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格力电器:不疾而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格力电器:不疾而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看似传统的家电制造业,依靠单品年经营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毛利率长期保持在同业1倍以上的“暴利”水平、超过200亿元的净现金流量,格力电器不疾而速、持续上扬的态势背后是稳健且精益化的财务基座。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然而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位于珠海的著名家电品牌——格力电器却逆势而上放出一颗极具震撼力的“卫星”——2012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正式跻身国内央企云集的“千亿俱乐部”。

面对《首席财务官》杂志的专访,格力电器CFO望靖东淡然地表示,“去年(2012)的市场形势非常不好,特别是空调行业,有的同行业企业销售额下滑40%多。这种情况下,格力通过技术创新,开辟了新的市场需求,逆势增长。我们的节能空调通过技术升级,可以节能40%,上市后供不应求。事实上所有的外部环境仅仅是一个诱因,更重要的是内部身体能力的强壮,对企业来说就是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格力电器从2005年起首次上位全球家用空调行业老大之后,至今从未被撼动过。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格力电器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全球用户超过2亿。根据格力电器最新公布的2012年业绩快报显示,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84亿元,同比增长19.84%;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40.88%;纳税超过74亿元,连续12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2013年格力提出了1200亿元的营收目标,并希望在未来五年之内将营收提升到2000亿元。

红海里的“暴利”

格力电器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了28%,这几乎是中国家电制造业平均毛利率的1倍。面对如此“暴利”,望靖东坦承,“利润的来源重点是格力的技术在不断升级,比如我们拥有的双级变频压缩技术的产品,全世界独一无二,价格比一般的产品要高一些,从而保证了利润;另外一方面就是极低的管理成本,我们很注重企业管理的精细化,从精细化管理中取得的效益也不容小觑。格力电器有8万人,都是细化到一滴水、一张纸的管理。比如格力电器有20个工厂,去年实现1000亿元的营收,但招待费用却没有超过500万元。”

领先的“技术红利”和精益化的内部管理,使得拥有定价权的格力电器逐步打开了利润空间。当然在高度“红海化”的家电行业,如此令人艳羡的“定价权”也是格力电器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研发投入而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尽管国内制造业近年来普遍受制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两大成本变量持续上升的困扰,但望靖东明确表示,“原材料和劳动力这两块的成本上升,对格力电器的业绩并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资料显示,去年四季度格力电器毛利率在30%~40%的高端产品在产品线占比达到30%,占比较去年同期翻番;其余大部分产品毛利率在25%~30%,毛利率20%的低端产品占比较小。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商用空调2012年高端产品销售占比也达到50%(多联机、冷水机等高端机毛利率30%多,净利润率15%以上),相比2011年的20%~30%也有较大提升。

在望靖东看来,如今格力电器这样令人艳羡的业务结构得益于22年创业历程中不断调整的公司战略目标。格力电器在1991年创建之初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只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2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当时格力电器的slogan是“格力电器创造良机”,格力电器当时的目标不大,就是空调不用维修,产品质量好;经过几年的发展,格力电器在发展的第二阶段提出“好空调,格力造”:就是追求不需要服务的品质。然而随着制造成本的攀升,格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典型的瓶颈期,也就是产品原料成本的攀升使得产品质量虽然好,但是成本很高,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而且当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更多的是依靠买别人的压缩机,依靠别人的核心部件实现自己的产品制造,没有自己的贡献。最后格力觉得一定要依靠自己的技术。所以格力第三阶段的目的就是“把握核心科技”。通过技术的开发、沉淀,真正开发出别人没有的东西。经过积极的研发投入。现在的格力电器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现在的格力已经不会一味地追求单体的利益,更多的要考虑人类生活的可持续性,绿色、环保、节能成为格力下一步的“关键词”。

“财务战略的定位还是要服务于公司整体的战略,所以格力的财务总体上也是以稳健、循序渐进作为基调。”同时望靖东一再强调CFO必须要对业务进行深入了解。

小空调,大市场

如果说格力的“暴利”更多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那么空调市场能否支撑得下格力的“大胃口”——未来五年格力电器的目标是将营收提高到2000亿元。

在望靖东看来,市场容量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空调的市场空间很宽广,中国人对空调的消费概念早已转变,空调已经逐步成为了生活必需品。消费观念的转变,造就了更加庞大的市场。其实我们大可没必要把眼光纠结在市场容量有多大上面,我们需要关注的还是技术不断升级,不断创造好的产品,让消费者因为你的产品不断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市场份额是通过消费者‘投票’拿到的,现在消费者已经非常理性,他们更多的不是计较价格,而是需要享用更优质的产品,所以我们要把重心放在生产好的产品上。”

虽然家用空调是一个看似传统的产业,但是对于善于通过研发不断发现新市场的格力来说,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太多了,“比如这段时间大家热议的北京灰霾天气,很多厂商都会从室内空气净化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案,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更大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个市场更加广阔。”2010年格力电器在北京全球首发三大核心技术,其中包括G10低频控制技术、超高效定速压缩机、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望靖东认为,格力三大核心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有效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温室效应,对整个大气环境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G10低频控制技术被国际专家评定为全球领先的变频技术,格力电器据此一跃而成为在行业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而超高效定速压缩机、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则在节能和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效方面,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中国制造业年营收达到1000亿元的企业并不少,但是像格力电器这样单品做到年营收1000亿元的企业还是第一个。多年坚持专业化经营使得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一枝独秀,但同时也似乎“错失”了很多机会。在过去的10年中,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造就着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格力电器却始终深耕于自己的实业。望靖东表示,“当时找上门来的这种暴富机会非常多,但这与格力的文化完全不相容。我们未来也会坚定地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暂时不考虑多元化。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已经是非常难的事情了。反过来我们对研发的投入从不设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每年起码有20亿元以上的投入,义无反顾。”截至目前,格力电器拥有国内外专利6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300多项;仅2011年申请专利1480多项,平均每天四项专利问世。

格力电器通过产品的技术升级、将空调的功能范围拓宽,走了一条成功的相对多元化的道路,也不断把这一市场容量做大。

No Surprise

望靖东在格力电器工作了11个年头,当被问起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时,他的回答令人惊讶的是“没有”。

格力电器不急功近利、稳定增长的气氛,使得身为CFO的望靖东份外冷静;“格力电器的文化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实业,一步步地改进和提高,一直非常稳定,这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格力电器这样到了一定体量的公司,财务上是不需要Surprise的,稳健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在很多小企业还在寻求‘惊喜’的利润增长点的时候,还在波动中随波逐流时,而格力这种做到单品年销售额1000亿元的企业来说,没有surprise的财务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我们的现金流的确非常良好,2012年上半年现金流量净额高达156.6亿元,同比增长177.28%,我们2012年第三季度资金运营方面产生的收益为5亿多元,达到净利润的10%。有的投资者说格力简直就是个小银行了,持有这么多现金为什么不投资资本市场,为什么不投资房地产这种高盈利高风险的行业?事实上我们始终没有这么做,我们坚守着稳健的做事风格,不激进,也不盲从,我们不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格力工作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恪守本职勤勉做事,而不是看着什么赚钱就马上转向做什么,这样的话心态就会很浮躁。”

有着稳健发展理念的格力,很早就践行精细化管理,如今精益财务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整个公司。望靖东表示,“格力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基于‘三个中心’:以财务报表为中心、财务管理为中心和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管理分析和投资分析,来细化财务核算。这些都是通过ERP来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我认为信息化的目的在于管控、效率和准确,为的是能够实时了解公司情况,然后财务部门再在ERP平台上衍生出来众多专业工具来做价格体系分析、成本耗用分析、资金使用分析等等,这些分析结论对于公司战略决策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此外格力电器同时建立起来一个令其他家电企业临渊称羡的专卖店销售体系。这一庞大的自有销售网络使得格力电器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价格体系。在销售渠道管理方面,格力电器严谨且稳定,“我们首先设立区域省级销售公司,再发展加盟专卖店。除了格力专卖店之外,比如国美这样的大型家电卖场是跟当地省级销售公司进行合作,格力总部不会直接跟他们对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防范‘串货’的情况。而且目前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卖场只占到整个销售的10%,格力大部分销售都是来自于专卖店,大卖场这些年的‘价格战’对我们形成不了冲击。”望靖东几乎感受不到同行CFO所受到的那些价格战“折磨”。

有趣的是,审计署官员出身的望靖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法律专业出身的上市公司CFO,“我现在在公司里负责法务、财务和审计等,可能由于我不是学财务出身,反而会不花太多精力在财务报表的平衡上,会更注重逻辑和财务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