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体育教学中赏识与惩罚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育惩罚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其必要性,惩罚过轻或过重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能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惩罚在体育教学中值得推广。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显重要,赏识教育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备受关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能帮助提高学生自信心,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而产生的胆怯心理,科学的惩罚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对惩罚教育的实施适度掌控不好而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了人们的质疑。其实,在教育中没有惩罚是不完整的教育,体育对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集体观有其独特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惩罚将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的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培养全面型人才要求教育必须具有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能互相补充不足,只要合理灵活运用、辩证地统一,就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1、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说服教育、激励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如果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勇于挑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青少年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希望自己付出正确行动后获得的成果能够得到认可,通过肯定和赞扬他们的成绩可以深层次地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这种内在的动力会促进他们继续努力,帮助他们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赏识教育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其积极的作用。
同时,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往往缺乏客观性,容易导致片面和偏激地看待问题,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尚未定型,需要外力来帮助他们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内化成型,所以,适当的惩罚教育可以端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他们明确是非,勇于承担因自己错误而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促进他们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2、体育教学中正确反馈的需要
赏识教育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值得自己继续保持和他人应该学习的地方。这在体育教学中不只是体现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而是在整个课堂组织中,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组织步骤的实施过程中都得到体现。这样会使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值得自己继续提倡的。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希望完成或完成一项较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时,教师及时的赞赏对学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但在体育教学中如只赏识而不惩罚,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麻痹思想,学生的个性差异会使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难以接受挫折,特别是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则更容易迷失方向,导致违反课堂常规及不良行为的产生。这时,恰当的惩罚教育能及时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明确行为准则,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惩罚是一种辅助教育方式,在学生违反教学秩序时,惩罚则成为教师维持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惩罚能使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如果在学生违反规则的情况下,教师还没有信息反馈,学生就会变得自由任性,不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就难以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惩罚,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集体荣誉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惩罚方式
合理的惩罚方式有:公开严肃的批评、勒令检讨,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方式;在学生体质良好的情况下增加练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如选择完成一定距离的跑或限定完成时间的动作,做俯卧撑等,有些惩罚可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课堂上不给予信任,如教师有意不注意某个学生,或在学生未认识到思想品德方面的错误之前,限制其参加喜欢的集体性比赛等;在期末的体育成绩中相应扣分等。
不当惩罚主要存在惩罚过轻和惩罚过重两大类。惩罚过重主要有:变相体罚,如污辱性的罚站或长时间罚站、用粗暴的武力等;心罚,如当众挖苦、讽刺学生,甚至威胁、恐吓等;对技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积极引导,耐心帮助,而是不管不问,甚至打入另类,不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等;不让上体育课。
4、体育教学中实施赏识与惩罚的要点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教师首先应做到公平对待。面对全体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着所谓的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差别,教师也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个人的喜好,这在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公平性。无论是赏识,还是惩罚,一旦失去公平性,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做到合理性。在尊重学生和合法的前提下,教育惩罚应注重学生个体心理的承受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伤害学生的心理,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另外就是要做到适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赏识和惩罚教育都应把握时机,二者不当的运用都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孙亚娟.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惩罚[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5(3)
[2]王文生.关于教育惩罚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
[3]杨磊.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及其策略[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
[4]陈旭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赏识和惩罚[J].中学生物学,20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