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BYOD安全重在“化繁为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BYOD安全重在“化繁为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的今天,无论是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还是自给自足的夫妻店,都有可能遭到黑客的攻击。所以,无论传统计算设备还是移动设备,都面临着安全危险,在没有消除byod信息泄露风险的前提下,一些“守旧”的做法固然有一定效果,但BYOD潮流已经不可逆转。

半数App存风险

Gartner 预计,到2014年90%的公司将会支持员工在个人移动设备上运行企业办公应用程序。员工自带设备进行办公时,会访问个人社交网络、下载App程序、浏览网页,而同一个设备还会访问企业内部的关键数据。这个几乎“不设防”平台,给员工带来极致办公体验的同时,也吸引了那些受雇佣的黑客组织,他们纷纷瞄准员工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GooglePlay中已经有超过70万个App, 其中携带恶意程序的App几乎占了一半,而在前100个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中,90%都曾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攻击。”WatchGuard中国区市场总监万熠认为,企业如果确实需要在自有终端上运营保密级别较高的数据和应用,就需要对安全管理有预先的规划和部署,设置一定的门槛。

传统安全防御体系在BYOD场景下漏洞百出,管理员很难及时、准确地定位黑客攻击的路径,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清楚是哪台设备成为“肉鸡”。这是因为员工的智能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3G网络登录企业办公系统或业务系统。而终端类型多种多样、操作系统平台不一、以及升级频率较高,也给终端安全管理带来困难。终端设备是否已经感染病毒、是否绕过了网络边界上的检测机制,是否充当着商业间谍的角色,企业都不得而知。

此外,在传统的无线接入安全和移动终端管理解决方案中,企业需要在每个AP接入点调试多个限制策略,然后在AC产品上进行隔离访问配置。万熠表示:“如果要防止数据丢失、病毒入侵、Web恶意代码植入,就需要在AC背后一层层地堆砌安全设备,或者强制每部手机和平板电脑都经过内部‘刷机’。此时,BYOD战略不仅成本优势荡然无存,而且会新增一连串的安全漏洞。”

从BYOD到BYOA

云计算、虚拟化、移动互联,但这些因素交织起来,安全管理变得愈发复杂。因此,只有简化管理,消除安全管理的盲点,才能进一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为此,WatchGuard推出新一代BYOD安全解决方案,将传统的无线网络控制器AC与一系列安全产品以及WatchGuard WSM统一管理软件整合,帮助用户建立简单、安全的BYOD平台,让管理者可以更简单、有效地维护BYOD环境的安全。

BYOD安全的核心是内容和应用,所以管理好BYOD的核心内容、行为最为重要。为此,WatchGuard提出了“BYOA(Bring Your Own Anything)”的概念,意即员工携带的任何设备在访问或是分享内部重要数据时,其内容和过程都受到清晰可辨的安全管控。

万熠介绍称,在具体部署时,企业用户可通过XTM产品精准的流量识别与过滤功能,以及WatchGuard RED信誉安全云和Webblocker技术智能判别并阻拦带有恶意代码的URL访问。同时,WatchGuard XCS的内容检查、应用控制以及数据防泄密功能,对进出网络边界的移动设备进行敏感或机密文件识别与拦截,防止黑客窃取企业信息。

万熠表示,WatchGuard交付给用户的是一个可以相互关联分析和策略统一调度的平台,让管理者可以用更简化的方式维护BYOD环境安全。“实际上,与企业的IT管理者相比,员工是最渴望BYOD普及的。因此,企业一定要帮助员工区分工作和娱乐,并制定清晰的安全策略,针对分支机构和不同部门,甚至每个人实施最低限度的访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