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伪善的剥削阶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萧伯纳生于爱尔兰的都伯林,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其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这一点,在他的作品《卖花女》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希金斯的合伙人,上层人士皮克林才是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本文将皮克林的话语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旨在将其伪善的本质暴露于众。
关键词:卖花女;人物形象;话语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引言
萧伯纳是伟大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这位现代世界文坛上极有影响的作家在60多年的著作生涯中,除了写出5部长篇小说和大量评论文章与书信外,一共创作了52个剧本,并于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写于1912年的《卖花女》是一部以语言为题材的杰出喜剧,主要是关于卖花女伊莉莎在希金斯教授和皮克林少校的“教育”下改变成上等人的过程。
二、《卖花女》的研究进展
究上述之结果,我们必须寻其原因。学界对这部剧本的兴趣也是与日俱增。就2003到2012这十年内,共有28篇文章是关于《卖花女》的。其中,2012年9篇,11年6篇,10年2篇,09年4篇,08年3篇,07年3篇,04年1篇。其中期刊上发表的有16篇,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9篇,重要报纸1篇。经过分析,这些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翻译文本方面,剧本中方言的汉译研究,文本戏剧性移译,译者适应,以及两个译本的文学文体学角度研究等,都是从译本入手,来分析戏剧特点的译法。2)语篇分析方面,主要是从人物的话语进行分析,称呼语转化现象,口音、方言、社会地位的研究。3)主题方面,主要是伊莉莎的身份认定,创造进化论以及伊莉莎的人物形象分析,戏剧的突转看费边主义。
三、《卖花女》的时代背景及其主题内涵
当时英国处在维多利亚时期,资产阶级的腐化和虚伪弥漫整个国家。希金斯教授和皮克林少校都是对语音学做出过一定成就的人,(希金斯是“Universal Alphabet”的作者,皮克林是“Spoken Sanscrit”的作者)。他们都是英国的上等人,他们很清楚一个人(尤其是女人)的身份和地位不是通过改变他们的外表、语言、穿着和行为而改变的。但是,他们还是把伊莉莎当做玩偶,陪他们玩了一个上等人的游戏。为了促成这个游戏,皮克林少校,这个表面上文质彬彬,冠冕堂皇的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剧中人物皮克林的话语分析
整个五幕剧中,皮克林只有137句话,而且大多是短小的句子。下面我们通过四个阶段来分析皮克林的性格,剥开他这个资产阶级的阴谋。
1.第一阶段:伊莉莎未求学时。
在他出场的时候,根据他的穿着,作者把他命名为“Gentleman”。与伊莎莉交流的时候,他频频使用祈使句,表现他的傲慢和不耐烦。先是对伊莉莎说别嗦,接着就是打断伊莉莎的话,“Charge!”。我们知道,打断别人的话是很不礼貌的,但是他很自然,因为他觉得他打断的是下等人的话。最后,皮克林不耐烦到了极点,直接就说,“Come!Come!”似乎想让伊莉莎马上闭嘴。当他和希金斯教授谈话时,伊莉莎也说了一句话,他最后置之不理。但是,当他和希金斯教授说话的时候,他是那样的有礼貌,先是“May I ask,sir”,后来是“How do you do it,if I may ask?”可怜的卖花女求他买一束花,他不但没买,还给予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实在没有零钱”。不过在伊莉莎苦苦的哀求中,他最后还是掏出一个半便士。这就暴露了他在撒谎。他是有零钱的。剥削阶级的假惺惺的一面暴露出来。
2.第二阶段:伊莉莎求学初期。
皮克林则是希金斯的同伙,在一边助长和支持游戏的进展,他总是哄骗伊莉莎来继续这个游戏。伊莉莎来到希金斯家里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无动于衷,也不给伊莉莎让坐。明确伊莉莎是“付费求学”后,皮克林见有“好戏”看,就伪装的很绅士,主动让座,但是不用“Would you sit down?”而是“Wont you sit down?”得知伊莉莎的名字时,他和希金斯一唱一和,做出来一手打油诗(P.214),乐在其中。看到伊莉莎可以作为游戏对象,皮克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愿意支付全部费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无疑,他们的钱不是用在一些重大的有意思的事情上,而是用在一个好玩的实验上,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当伊莉莎的爸爸的到来威胁到了两位上等人时,皮克林怕失去试验品,为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一面威胁这个低下的倒垃圾工,用的词汇是语气稍重的“ought to”,而不是“should”。经过和杜立特尔先生的谈话,发现他很有语言天赋。希金斯和皮克林试图怂恿杜立特尔先生加入他们的游戏中。但是,这种游戏被杜立特尔先生一语识破,指责资产阶级的行当,说“这些都不是人干的”。
3.第三阶段:伊莉莎的学习中期。
整个过程是非人道的,枯燥乏味,毫无人情味的。两位绅士根本不体谅伊莉莎的艰辛,而是一味的让她象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读。皮克林一边哄骗着伊莉莎“Say it,Miss Dolittle.You will understand presently.Do what he tells you:and let him teach you in his own way”。
当两位绅士将伊莉莎介绍给三个资产阶级代表希金斯夫人时,皮克林是最兴奋的时候。这时,他的话也多了,语句长了,以及加上了很多动作。三个资产阶级代表希金斯教授,希金斯母亲以及皮克林聚在一起的时候,他再也不用伪装,而是把他的椅子和希金斯母亲的挨在一起,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还有一段是和希金斯抢话的场面,可谓是激烈万分。要不是希金斯打断他的话,他简直能把整个故事从头说到尾。后来,当希金斯母亲谈到伊莉莎以后的事,他变得毫无兴趣,只是敷衍几句,急于结束会话,起身就走。
4.第四阶段:“游戏”结束以后。
他和希金斯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一些文章中都表明是希金斯的无情冷漠使得伊莉莎伤心。其实,想一想,整个游戏结束以后,他也没有去关心过一下伊莉莎,好像他们的成功完全是他们创造的,与伊莉莎毫无关系。这里他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无情的本性暴露无遗。到后来,伊莉莎伤心跑到希金斯母亲家里,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都没有考虑伊莉莎的感情,而是一味地找其他原因。
最后,在伊莉莎的一番话中,她对皮克林的描述表明,她作为一个下层人,完全被这个“绅士”蒙蔽了双眼,她把他想的那么好,那么绅士,这个可以从他对伊莉莎的称呼上看出。只是伊莉莎不知道,对她这样称呼是有目的的。
五、结语
从上面四个阶段,皮克林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皮克林,这个和希金斯串通一气的“绅士”,表面上他慷慨解囊,支付了伊丽莎的训练费用,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希金斯一起“闹着玩”。说穿了,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闲情逸致在作梗。他们不但没有把伊莉莎“培养”成上层贵妇,而且也背离了她学习的初衷,即开一个花店。而是把她沦落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致使她“高不成低不就”,看不起将与他爸爸结婚的那位“下等人”。
参考文献:
[1]刘海平,朱雪峰,《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萧伯纳著,杨宪益译,《卖花女》(又名《匹克梅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