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对抗”与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对抗”与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应第三届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及《中国摄影家》杂志之邀,我院参加了该摄影周举办的“海峡两岸高校友谊赛”活动。本次活动是在《中国摄影家》杂志成功组织了几届中外摄影名家“对抗赛”之后,首次将比赛对象扩展到海峡两岸高校摄影专业的学生范围。不敢说我院的摄影专业教学水平与其他高校的课程教学相比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抑或“影响力”,但能够被选中作为首批参赛的代表队之一,与来自台湾的世新大学代表队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代表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比赛中的心理压力和事后对比赛重要意义的认识。

本次友谊赛从比赛场地的选定、比赛时间、作品数量及要求的严格限定,对于参赛学生来说无异于又像是一场综合性的课程考试,只不过本次“考试”的考场范围更大,时间相对更长一些罢了。

响沙湾是一片新近开发的沙漠旅游风景区。这里既有古朴自然的大漠风情:绵延不断的沙丘、悠然漫步于沙漠中的驼队;也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人文景观:豪放热烈的蒙古族歌舞、神秘优美的瑜伽表演,川流不息、形色各异的游人与单调的黄色沙海形成鲜明对比的各种跳跃的色彩,以及建于荒漠之上的各种造型奇特、颇具科幻色彩的建筑物,矗立在蓝天与黄沙之间,构成了一幅幅恍若置身于地外星球上的超现实画面。面对视觉信息如此纷繁复杂的“考场”,我们的三位参赛选手也从各自对表现主题的理解与技巧把握入手展开拍摄。

尽管比赛规则中给出了明确的主题:“动感与活力的响沙湾”,但在具体的拍摄要求中组织者还是“提倡发挥个人特长,着力于文化内涵、思想深度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等更为灵活多变、不拘泥于固定思维模式的原则。实际上,比赛更希望看到的是学生们在面对复杂环境和多重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真实果断的应变能力和创作的基本功力。并由此也能体察出各学校间在基础教学、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故此,虽然只有三名学生代表各自学校参赛,但比赛的组织者以及所有关注本次活动的更广泛的媒体受众从中也能对参赛院校的教学情况窥见一斑。从这个角度上说,比赛的真正对手应是同校的学生、三校的学生以及三所学校之间,与参赛学生一样,我们共同进入了“考场”。这或许也是我们对参赛颇感压力的缘由。尽管如此,我以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这恰是比赛的重要意义所在。存在差异才有鉴别,才有互补,才有提高。故此,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输赢都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次颇具开创性的赛事活动,我们三所高校和比赛的组织者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从主办方看,作为中国摄影艺术与摄影文化的研究机构,《中国摄影家》杂志由此获得了研究、评判高校摄影教育与教学,以及青年摄影人(他们是推动中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对当下摄影现象、观念的思考与理解的鲜活样本(当然,仅靠一次赛事仍不足以做出完整、全面地评价,但这无疑是良好的开端,坚持下去必能取得丰硕成果);从参赛高校看,虽然不同学校(特别是两岸的学校)还存在着区域政治环境、教学主导体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别,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得以运用和锤炼当是我们的共识。很难想象,学习视觉艺术专业或用影像语言表达思想的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能有所作为。更何况,本次活动不单是比赛,在短短几天中能与众多中外摄影名家近距离接触、交流,亲眼观察他们的拍摄方法,亲耳聆听他们谈论创作体会,这对在校学生来说无异于“开小灶”,是一次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天赐良机。而对从事摄影教育工作的我来说,也是难得的开阔视野、向名家学习、转变思维定式的绝好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既做积极参赛的选手,更做虚心求教的学生,变消极应对的“考场”为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课堂,这便是我参加此次活动的最深切地感受。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由《中国摄影家》杂志社领衔创办的“中国摄影家大PK”活动越办越好,使此项活动成为中国摄影界锻炼队伍、推出新人、收获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另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创作欲望、吸引更多学生、教师的关注和参与互动的大课堂,为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