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四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四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有着这样的体会: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没有网络世界的缤纷多彩,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远不及使用应用软件,更不能与在网上尽情畅游的的热情相比。针对这种情况,寻找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传授方式,把理论知识的内容融合在学生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笔者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与探索,总结了以下“四要”。

一、要语言通俗、幽默

《信息技术》课,一旦涉及到概念或理论知识,学生的表情是茫然的,精神是散漫的,兴致是低落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一味追求科学的表述方式,学生对刚建立起来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可能降低,甚至消失殆尽。因此我认为应当在保证概念准确性的前提下,寻找最通俗、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表达。

比如在讲“认识信息世界”时,阐明“信息”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但又较为困难。我查阅了资料,找到对信息的科学定义:信息是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刺激中所包含的内容。由于科学定义是为研究问题方便而设的定义,而通俗定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定义,只是应用的场合不同而已。虽然教材上采用的也是通俗定义,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说。

于是我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通俗与和科学定义的内容相结合,设计相应的引导环节: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喜欢。”课堂一片欢腾。我还让他们选出了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我继续说:当同学们看到一部喜爱的电视节目(正在接受的信息)中精彩情节时节目被突然中断,插播了一段广告(另一个信息),大家喜欢这段突如其来的广告(信息)吗?(得到异口同声的否定)我接着说:同学们通过眼和耳(感官刺激)获得了象电视剧和电视广告这样的视频消息,经过你们大脑的分析判断得出了广告节目在大家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出现是无用的,于是采取了换台或其它形式来过滤掉现在对你无用的消息。同样是信息,出现的场合不同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也就不同。于是可以先给出信息的一种通俗定义: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板书)。与同学讨论后,进一步扩展,得出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经过获取、传输、处理后仍然对人们有用的一些数据、消息等。这样教师就把“得”的过程和判断“有用”的过程所包含的实质都说清了。学生对“信息”就形成了要“得到”信息就“有过程”这样的初步概念。对以后的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以及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要结合现实,适当比喻

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同学对它还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师在讲课时适当的运用些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我采用的是“实物+比喻”的方式。上课时,我把一台计算机主机“开膛破肚”,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如果我们把这台经过“解剖”的电脑当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当我们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料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放回仓库中去。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

三、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可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去研究,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的问题探究提供广泛的、相关的学习资源。这里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有关的书籍、课件、网络资源、实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为学生提供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心得体会等。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并非将各种形式的材料堆放在学生面前,而是要针对某一主题,对资源进行整理、组合、设计,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所需要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后再提供给学生。

比如在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学习中,我除了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课件和计算机硬件外,还把一台废旧计算机交给学生,让他们轮流动手,体验硬件的各组成部件,并进行组装。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有感性的认识,用有形的物质资源来撩开电脑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畏惧感”,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感知去学习,立体式的去建构,从而获得有关计算机硬件的完整知识。

四、要渗透德育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不同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对于他们的人格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强大影响力。信息时代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如何让他们在宠大的信息海洋中进行取舍,也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的内容。笔者认为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握适当时机,采用德育渗入式教育也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时,我首先教育他们,人在现实世界有人格,同样,在虚拟网络世界里也应该有“网格”,即网络人格,我们也应该养成健全的“网格”。然后引导学生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到遵守计算机网络操作准则的必要性,认识到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也是一个法制社会,不能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当学生们真正有了自我识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带给他们无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