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刘野:看着照片画自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野:看着照片画自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过刘野的画或是认识刘野的人,常常把“童趣”、“天真”或是“可爱”这样的词赋予这位 40岁出头的画家。他画中的人物常常会有一张大过正常比例不少的脸,卡通得像婴儿的大拇指或小脚豆,夸张,并且柔软。

虽然已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中的一枝奇葩,但有时候刘野还是会被人当作是一名儿童艺术家。对此,刘野并没有异议,“我特别的喜欢孩子,虽然自己还没有小孩儿,但我的愿望是将来有一天能真正为孩子们创造一套作品出来。”

为思乡之情而创作

留学德国五年,刘野带回了被人称为“魔幻小人”的作品形象。所谓“魔幻”,就是他画中人物不合比例的圆圆脸蛋以及所置身的六、七十年代的情境。见过刘野的人都评价他面容卡通,性情卡通,于是不难想象,他笔下 卡通版的人物形象就源自刘野自己。

“其实我并没有想过要刻意去为孩子们画画,或者是画一些小孩儿,这种儿童形象最初的由来只是一种思乡之情。在德国留学的日子很漫长,有时候想家了,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着画,发现画出来的效果很不一般,就这么开始创作这样一种风格的作品。”

带着用回忆来填补对家乡思念的心情,刘野开始四处向朋友借照片,从画小时候的自己到画身边所有能提供童年照片的朋友。“很多人都用童趣这样的词来评价我和我的画,也有很多人问我这样的童趣来源于何处。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画的只是一种普通人的生活,是为自己而画,对我来讲,这样才能得到所谓的创作灵感。”

虽然外界将刘野列作当代艺术家中的另类人物,也常常关注他的画在拍卖会上屡屡拍出高价的事实,但这都不是刘野艺术创作中的重点。他始终坚持着为自己而画,不想自己的艺术道路会走向何方。

“如果没有心情和想法,我宁可一个月不画一幅画。”

他说自己只是一个“画画的”人。

还有人对刘野画中人物形象那圆圆的不合比例的面孔感到疑惑,对此刘野说:“这并不是刻意追求与众不同,只是按照传统比例画出来的人物,我总是觉得头太小,而别人认为不合比例的,反而在我看来十分正常和舒服,后来也就一直这样画下去了。”

蒙德里安的纯净

“蒙德里安”是刘野画中重要的要素,不论是画作的名称还是场景,都会令人感受到这位几何抽象派大师的影响。在《红》、《黄》、《蓝》系列以及《少年与蒙德里安》等作品当中,画面都出现了极富线条质感的蒙德里安经典创作。

“虽然我常把蒙德里安作为一种背景符号放置在自己的画里,但自从1980年第一次接触蒙德里安的作品时,我所接纳的并不全是他在创作当中的立体、平面构成元素,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启发。”刘野眼中的蒙德里安,并不是线条、结构的化身,而是一种能将整个世界简化的纯净。这种纯净的感受如同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样,简单、干净,让刘野不自觉地将它与自己画中的形象联系起来。

“蒙德里安的画出现在我的画中,是精神上的。他的画那么单纯――最基本的颜色和垂直水平线,我也想解决单纯的问题。”这是刘野再一次接受采访中谈到的。

在刘野所创作的众多与蒙德里安相关的作品当中,有一幅画的名称叫做《中午的蒙德里安》。一如既往的小女孩儿、童花头、蒙德里安的画,只是女孩儿背后伸出的一双翅膀还有指尖指向的远方,给每一位观者不同的指引。“很多成年人看我的画,会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想得很多,孩子就不同了。他们会因为我的画颜色纯净、图案可爱而爱不释手。不过现在的孩子在思想上早已超越了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甚至连现在的成年人都比不上了。”刘野语气中流露出些许遗憾,他说自己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可现在的孩子却都早早成熟起来了。

艺术需要出乎意料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家以及教育家,刘野的父亲多多少少在他作品当中注入了一些影响因素,也使得刘野成为一名“特别喜欢孩子”的艺术家。“小时候我就对画画很有兴趣,放学以后经常在家里随便画上几笔,还把家里的书拆了,把插图专门订成一个小册子。因为长在一个很复杂的年代,父亲就觉得,孩子只要乖乖呆在家里就什么都不用干涉了。”父母的“不干涉”让刘野保持了对绘画的喜好,并且在后来还陆续为父亲的儿童文学作品配起了插图。

“因为父亲的影响,我非常崇尚对孩子要有原则的爱。但如果我有了孩子的话,一定要给他尽可能多的爱,甚至是有点儿溺爱吧。”对于自己将来可能拥有的子女,刘野抱着这样的态度。他说,世界上的赞美太少,因此要给予多一些美好的东西,尤其是对孩子,多赞美、多夸奖,才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艺术培养,刘野希望爸爸妈妈们不要过于着急地为孩子定位,应该抱着“别太当真”的态度观察孩子幼年时的喜好。

“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是喜欢绘画的,因为那个时候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种形象思维在孩子长大以后才开始转移,促使孩子形成成熟一点的爱好倾向。因此开始看到孩子拿起画笔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不要太当真,以鼓励为主,别给他们过多的压力。一般到10岁以后,如果孩子依然喜欢绘画,再让他进行系统地学习。”

虽然也算是“学院派”一员,但刘野却认为绘画技术的优劣并不重要,“思想第一,技术第二”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他尤其喜欢那些自成一派的画家,比如蔡志忠。“很多人并不认为蔡志忠是位真正的画家,实际上,他没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但在我眼里,所有能够自成一派的画者都是大家,如果只会写实地画出一模一样的东西,那就不是艺术了。”刘野一直相信,真正的艺术一定是出乎意料的。就像他自己的画,非专业人士常常被感动,专业人士却反而看不懂。“学习绘画的方式很多,但内心的思想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学法,灵活一些,不被归于任何一类风格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这便是属于刘野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