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人与匠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人与匠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匠气”在中国是对艺术品的贬低,在国外确实褒扬。

日语里有个词,曰职人,日文写法是“しょくにん”。被归在这类的人物颇多,比如金匠、铸刀匠、制茶筅的、制漆器的、编绳子的。列到此地步,您想必也看明白了:夫职人者,有些像中文里的“匠人”。

当然,又不尽如此。

比如说,日本江户年间,有位很有名的先生,名唤本阿弥光悦。他家世代是刀剑工艺大师,而在日本,刀剑非武士阶层根本玩不起,所以他逐日里交接的也都是世家公子、诸侯大名。偏他一理通百理融,是个大才子,本身是书法家,创了书道光悦流;是出色的艺术家,陶艺、漆器、茶道也玩得转。末了,不只独善其身,还兼济天下,在京都洛北兴建过艺术家村,让其他艺术家留居。在17世纪,这是件了不起的创举。如果按中国视角,这人简直就是个大才子,可以登堂入室,进艺术史了吧?但在日本,他还是属于“职人”。这意思很简单:在日本,“职人”并没有中国“匠人”这词里隐含的那一点小看之意。

在中文里,“匠人”总有点不对的意思。比如,明朝董其昌论画,会认为画凡是“匠气”的都不好。又比如清朝的沈复,认为“若留枝盘如寳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如是,“匠气”简直就是句骂人话。

如你所知,魏晋时流行画人物。唐朝画人已到巅峰,吴道子吴带当风,同时,开始出现如大小李、王维这些山水画家。五代北宋,中国画一面画花鸟,一面画山水,北有荆关,南有董巨。南宋之后,中国的画进入这么个阶段:不爱画人物,而爱画山水;大量文人参与,而文人画耐烦画工笔者少,爱写意多。如是,中国画就进入了一个高雅且复杂的游戏阶段。依靠灵感、境界、笔墨趣味,而不依赖纯粹的技法。所以凡画水墨写意,都是才子;做工笔肖像的画匠就低了一等。这其实是肯定了士大夫性灵的崇高,认为匠人技艺都是凡夫俗子。

众所周知,19世纪欧洲绘画尤其是印象派,很受日本版画的影响。但其实欧洲人学习中国艺术在先:18世纪,欧洲出现大批中国式园林建筑,甚至还有信基督教的贵族,装模做样在园子里修佛塔。但对中国画的学习却远不及对日本版画那么深湛。如你所知,19世纪影响欧洲的那些日本版画,论高雅清秀、斯文雍容,不能说比元明时的中国山水了得;但欧洲人根本没从灵感、境界、胸襟这些中国士大夫的角度去看,他们的视角,用一个士大夫的观点看,就是“匠气”——日本版画的色彩、装饰性、一望而知的颠覆性笔法,牢牢吸住了德加、马奈、梵高这些人。

而创作那些日本版画的,就是“职人”们——那些在士大夫眼里不免匠气,但并没因此低人一等的画匠。

今时今日,我们总能不时叹惋,说许多事情随时间流逝了:小时候捏糖人、做拨浪鼓、做陶器、画年画、做皮影戏的老匠人,以及许多在为我们所知之前就流逝的古老工艺,已经不复存在了。有些被作为“封建糟粕”丢失了,有些则是自然而然的被新技术埋没了。

如果这一切曾经被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譬如土耳其的细密画、意大利的冶金工艺、日本的制茶筅——一样,是不是能被保留得久一点、完整一点?如果匠人和艺术家没有被泾渭分明的用一个“匠气”来划分,我们所看到的艺术,会不会更宽泛一些?

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