际,“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四季物候、乡村民居”都可以成为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万事万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资源不断在生成,这更为课程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生资源。课程与生活中存在的资源相联系,就等于找到了课程的“活水源头”。我们相信只要做有心人,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善于发动学生,扬沙炼“金”,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