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慧曼:管理教育三三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佛教寺院教育的首要内容是使命教育,其次是制度教育,而后依次是伦理教育、宗教知识和仪轨教育、寺院管理能力教育。
佛教寺院教育的首要内容是使命教育,其次是制度教育,而后依次是伦理教育、宗教知识和仪轨教育、寺院管理能力教育。
所谓“使命教育”,其核心就是使佛教寺院僧人牢固树立“利生是事业,弘法是家务”的济世观念。而“制度教育”的出发点旨在培养佛教僧人的法制观念,并使之神圣化,所谓“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伦理教育”则是规范寺院内部、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了解人际关系定位的重要性。除了上述三个宏观的教育内容之外,佛学知识和宗教仪式、仪轨的教育则是维护寺院宗教神圣性的外在形式,因为其代表了一种可以视听的外在表象,而为社会民众所知见。
最后一项内容与寺院管理最相关,通俗地称之为寺院管理能力“三三制”,所谓三三制,就是对寺院管理能力具体显现的高度概括,即“三刀”:剃头刀、切菜刀、缝纫刀;“三头”:拳头、锄头、笔头;“三槌”:磬槌、鼓槌、木鱼槌。
作为一个合格的寺院管理者,首先需要拿起三把刀――剃头刀、切菜刀和缝纫刀。所谓“三刀”,其实是一种比喻。剃头刀代表着自我形象,要时时威仪均整,教相庄严。不可形象邋遢,衣冠不整而有损于僧格和威仪。
“切菜刀”,寓意在于,要充分了解寺院住众的个人禀性、生活习惯、情趣爱好,以及学业特长等等。而后能够知人善任、调和众味。如果是寺院的某一个堂口,要求堂口的负责人要对堂口所辖住众、执事有全盘的了解,协调、解决其工作、生活及其共住期间所存在的问题。缝纫的目的是量体而裁衣,所以,“缝纫刀”是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也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所谓“三头”,即拳头、锄头和笔头。“拳头”是保障能力的象征。处身于现实社会当中,客观上要求寺院的管理者,或者是部门的管理人员要有能力保障寺院住众的生活和人身安全。“锄头”是农业社会劳作的工具,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佛教一直履行着“农禅并重”的独特家风。佛教寺院的管理者们一直奉行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优良传统,时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笔头”,更是佛教寺院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术。每个佛教寺院里都会有一部《万年薄》,也就是本寺院的《寺志》。《寺志》都是由寺院自主编写的,要将寺院管理中的得失、过患统统记录、分析在字里行间,以为后来者借鉴。
寺院管理中还十分强调凝聚力的强化。这个过程,有三个象征性的体现,这就是 “三槌意识”:磬槌、鼓槌、木鱼槌。
在佛教寺院的主殿里,都安放有一只硕大的铜磬。在举行法会活动时,这个铜磬的磬槌就掌握在法会主持人的手里。法会时的每一个次序、步调都由掌握着磬槌的维那师来控制,以力保法会的庄严肃穆。法会号召、集众的任务则由鼓声来负责――寺众在听到鼓声后,应立即装束整齐,威仪立现地赶往寺院主殿。而法会时的集体念诵,其声调的阴阳顿挫、曲调的婉转、节奏的快慢缓急则由木鱼来控制。
寺院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既有以讲授佛教教义、教理和实践方法的“课堂教育”,也有日常生活中的“表堂教育”――布萨、五堂功课中的随堂仪轨,以及早斋和午斋时的大众开示。最为普遍而终身的寺院教育,则是佛教僧人的“自我教育”――以观察、比较和自省的方式来保证人人、时时、处处的教育风格和特点。在寺院教育当中,既是自我教育,同时也是教制规定的云游参访式的行脚,则一直演习了我国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于实施的经读方式。
在长途的云游参访过程中,参学者的人生阅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毅力和耐受力也随之而增强。所以,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磨难也就能坦然面对,而以豁达的情怀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