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螺旋上升式”在高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螺旋上升式”在高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是培养食品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针对高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了实验内容的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螺旋上升式 食品分析 高职

食品分析》课程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而课程实验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为了使课程的教学效果能与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相适应,使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实现零距离就业,课程的教学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螺旋上升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它的优点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其学到的知识不断深化形成体系,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实验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食品分析实验多为验证性的实验,内容枯燥,样品简单,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多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较差,难以满足食品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

某些实验的开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希望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特长,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但实施过程中发现少数学生团队成员间协作意识较差,认为只要某个人完成就行了。

2、实验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

在旧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中,通常都是由实验员或教师配制实验用的试剂,准备好仪器设备及样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1]。如此做法学生缺少锻炼和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几乎是按照实验步骤“照方抓药”,不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的意义,通常操作结束任务就完成了。这种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目的,有部分毕业生反映无法适应工作岗位,承担相应的检验工作。

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根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强化基本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为核心,对该课程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螺旋上升式”教学的涵义及现实意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了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布鲁纳认为,要掌握并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数学的基本观念及文学的基本课题,不能只靠一次学习就达到目的,必须通过反复学习,通过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中加以应用,不断加深理解,进而逐渐掌握[2]。

螺旋式课程提出以后,在各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3-7]。

“螺旋上升式” 教学同以往教学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层次化,第一次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内又一次提出同样的问题,以旧引新,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再过一段时间,再提出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高职高专学生大多基础薄弱,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强化教学模式符合其认知规律,能够达到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的目的。

三、《食品分析》实验课程“螺旋上升式”教学设计

1、课程安排

《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安排是在分析化学和《食品分析》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操作和食品样品的取样及样品的预处理等知识。

《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采用单元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的综合项目强化训练,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课程安排见表1

表1 食品分析技能训练系列课程安排

主要训练模式:

分析化学 食品分析理论知识 食品分析实验 食品分析综合实验 食品综合检验(理化部分) 食品检验工考试培训 毕业设计实验部分 定岗实习

2、技能项目设计

单元操作部分主要安排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通过这些单元的操作,使学生对各类食品成分检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对常见食品分析与检验内容和程序形成完整的认识。实验中注重滴定法、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基本操作和方法的训练。

在单元操作技能实践教学基础上,开展综合实验项目,分别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实施。将单元实验技能内容融人综合实验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广西食品行业的调查及相关食品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了解,确定了食品分析综合实验项目:白砂糖主要理化指标检测;肉类产品的检验;果蔬主要项目检测;乳品主要项目检验;粮油主要项目检验等,见表1实验项目。在食品分析综合检验技术的基础而上,又在第五学期设立了食品综合检验技术课程,该课程综合性更强,整合了食品检测的全部内容,将微生物检测、感官检测、理化检测以及加工课程、食品化学等课程融为一体。通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食品常规理化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及规范操作,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综合实验项目环节,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部分都安排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

在单元操作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巩固加深,操作进一步规范熟练,故在系列课程技能项目的设立上体现了“螺旋上升”。

3、教学方法

综合实验过程任务量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圆满地完成综合实验需要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8]。而高职学生专业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

表2 食品分析系列技能训练教学方法

据此,在综合实验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基础状况和实验条件等将学生分组,每组3-4人,设一组长。首先,在课程开课前,教师应介绍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每次实验的任务。特别强调综合实验的开设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实验项目的强化训练对与就业具有紧密的联系。再次,根据选定的综合实验内容指导相关资料的查阅、检索和使用,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以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能够更好地适应化验室的工作。最后,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每次实验的得失。具体项目的主要教学方法见表2。

四、结束语

人类思维的认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自主性,把动脑分析和动手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学生对于《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积极性增强了,实验操作技能明显提高。但是部分同学态度不够端正,眼高手低,认为实验在重复操作,实验操作不够认真。

参考文献:

[1] 魏明,熊双丽,陈红春等. 《食品分析》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152-154.

[2] 沈丽. “螺旋上升式”教学实践与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1(5):105-106.

[3] 李薇,王磊. 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9(2):56-60

[4] 朱坤华,郭晓娟,古乐声.“多层面、螺旋上升式”理念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11,(10):62-65.

[5] 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5):63-68.

[6] 孔凡哲.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误区及其矫正[J].课程・ 教材・ 教法,2006,26(10):41-46.

[7] 李美凤,李艺.“螺旋上升”式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2):14-16.

[8] 韩明. 关于高职院校《食品分析》课程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11-112.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 2011JGB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