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利用“血压控制-症候群控制-特殊人群生命状态调整”的治疗与保健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所有患者均15 d为1个疗程。结果:全部患者随访半年,收缩压平均下降10 mm Hg,舒张压平均下降5 mm Hg。结论:中药作用缓和,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中医治疗;缓和;老年高血压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a)-077-02

老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人群的比例很大,其脏器损害较重,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老年高血压具有特殊性,中医在这些特殊人群的治疗保健领域有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形成“血压控制-症候群控制-特殊人群生命状态调整”的治疗与保健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9年,随机抽取大万莲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龄60~75岁;血压值140~159/90~95 mm Hg(1 mm Hg=0.133 kPa);肝阳上亢型16例,肝肾阴虚型27例,阴阳两虚型21例,痰浊内蕴型19例,瘀血内停型5例,气血亏虚型12例。

1.2 方法

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所有患者均15 d为1个疗程。

1.2.1 肝阳上亢临床症状: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失眠多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胀、耳鸣、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应用龙胆泻肝丸:龙胆草5 g、泽泻10 g、木通6 g、车前子10 g、当归15 g、柴胡15 g、生地黄20 g、黄芩15 g、栀子10 g。

1.2.2 肝肾阴虚临床症状:血压升高,头昏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口渴少津、视物昏花,舌质干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应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20 g、山茱萸15 g、山药20 g、泽泻10 g、牡丹皮15 g、茯苓20 g。

1.2.3 阴阳两虚临床症状:血压升高,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嗜睡、夜间多尿、阳痿,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细。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生地黄15 g、山茱萸15 g、山药2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茯苓20 g、附子5 g、桂枝9 g、怀牛膝15 g、桑寄生15 g、勾藤15 g、石菖蒲20 g、橘红5 g、炒枣仁15 g。

1.2.4 痰浊内蕴临床症状: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头胀如蒙、胸脘胀闷、身重体困、形体多肥胖,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10 g、天麻10 g、茯苓20 g、橘红5 g、白术20 g、甘草10 g。

1.2.5 瘀血内停临床症状:血压升高,头昏、头痛、胸闷不适、痛如针刺,舌质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或涩。应用丹参饮:丹参20 g、檀香6 g、砂仁15 g、川芎15 g、牛膝15 g。

1.2.6 气血亏虚临床症状:血压升高,头昏目眩、面色淡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舌质淡,脉细弱应用生脉饮:人参6 g、麦冬20 g、五味子20 g。

2 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半年,收缩压平均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平均下降5 mm Hg。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

老年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 Hg,伴或不伴舒张压≥90 mm Hg,并除外其他继发因素,如肾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内分泌性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及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等,舒张期高血压在55岁左右达到平台,而收缩期高血压随年龄增加仍在继续,并且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典型的高血压类型。

对收缩压>160 mm Hg的老年患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如收缩压在140~159 mm Hg,应根据个体危险评估确定目标血压值。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降压目标定为150/90 mm 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老年人的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降压速度不能过快,应逐步降压,关注老年人降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直立性低血压,建议监测不同的血压,尤其是立位血压。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高血压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证型,证型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高血压的早期以阴阳失调为主,可有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等证,中期痰浊壅盛,湿阻中焦,至后期则脉络瘀阻,常合并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危重症。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症候,选择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或是针对高血压的辨证治疗,和中医的辨证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医的降压有自己的特点,①针对不同症候的高血压患者的辨证论治对症状的改善较显著,这样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降压作用缓和平稳降压。③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④对靶器官有有益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勾藤、淫羊藿、川芎、山楂、益母草、泽泻、葛根、杜仲、夏枯草、牛膝等中药不但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而且还分别具有镇静、利尿、降血脂、降血黏,抑制血小板凝集,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功能,稳定粥样斑块、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脑血管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①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心脏收缩射血时,由于大动脉扩张性降低、收缩压增多,舒张期由于大动脉不能很好回缩保持血管腔内压力,故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②血压波动大,易发生性低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波动更明显,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药物剂量。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内收缩压平均相差40 mm Hg,舒张压平均相差20 mm Hg。老年人窦房结功能减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急性血压升高时,常无相应的心动缓慢或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时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的反应也不灵敏。血管本身对血管内压力变化调节功能障碍。血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由于动脉的扩张度和容积下降,容积-压力的关系左移,很小的容量增加可引起较大幅度的动脉压变化,尤其是收缩压波动。肾脏入球小动脉有明显透明样变,入球小动脉的TC细胞感受肾灌流和管壁张力的压力受体刺激肾素释放作用减弱。中药作用缓和,已被老年患者接受,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药降压较为适宜。

假性高血压多见:除白大衣效应外,老年假性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有关,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动脉硬化的程度,在进行药物降压时可出现严重副作用是治疗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中药作用缓和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清晨高血压发生率高:清晨高血压包括,①夜间血压非常低而清晨觉醒后血压急剧上升的升压波型。②自深夜起血压逐渐上升的持续升压型。③老年人有较高的昼夜节律消失,即看不到夜间血压下降,起床后移行为高血压的持续高血压型。清晨血压的上升是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所致。中药作用缓和,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高:对所有白大衣高血压患者都需要进行生活方式改善和密切随访,包括限盐、减肥、体育锻炼、戒烟、心理治疗及纠正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并采用24 h动态血压进行半年1次或1年1次的随访,对于存在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应给予药物治疗,中药作用缓和,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多数老年人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达到降压目标,按老年高血压病特殊性进行个体化用药。占有很大比例的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其临床特点是收缩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较低,表现为脉压差增大,应选用主要降低收缩压而对舒张压影响不大的药物,选用药物要温和用药,量要小,降压速度要缓慢,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消除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注意心血管并发症,中药作用缓和,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冀珍,赵连庆.高血压防治策略――基层医师培训读物[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

[2]霍华英.高血压对症自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

[3]孙宁玲,林曙光,赵连庆.高血压诊断新进展[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9.

[4]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5]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史宇广,单书健.头痛眩晕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