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氮源对棉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影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氮源对棉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研究不同氮源棉花炭疽病病原菌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钠为氮源培养基时产孢量最高,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时病原菌生长速率最大。

关键词 氮源;棉花炭疽病病原菌;孢子量;生长速率

中图分类号 S435.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06-01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不仅涉及到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还是中国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其同时也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另外,棉花在国防、医药、汽车工业等方面也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棉苗病害种类很多,有4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棉区,常造成严重损失。常见的棉花病害有棉花炭疽病、立枯病等。在南方,棉花炭疽病发生较多,其病菌主要通过棉种携带传播,其次是土壤中的植物病残体。发病后,在茎基部发生红褐色梭形病斑,有时开裂。严重时病部变黑,幼苗萎蔫死亡[1-3]。为有效控制棉花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的准备

采集棉花的病叶和棉铃,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转接到PDA培养基上,后将纯化的病原菌再次接种到PDA培养基,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对其培养性状进行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显微计测和摄影。

1.2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

1.2.1 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基础培养基为Czapek培养基,设置6种氮源,分别为蛋白胨、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硫酸铵、磷酸氢二铵,以空白作对照(CK),3次重复。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碟(直径为7 mm)接入到不同氮源的培养基平板上,将其置于25 ℃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培养,隔日观察菌落形态,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1.2.2 对产孢量形成的影响。不同培养基的配制同1.2.1,3次重复。病原菌接种后在恒温箱培养10 d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培养基上的菌丝,制成孢子悬浮液,然后观察计算孢子浓度。

1.2.3 对菌丝干重的影响。不同培养基的配制同1.2.1,然后将琼脂除去,使培养基呈液态。将配制好的液态培养基倒入组培瓶中,每瓶150 mL,然后将病菌接种至上,每个瓶中接入菌碟2块,3次重复。经过7 d后提取菌丝并称其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以蛋白胨、硝酸钾、硝酸钠、CK作为氮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均较快,培养6 d后菌落直径可达4.7 cm以上以硫酸铵作为氮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慢,菌落直径仅1.63 cm,但在CK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极其稀疏。

2.2 对病菌产孢量形成的影响

通过计算孢子浓度,表明炭疽菌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的产孢量差异较大。其中,以硝酸钠的产孢量最大,达1 633.5万个/L,其次是硝酸钾、蛋白胨,其产孢子量分别达1 250.0万、716.5万个/L,硝酸铵、磷酸氢二铵和CK的产孢量较少,分别为5.00万、2.50万、5.83万个/L,硫酸铵培养基上几乎不产生分生孢子,仅为0.83万个/L。

2.3 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菌丝称重结果表明,炭疽菌在蛋白胨、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等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 d后,以在蛋白胨上菌丝生长最好,7 d后菌丝干重可以达0.494 3 g,其次为硝酸钠、硝酸铵、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钾,7 d后菌丝干重分别为0.477 3、0.367 1、0.358 3、0.317 9 g,硫酸铵生长量一般,7 d后菌丝干重为0.203 6 g,CK生长最差,仅为0.123 3 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炭疽病病原菌对供试的6种氮源利用存在差异,病菌在蛋白胨、空白对照中生长较好,其次为硝酸钾和硝酸钠,在硫酸铵中生长速率最小,其余的生长速率一般;病原菌在硝酸钠和硝酸钾中产孢量最大,其次为蛋白胨,硝酸铵和空白对照位居第三,硫酸氢二铵较低,硫酸铵最低;液体培养基中,病菌在蛋白胨和硝酸钠中生长最好,其次是硝酸铵和硫酸氢二铵,空白对照最差,其余的一般。总体来说,不论是固体培养基还是液体培养基,生长速率、产孢量还是菌丝干重,炭疽菌对氮源中唯一的有机氮即蛋白胨利用效果最好,硫酸铵最差[4-6]。

4 参考文献

[1] 潘月敏,郭敏,高智谋,等.安徽省棉花红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5,35(S1):113-115.

[2] 周传清.棉花铃期病害与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08,25(7):53-55.

[3] 赵鸣,夏晓明,马惠,等.2008年山东省棉花主要病害的调查及防治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2009(3):99-102.

[4] 潘月敏. 棉花红腐病菌生理生化及有效复配剂筛选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5.

[5] 陆宁海,徐瑞富,吴利民,等.棉花红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棉花学报,2005(2):84-87.

[6] 杨荣明.棉花铃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J].农家致富,2011(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