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北京交通治堵献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回首过去的这一年,笔者和大多数北京人一样,生活中最堵心的事是北京的交通拥堵,早上开车上班,7公里的路程要走50多分钟。今年8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将北京列为世界5大交通最差城市之首,北京堵车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谈资。
12月23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出台了缓解交通拥堵的工作意见。其实“治堵”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良药。很大程度上,现有的措施只是表明了政府已经下决心从建、管、限全方位、多角度解决拥堵问题。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车牌摇号、增加停车费、区域限行、基建投资等“老套”措施之外,本次建议中终于提到了要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立交通信息系统,车载导航和移动终端要达到150万台。建设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停车泊位管理系统、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研究开发机动车电子牌照信息系统,加强机动车智能化管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化应该是交通管理的重要一环,在人主导的管理系统中,受限于管理经验、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无法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弥补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而智能交通管理这一看似理想的概念,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经验。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本月的一次媒体聚会中介绍:新加坡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使用智能交通系统最成功的两个地区,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对车流量监测、预报和预估,同时与信号灯联动,对交通流量进行主动调整,实现了交通拥堵15%的改善,大大降低了社会成本和碳排量。
在笔者从家到办公室的路上,一共要过14个交叉路口,交通拥堵大都发生在这些交叉路口,而信号灯控制的机械和不合理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信号灯能够根据不同方向上的车流量适时合理调整信号灯转换时间,交通拥堵一定会大大缓解。
北京已经有了类似于交通广播、信息显示屏等一些交通信息系统,但这些信息仍然无法及时、有效地到达司机,所以即使看到前面拥堵或者交通流量大,司机也无法及时改变路线。试想假如交通流量信息可以提前到达车中导航仪,导航仪适时重新规划路线,这样就既减少了对交通拥堵的负担,又降低了个人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
相较于那些老套的措施,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机,笔者更寄希望于智能交通系统对于交通环境的改变,因为以目前我们交通管理者的水平,过多的人为干预,缺少技术手段和智能手段,实现根治拥堵几无可能。而作为一名IT行业从业者,也希望在交通治理中看到IT的价值和贡献,让产业获得应有的回报。
总编:许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