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依恋物帮助幼儿入园适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开学初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吮吸自己的手指头,睡觉的时候抱着小枕头,或是要摸着成人的耳朵才能安然入睡……这些现象都属于依恋行为,只是行为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孩子的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环境的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弱等因素都会造成入园焦虑,为了缓解自己的入园焦虑,孩子们的心理上会自发地寻找依恋物,从而形成依恋行为。根据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寻找依恋物,产生依恋行为,从而适应幼儿园生活。
浩浩是一个乖巧可爱的男孩子,因为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所以入园第一天开始,浩浩就哭闹不止。特别是午睡的时候,他的情绪变得更沮丧了。我们问他原因,他便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脚踢,搞得我们手足无措。这样太影响别的小朋友休息,我们没办法,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他停了一阵子后又会开始哭闹起来。我们提醒了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们伤透了脑筋。
放学的时候,我们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浩浩的妈妈。经过了解,知道他在家里特别喜欢一个小恐龙书包,走到哪儿总带着,有时候去外面玩会主动要求背着小恐龙书包一起去。听到这里,我们就建议浩浩的妈妈,可以将小恐龙书包带来陪他一起上幼儿园。第二天,浩浩背着小书包一起来园,情绪果然有了明显的转变,哭闹的现象也减少了。午睡的时候,他终于肯躺在床上了。手里紧紧抱着小书包,偶尔还很专心地对着书包上的小恐龙说话。虽然没有睡着,但也没有哭闹。
接下来的几天,浩浩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哭闹,但总是对着小书包,形影不离。上课做游戏的时候背着小书包;吃饭的时候背着小书包;睡觉的时候要将小书包放在枕头旁边看着或者是抱着才肯上床睡觉;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也要背着小书包。我们几次试图让浩浩把小书包放到柜子里去,但他都不肯。只要小书包一离开他,浩浩就立刻产生强烈的反应,嚎啕大哭着喊:“我要小书包,我要小恐龙!”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摸一下他的小书包,他也会大喊大叫。当小书包再次回到他的手上时,他的情绪才能随之稳定下来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老是带着个书包活动吧。于是趁一次游戏后,我们看浩浩挺高兴的,就对浩浩说:“浩浩,你玩得高兴吗?我们休息一下吧,小书包好像也挺累的,我们也让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吧。”浩浩听了我的话,想了一下,终于慢慢地把小书包放在了椅子上。又悄悄地跟小恐龙嘀咕起来:“小恐龙,你也休息一下吧。我们等下再一起玩,好不好呀?”听着他对小恐龙的吩咐,我们哭笑不得。
托班的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常常把动物、玩具等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会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如浩浩,他把小书包上的恐龙当成了自己在幼儿园唯一的朋友,所以很依赖它。根据浩浩的这一思维特点,我们想可以运用娃娃家区角的一些设置,慢慢帮助他脱离小恐龙书包,从而适应幼儿园生活。想到这些,我们在娃娃家内添置了几个小书包。同时,把浩浩的恐龙书包也放进了区角内。起初,浩浩跟着小恐龙书包一起进了娃娃家,说什么也不肯出来。但玩了一会后,浩浩开始关注起另外几个小书包了。一会和这个小书包上的蜜蜂讲讲话,一会又背一下小花花书包。
后来我们上了一个《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故事中每个小动物都背着一个小书包,然后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我们感到这个故事和浩浩的情况有相通之处,可以运用到他身上。于是,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们请浩浩背着书包来扮演小黄鸭,早上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然后到了幼儿园,就放下小书包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活动。傍晚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再背上小书包回家去。在游戏中,浩浩比较配合,很自然地就放下了小书包,融入在故事情境里。同时,我们也把这个故事图片放到了娃娃家,让他们在平时可以进行游戏表演。
这样几次以后,浩浩终于肯放下恐龙小书包,跟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了。虽然,偶尔还会进娃娃家找自己的恐龙书包,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他总能很快的又回到集体游戏中,进行自己正常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
从浩浩这个事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恋物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依恋物,让幼儿建立新的依恋,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