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未都说收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未都说收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未都当年是王朔的编辑,后来离开了文学圈,专门搞收藏。最近百家讲坛他在讲收藏,还出了书。《三联生活周刊》刊登王小峰的文章,介绍了马未都收藏30年的心路历程――

马未都说,他很幸运能成为一个收藏家,并且赶上了好时候: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文物都不值钱,一个碗3块钱,他写一篇小说能挣好几十块钱,够买好多碗了。搁在现在,就是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我21岁‘’结束,1980年我25岁。25岁到35岁是我狂收暴敛的10年。这10年古董价格长时间是谷底,没有什么起伏,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比我大的人,‘’前章乃器这些藏家,i&K整死一半,比我小10岁的人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贵了。”

马未都真正开始收藏是回到城里当工人的时候,后来调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更加快了他的收藏速度。那时钓鱼台国宾馆附近有个摆地摊卖古董的跳蚤市场。这个市场是非法的,每天六点多钟摆摊,七八点钟散摊,马未都每个月都能在那买上一两件心仪的古董。

在上世纪80年代,古董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当时没有人能想到古董会升值。第一次让马未都感受到古董很值钱还是在1988年,当时一个台湾人来北京,看到他有只碗,问能不能卖给他。这只当时花200元买的碗,台湾人开价1万美元,这件事让马未都有了“价值观”,但是马未都还是没有卖。“所有跟我一起玩古董的全被历史淘汰了,北京一个没剩,全国也是,不是下大狱就是吸毒、家破人亡、娶五房太太……什么事都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我没卖,卖的人全是死;卖的人不赚钱,赚也是赚一阵子。我不卖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钱,是我源于文人的面子,我觉得卖东西是一个奇耻大辱,我的不卖把我彻底救了。”

对于一个普通收藏者如何鉴定古董的真伪,马未都觉得研究这些东西的意义并不大。只要建立一个很正常的文化消费观,别老想着投资,就不会上当。“你要老百姓提高鉴别能力是不可能的,电视上一天到晚教人怎么在生活中鉴别真假,只要不是这个领域的人,那东西根本就学不会。我们的心态不好,都是想去挖宝,都是这种态度。但是我觉得对于老百姓,你得有这么个态度,比如我有闲钱了,比如我现在收入比较高,我又碰见我喜欢的东西,在我充分考察以后,在我相信社会的这套信誉保障体系以后我买一个,不行我再听听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