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初步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思想认识的缺位、教法的落后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本文从教师的能力素养、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以及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见解。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 有效性

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旨在通过学生认识自我、沟通他人、了解社会,提高道德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社会、学校、家长或学生,均未对思想品德课给与足够的重视,加之长期以来,有不少思想品德课教师死抱着“讲授―练习―讲授”的教学模式不放,一味地“满堂灌”,以致严重地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呢?我们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师范、主导作用不可轻视,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尤其重要。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品,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首先,要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思想修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文化知识日异月新、各类思想理念层出不穷。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时刻坚持理论学习,不断从社会政治时事信息中获得思想源泉,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

其次,要处处为人师表,发挥教师的正能量。正人先正己,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教师理应做到:在言论上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不能在课堂中说些影响党和国家形象的话,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同看法,也不宜在学生中大发言论。因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教师的不当言论往往会误导学生。在行为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作出表率,给学生以正面影响,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自己坚决不去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做到。

第三,加强业务进修,提升教学水平。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成为受学生尊敬、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就要练就过硬的本领,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去 征服学生 。因此,教师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加强业务进修,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在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意识的打破 学科间的知识壁垒 ,关注本学科相邻及交叉学科的最新发展,已达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境地。另外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教好课,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多读文史哲之类的书籍,多看新闻勤读报,注重做读书卡片、读书笔记,做到尽可能多地、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第四,学点教育心理学知识,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学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了解教育美学、学习动机、学习情绪等基本的教育心理规律,在课堂上保持快乐稳定的教学心态。只有老师的教学情绪好了,轻松快乐了,才能感染学生的快乐情愫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当然,老师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也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在现实生活中,老师要经常保持稳定快乐的教学心态也并不容易。但是,只要有社会责任感,本着以教书育人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原则,时刻关心学生的痛痒,与学生打成一片,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摈弃烦恼,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就能时刻把微笑带给学生,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

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教学主导的角色。然而,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却过分地强调教师“教”,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中心作用,使得教与学的关系颠倒了。即使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改多年以来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在各地学校也不乏其例。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率,就应特别重视发挥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关键作用。

首先,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乌申斯基指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1、讲述幽默故事。理论性的东西往往比较抽象枯燥,既难理解又素然无味。教学中若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案例、幽默风趣的故事甚至令人轻松开怀的笑话来说明、印证某个知识点,则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例如,我在教《友好交往礼为先》一课时,就采用了《早点》、《不是东西》的笑话,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深刻的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教材中编进了不少的材料,教师可将其还原或编织成故事讲述;也可在平时阅读中多收集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以备教学之用。当然,对于资料的选择也应当有所讲究,举例并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让学生一听乐之,一笑了之,而应该做到恰到好处的加以引用,并且还要做出深入浅出的解析,才能充分发挥故事的教学效用,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引入时政热点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的学科,学生生活在社会当中,时政热点耳濡目染,他们对于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件、重大事件也会兴味盎然。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政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意识的选用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新闻热点向学生推介,引导学生加以评论,可以自己在课堂上对这些新闻热点加以述评,也可以上学生参与一起讨论,然后教师给与点评。这样,不仅会大大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学习态度,同时也轻松应对了时事知识的测试,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巧用经典名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名家不胜枚举。自古以来,名家名言就普遍受人青睐。运用脍炙人口、含义隽永的名言佳句,不仅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使人记忆深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的使用经典的名言佳句,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扬起自信的风帆》时,就引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及“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激水三千里”的诗句,学生听后,跃跃欲试,课堂顿然充满生气。可见,适时、恰当的引经据典,能有效的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名家名言稍做解析,也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相关的知识点。

4、借助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多媒体可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同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把课本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直观而动态的展现出来,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平面文字的立体化,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次,努力拓展课堂对话空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话”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各科教学的新形态。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了自主的尊严,感受到了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了心灵成长的愉悦,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应努力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拓展对话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1.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是课堂的听众与看客,学生处于机械记忆的状态,被动的接受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难得经过主动思考,没有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我们必须实现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讲台,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要善于转换角色,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话教学的参与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学习过程。

2、努力创设对话情境。要想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中来,就要善于创设宽松和谐的交往情境,建立起开放自由交流平台。教师要灌注“爱”的精神,要树立平等意识,信任意识,要有包容的精神,谦恭的态度,让学生能丢掉顾虑,敞开心扉,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参与对话。只有在轻松自由的对话中,让学生放飞自己心灵的时候,才能对生活和情感有所体验和感悟才能进行自我反省和道德洗礼,学生才能获得个性和多种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而这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追求的效率所在。

3、注重展开有效对话。在开展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对话,只是借用了对话的形式,造成了对话教学的假象,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却是无效对话。要提高对话教学效率,首先,要立足于文本。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熟悉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深思熟虑。并且要事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加以预测,从而给整个教学留下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对话教学的生成留足空间。其次,要善于倾听。对话教学虽然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种层次,但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之间进行直接的“交谈”、“交锋”,让学生的思想观点直接相碰撞。教师应该淡化角色意识,充当一个倾听者,更不要在那里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第三,适时引导。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确切精简的评价十分重要。但要适时适度,恰到好处。既要指出学生的失误与偏差,又要继续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意识与信心。教师的组织原则是对对话过程中出现的淡化主题。偏离目标等状况予以指导与调控。

三、注重联系社会的实际生活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成长,他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只有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同步。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多听新闻、多看报纸,多方收集,把握时代脉搏,要随时关注,不断更新时政热点问题,把课本教学与社会热点及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结合起来,拓展思想品德课的外延,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由于时政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所关注的,他们对之有更多的感触与见解,有强烈的参与欲,他们的参与会使得原本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气。值得注意的是,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方向,适时指导与点拨,不要让学生的讨论离题。

其次,教学内容要生活化。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思想品德课以“升学―应试”为目标,把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重记忆而不重理解,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窒息儿童的个性。教学内容也是死扣教材,不越雷池一步。结果使得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吃不了”,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第三,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采用一些 生活化的活动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就学生关注的某些问题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实践拓宽教学活动空间;就学校或班级的某项活动设计宣传标语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个人或小组等形式做社会访谈考察,丰富学生阅历,增加生活积累;还可组织新颖活泼的情境表演:现场直播、模拟法庭、辩论大赛等等,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思想品德课却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影响。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通过自己的教学与示范,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为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好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