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保险公司扩容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保险公司扩容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遏制市场主体增多带来的风险隐患,“优胜劣汰”已成为保监会着手研究的新课题,保险业的并购重组与退市程序研究提上日程

注册地在南京的利安人寿近日获保监会批准后开始筹建,成为2010年第四家拿到保险牌照的地方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全国至少还有20家地方性保险公司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批。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保监会已开始加大审批力度,正在申请牌照的20多家公司当中,有一部分能顺利获批,取得保险业务的经营资格。

一波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国企为主力、民营资本积极参与的保险扩容潮正悄然形成。

金融牌照的稀缺与垄断特性,成为地方资本投资保险业的最大驱动力。但同时,风险的分散机制、人才的欠缺、未来发展空间的有限性,使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其发展前景。

排队待批

2010年9月,注册地在南京的利安人寿获批筹建,四川的锦泰财产在7月获准设立,再加上此前获批筹备的山东泰山财产、广东众诚汽车保险,截至10月中旬,保监会年内已发放4张新牌照。

正在“排队”等候牌照的拟建保险公司,远不止上述几家。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至少还有20多家保险公司在“等候进场”。这些保险公司分散在广西、广东、江西、河南等地。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地方性保险公司具有相同的特点:几乎都由地方政府支持,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国企,民营资本也积极参与。以泰山财险为例,该公司由山东省金融办牵头筹备,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济钢集团、山东黄金、潍柴控股等16家大型地方国企为股东,注册资本20.3亿元,注册地在济南。

近日获批的利安人寿也由江苏省政府牵头,紫金控股、汇鸿国际等地方国企作为股东,雨润集团、远东控股等江苏主要民企参与其中,注册资本10亿元,注册地在南京。此外,待批的安康人寿、珠江人寿也分别获得了江西省财政厅、广东省政府的支持。

新一轮保险牌照“争夺战”正在上演,而这一幕在2004年也曾出现。当时,新《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实施,保监会曾批了18张保险牌照,这些新保险公司的股东绝大多数都是民营资本,资金实力有限。过了一年的筹备期后,能够顺利开业的保险公司不足半数,很多公司即便勉强开业,但由于股权变更太过频繁,发展速度缓慢。

牌照诱惑

“地方政府支持申请保险牌照,说白了就是想把钱留在地方。”一位参与保险公司筹建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另外,地方的产业资本也需要一个投资渠道。”

现在,各个保险分公司的资金都要上缴总公司,由总公司统一进行资金运作。在地方政府看来,这造成了地方资金的流失。地方性保险公司的设立恰恰可以沉淀本地的保险资金,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支援当地经济发展。

金融牌照的稀缺成为保险牌照被热捧的重要原因。现在银行牌照很难拿到,只有保险牌照相对宽松一些。一些产业资本认为综合经营“有戏”,都希望通过参股保险,迂回获得进入金融业的资格。同时,股东还可以通过参股保险涉足理财类产品,实现业务多元。

而坊间传言的保险上市潮,也成了地方保险公司成立的驱动力之一。“即便不能上市也是有利可图的。”泰山财险股东方某人士对记者解释,保险业正处于上升时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即便将来不能上市,股东退出的时候也能获得不菲的股价差额收益,所以参股保险公司是投资和长期持有两得利。

也有股东希望通过进入保险业取得保费,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现在收上来的保费很多都作为大额协议存款放在银行,一些保险公司私下与银行达成协议,向指定的客户提供贷款,而这些客户往往跟保险公司的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述内部人士透露。

另外,保险公司的很多股东都是大型企业,无论是财险还是人身险都有自己的投保需求。所以在上述人士眼里,保险公司在成立之初不愁没有生意的。

背后问题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保监会特别看重股东的自身实力,尤其倾向大型国企投资保险业。

在国企股东的支持下,地方性保险公司的发展前景“看起来很美”。但是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的眼中,这些公司却隐藏着不少问题。

“首先它们不符合保险分散风险的原理。”郝演苏说。

以重庆的一家保险公司为例,股东都是本地的。六、七月份重庆水灾,客户集中受灾要求理赔,产生大量赔付,导致保险公司资本金出现困难。但与此同时该公司的股东也受灾严重,自顾不暇,公司一度陷入经营困难。

“另外,政府可以让地方企业把钱存在当地的城商行,但是不能强迫他们买本地保险公司的产品。”郝演苏说,现在各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和价格差别都很大,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货比三家”,这是政府不能左右的。在大型保险公司盘踞市场的今天,地方资本筹建新保险公司的优势并不明显。

保险人才的缺乏也是地方性保险公司面临的尴尬。中国保险业发展时间短,人才有限,保险公司数量的急剧增多造成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旺盛需求。“今天是业务员,明天成经理”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保险公司自身的发展。

郝演苏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二级法人制度,让地方保险公司追逐保险牌照的行为更趋理性。他建议监管部门应适度允许有实力的保险企业设立二级法人制,也就是使地方的分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质,“这样既可以把资金留在地方,也可以适当规避风险。”

面对众多地方性保险公司筹建潮,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业下一步的战略应该是做大做强实现“走出去”,而不是成立众多小公司,分散市场资源。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高管认为,中国下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不仅要扩大内需,也离不开外需的拉动,这就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按照保险业的属地原则,本土的财产只能由本土的保险公司承保,境外公司不得跨境承保。这也是为了出险后理赔的便利。在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办厂的时候,很多外资保险公司随之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既是拓展业务的需要,也为本国企业保驾护航。在中国的大型企业纷纷去海外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中国的保险公司在国外有相应的分支机构。上述高管建议,监管层应严把准入的标准,让资源向大机构集中,同时加大对大公司的指导,鼓励它们“走出去”。

面对地方保险牌照热,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有些牌照的获批,与地方政府强势公关不无关系。“监管层也考虑到在有限市场资源面前,增加市场主体所带来的风险,现在已经加大了审查的力度。”

另一方面,为遏制市场主体增多带来的隐患,“优胜劣汰”已经成为保监会着手研究的新课题,保险业的并购重组与退市程序研究已经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