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轻商主义 第1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轻商主义 第1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件小事酿成公共事件,折射出几千年来的传统思维定势,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轻商主义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享受丰裕社会的巨大繁荣之后,人们对商人和商业的心态却日益复杂和吊诡。一方面,全民皆商,举国拜金,连官员都摇身一变成了权钱交易的掮客;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商”字充满鄙夷和敌视,可以说是羡慕、嫉妒、恨,特别在教育文化领域,似乎天生就耻于言利,人们像守护着一样守护着自己的禁脔,唯恐商业铜臭的浸染。二则事例足以证明。

一是清华“真维斯楼”。清华百年校庆,真维斯公司希望捐资助教,经与校方协商,决定将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结果,清华师生对“真维斯楼”怒不可遏,煽风点火,还义愤填膺地上演了一出“泼漆秀”。冠名赞助,两全其美,本是国际惯例,在国外比比皆是。走进美国校园,随处可见捐助者的塑像、铭牌、冠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无不是以捐助者命名。

哈佛大学的名字来源于1638年一位名叫约翰・哈佛的学院院长,他去世时将其一生积蓄的一半和400本图书捐赠给这所大学。我国遵循通例,教育部《国家教委关于学校校舍、教室命名的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捐赠方对其捐赠的一些工程或者项目有可以享受命名的权利。其实,真维斯楼之前,清华校内已有富士康纳米研究中心、罗姆电子工程馆,更不用说处处拔地而起的逸夫楼。如果换成是“微软楼”、“宝马楼”,他们还会这么激愤吗?民族企业“真维斯”同样正当经营,合法纳税,为什么其懿言嘉行就该受到如此作践呢?

二是北京建福宫。如果不是发生在故宫身上,相信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事实上,建福宫花园1924年已毁于火灾,新的建福宫是由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资复建的,2005年竣工。这根本不算文物古迹,故宫从来也没开放过建福宫,普通公众恐怕也没兴趣参观。管理单位欲设顶级会所,舆论死掐,不得已关门谢罪。在公众看来,似乎宫门紧闭,束之高阁,才叫保护。很多人也拍手称快,“我们玩不着,也不让你们玩!”其实,名胜古迹的保护不排斥合理的商业化,使文物重放光彩的途径是对其妥善的经营和开发,其文化内涵能够传播,能够为人所欣赏,则善莫大焉。如太庙举办“三高”演唱会、歌剧《图兰朵》,也都是极尽豪奢,与斗升小民无关,但使中华文化惊艳于世界。建福宫的会所协议把本来就不开放的园子重新商业化开放,没有伤害到第三人。

至于饱受非议的100万会费,笔者认为定价越高对公众越有益无害。其一,高价格提升了中国文物的品位和层次,促进了古典文化的价值重估;其二,高收入增强了故宫博物院的财务能力,如果纳入正常的预算,有助于节约国民税款,实际上有利于普通纳税人。

两件小事酿成公共事件,折射出几千年来的传统思维定势,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轻商主义。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士(官绅)为四民之首,商(企业家)再有钱也只是四民之末,富而不贵,没有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由于缺乏法治和对产权的保护,商人往往成为权力者宰割和鱼肉的对象。如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指出,“私”在中国哲学传统中一向有负面涵义,像英国17世纪普通法中所规定的社会、政府与私人所有权的平等,并不能在当时中国的法律中找到多少影子。于是,创造财富的是商人,解决就业的是商人,兴办慈善的是商人,纳税供养政府的是商人,最后出了问题,承担污名的还是商人。似乎每个商人都背负原罪,应该输入道德的血液才能新生。

五四以降,先贤呼吁在古老的中国引入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但市场经济和商人阶层缺位,差一位马先生(Merchant/Market),最终现代化大业功败垂成,直到60年之后重续前缘。

轻商主义可以休矣!须知,没有威尼斯商人,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