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研究背景

我国长期二元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差异中,由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不公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很大。作为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石,亟待将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发展举措,以此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改革的执行者,要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较高胜任力水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目前胜任特征理论已开始逐步运用于我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综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发现,针对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正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相当部分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规律性研究相对不足。尤其缺乏定量、精确地研究。理论基础的滞后性使得学校在人力资源配备和开发等方面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积极深化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能为农村学校人力资源的选拔、培训和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首先对40名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结构化访谈,并结合文献查阅收集胜任素质条目,了解优秀任职者在品质、技能方面的特征和行为表现,对各特征进行行为描述,编写测试题项,最后将初步整理的条目制作为《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初测量表》。量表主要采用关键行为提问,由43个题项组成,包括3个测谎项目。以利克特五点测量法为记分方式。

2.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择重庆市内的14所中小学的教师、教育管理者、部分学生及家长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问卷695份,回收率为86.88%,其中有效问卷615份,有效回收率为76.88%。

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和AMOS4.0进行处理。

三、结果分析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数据按奇偶数分成前半部分(n=307)和后半部分(n=308)。对前半部分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并配合最大变异法进行正交转轴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结果:KMO系数为0.83;Bartle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9923.99(自由度为3828);显著性为0.000;球形假设被拒绝,表明问卷项目间并非独立,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宜进行因素分析,取值是有效的。

最后当变异累计率趋于稳定时,保留34个题项,再做因子分析,此时从检验结果看:KMO系数为0.89;Bartle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2809.61(自由度为561);显著性为0.000,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取值有效。表1是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共抽取出6个因素,6个因素共解释了60.32%的总变异,因素彼此之间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和因素项目的语义分析以及行为表现对6个因素进行命名。

因素1解释的变异量为13.41%,绝大多数来自个人动机和心理层面,故将其命名为“教师成就动机”,指教师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因素2解释的变异量为11.54%,绝大多数来自个人品质和行为特征层面,故将其命名为“教师个人特质”,指教师稳定的个性特征、行为方式。因素3解释的变异量为10.33%,绝大多数来自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层面,故将其命名为“关注学生”,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关注。因素4解释的变异量为10.08%,绝大多数来自教师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故将其命名为“教师情绪智力”,指的是教师觉察并调节自己情绪和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因素5解释的变异量为8.323%,绝大多数来自教师认识事物、处理信息以及深层思考层面,故将其命名为“教师认知能力”,指的是教师信息加工以及分析思考事物的能力。因素6解释的变异量为6.63%,绝大多数来自教师与外界沟通互动的能力,故将其命名为“教师管理能力”,指的是教师在班级或教学中的管理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沟通、应变能力。

2.模型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在信效度检验之前,先进行项目分析。计算该量表总分,按总分高低进行排序,取得分最高的前27%为高分组,最低的后27%为低分组。对两组被试在各个项目上的平均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各题项区分度均达到显著,题项鉴别度高。

本研究采用内容一致性系数α对量表的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问卷总题项的信度系数为0.95,而且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符合要求,说明问卷信度符合要求。

表2 胜任力模型信度分析

结构效度检验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完成。分析以后半部分(n=308)数据为基础,采用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d)检验三个因子的拟合程度。从表3的结构来看,模型的各个拟合指标均在9.0以上,并且X2/df在5以下,这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表3 胜任素质模型拟合结果

四、讨论

1.本研究所揭示的中小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结构

Dineke E.H.(2004)提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 。但对其内涵做深度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实质并非是某些要素或指标做简单的相加处理,抑或是对任何一种存在的胜任特征均加以关注,而是必须作出选择性判断,即重点关注那些与工作绩效具有密切因果联系的职业素质,并以此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主要包括“成就动机”、“个人特质”、“关注学生”、“情绪智力”、“认知能力”、“管理能力”六个因子。依据David C McClelland(1973)提出的冰山模型理论,胜任力应分为两个维度:其一为外显的基准胜任力,如任职者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其二为内隐性的鉴别胜任力,主要体现为任职者的社会角色、人格动机等。整个胜任力模型层级越深往内隐处就越难发现,而内隐性胜任力却是影响岗位任职者绩效行为及表现的关键核心因素。本研究发现的6个因子的属性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关联度并不大,由此可以推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在胜任特征力层次结构上与“冰山模型”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

2.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方法和路径讨论

针对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大概有两种取向的方法路径,一种是采用对胜任特征主体的观察和评定来揭示胜任特征的成分,如文献分析法,BEI法,专家评定法,即外部评价为主。另一种是基于内省的建模方式,即要求任职者对自身岗位胜任特征的客观陈述来揭示胜任模型所涵盖的要素。本研究主要采用第一种建模方法,主要考虑到如此得出的胜任素质的题项更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另外,采用他评的评定方法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描述和概括,形成的观点和胜任素质也更为客观。同时,考虑到教师绩效评价具有多维性和多主体性,本研究还借用360°绩效评价思想开展评价研究。360°本身是一种基于胜任特征的全方位、多主体绩效评价方式,因此适合运用于做胜任特征研究。在本研究中,根据360°的运用原则,严格筛选评价主体及其比重,确保了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最终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与胜任特征理论的通用标准相符,说明该方法是可靠的。

3.本研究对农村中小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

传统胜任力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在上岗之前学了哪些知识,会不会教学,有没有作教师的资格。显然,这种评价是一种侧重“职前”的评价。现代的胜任力评价关注的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研究开发等实现教育社会功能活动中的实际行为,包括实施这些行为的心理状态和对这些行为的反思过程,是发展性的评价。同时,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胜任特征构成的复杂性。最初的教师研究是比照工业组织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来进行的,将教师工作看作是工人从事简单产品加工过程,呈现出集体性强,个性弱的特点。然而,随着现代教育职能的拓展,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近乎完全脱离了工业组织模式,本职工作不再仅仅是教育教学,教师教学活动开始向集体性弱,个体性强的方向发展 ,关注非智力因素就凸显出时代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选拔配备,乃至在职后阶段的开发管理工作中,仅关注教师的外显性能力是不够的,更应该关注内隐性的非智力成分。

本研究使用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并验证中小学的胜任特征问题。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由“成就动机”、“个人特质”、“关注学生”、“情绪智力”、“认知能力”、“管理能力”这六大因子构成。

参考文献

[1] McC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Vol28(1).

[2] Richard E Boyatzes.The Comep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Canada:John Wiley & Sons Inc,1982.

[3] Spencer L.M.Spencer S 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M].New York:John Wiley Sons.Inc,1993.

[4] Heneman H.G.,Milanowski A:“Alignmen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Teacher Performance Competency”,Reportin 2003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3.

[5] 徐建平,张厚粲.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