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财政学理论来看,财政收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关系。文章以贵州省近几年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用计量和实证方法分析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基本协调发展的关系,并针对贵州省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保证其职能的履行、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将社会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收入归国家进行管理和使用的资金。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间跨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通常用生产总值(GDP)作为计算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之间是否形成相互依存的稳定关系是保持该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若财政收入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可能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相反,则可能加重国民负担,抑制消费和企业的再投资。①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从财政学史上看,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由来已久,从威廉·配第的《赋税论》中关于税收与国民财富、税收与国家经济实力之间关系的分析,到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自由竞争经济环境下政府应充当“守夜人”,再到瓦格纳的《财政学》中提出的社会财政的财政理论,许多经济学家从多角度深入阐述了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从近年来的国内研究成果上看,国内学者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定量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国家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财政收入与GDP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二者之间是否保持合理的增长关系,不仅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结构和未来税收政策调整的方向。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较强区域性的关系,决定了对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内许多学者结合各地实际,对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

杨莺莺(2010)通过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北京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相关性的实征分析,得出北京市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总体上正常且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增收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的基本结论。耿凤珠、卢欣(2009)通过对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的关系的研究,认为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的相互依存关系。陈宝玲(2011)通过对安徽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征研究,得出安徽省财政收入增长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比较富有弹性的结论。彭月懒、迟美青(2011)在对山西省1978年至2009年财政收入和GDP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是,比较而言,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更大。

近年来,贵州省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导下,经济逐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地方财政收入逐年提高,但目前对贵州省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少。文章选取贵州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贵州省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促进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现状。2000~2011年期间,贵州省生产总值总量从1029.92亿元上升到5701.84亿元,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18.7%。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州省财政收入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财政实力日益增强,地方财政收入从2000年85.23亿元增长到2011年773.08亿元,增长了8.1倍,年均增长24.7%。(见表1)。

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来看,贵州省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的增长,且增幅较大。尤其是近五年,增速均在20%以上,2011年财政收入的增速达44.8%,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显著提高。

表1:2001~2011年贵州省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情况表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现状。贵州省财政收入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所占比重大约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并呈现比重逐年提高的态势(见表1)。2000年约占8.28%,2011年达到13.56%,提高了约1.6倍。一般来说,在假定税收制度、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越高,则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而当进入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②由此判断,目前贵州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为合理,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财政收入弹性现状。为进一步分析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利用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生产总值增长率相除所得的指标,即用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财政能力。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小于1说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一般来说,合理的弹性系数应该稍大于1,以保证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同步增长。③这样,一方面使财政收入略快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因税收负担过重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贵州省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均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弹性系数为1.76,在2000年到2009年间基本保持在2以下,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弹性系数开始突破2,2010年为2.2,2011年更达到2.99。此数据说明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提高,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初步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但是也应该看到,近几年贵州省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可见,贵州省宏观税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不相适应。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贵州省的发展水平看,长期保持较高的税负水平一方面不仅说明贵州省本身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而且也将对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高税负说明贵州省经济调控空间较小,从招商引资的角度看,与其他省尤其是西部各省相比,优化发展环境的难度明显加大,政策优势不明显。

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定义变量并建立模型。第一步,确定变量的含义。解释变量的确定:从经济理论和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可以用GDP来表示,文章以GDP为解释变量,并用X来表示。被解释变量的确定:文章以财政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并用Y来表示。第二步,建立模型。通过财政收入和GDP的相关图可知,贵州省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地方生产总值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设定财政收入与GDP相关关系模型:

Y=α+βX+μ (1)

其中:Y为各年的地方财政收入,X为各年的GDP,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变量。

为获得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设立模型如下:

LnY=η+δLn+ε (2)

模型的检验与处理。笔者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上述模型,可得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方程(1)为:Y=﹣79.488+0.1361X

检验结果为:R2=0.9728,纠偏后R2=0.97008,可知方程的拟合度高。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值为10.6707>t0.025(10)=2.262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357.7127>F0.05(1,10)=4.96。说明该模型的经济意义比较合理,解释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该式子表明GDP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可增长1361万元。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再对变量进行一次回归,可得回归方程(2)为:LnY=﹣4.0775+1.2261LnX

检验结果为:R2=0.9941,纠偏后R2=0.99351,可知方程的拟合度高。LnX的t值为7.3245,F=1685.391。方程(2)可以看出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约1.3个百分点,表明贵州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弹性大于1,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略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贵州省应充分利用较好的财政收入弹性,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的协调发展。

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贵州省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贵州省财政收入总体上保持合理可持续的增长,且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增长的关系的基本结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促进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稳定的财政收入作后盾,相比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最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要保持贵州省经济税收的稳定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财源结构,推进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立足现有重点税源,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从产业结构调整来说,贵州省应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把贵州省建成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尽快将贵州省建成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加快发展以旅游和生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筑以优势产业为支撑,资源型工业为特色,生产业为配套,符合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电、铝、磷和医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不断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是尽快培育出一批配套能力强、聚焦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形成小产品市场、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小园区大生产的格局,发挥集群经济优势。

三是组建一批以资本为纽带,以现有的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集产业和贸易、生产和资本经营为一体,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高附加值、高贡献的企业集团。通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进而为扩大贵州省税收收入规模培植强有力的支柱税源。

完善税收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一是制定更加灵活多变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来贵州投资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百姓收入。除了继续坚持“长期优惠、大力优惠”的原则外,还必须完善优惠制度,以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实现贵州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财政收入增长步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是努力改善税收软环境。加强和改善税收服务,帮助纳税人解决纳税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税务干部应摆正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为改善投资软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坚持依法征税,公正执法,坚决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强化财政建设,加大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首先,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减少或取消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有关政策配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在区域扶持政策上,增加生态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努力探索财政保障政策机制。再次,建立与财政增长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最后,制定适合贵州省经济发展实际的财政政策,用好财政资金,增强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协调性。提高预算水平,加强预算控制。加大对财政增收部分支出领域的调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做到将公共财政资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坚持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招商引资是扩大经济规模、解决要素制约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贵州省认真贯彻国发[2012]2号文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由综合性招商向专业性招商转变,由数量规模型招商引资向数质并重型择商选资转变,由注重项目签约向注重项目落地投产转变,为推动贵州省经济快速增长取得显著成绩。

今后应加强产业研判,推动产业招商。围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特色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子产业,以特色化、新型化、集约化、循环化为方向,以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缺失环节为突破,主动对接东部产业转移需求和目标企业的投资需求,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实现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和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项目常态化跟踪督办,抓好项目核查、数据录入、档案管理、落地督查等常态化调度管理。做好定期上报重大问题、召开协调会、加强部门联动协作等常态化协调服务。应加强招商引资各类相关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投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以提供动态实时、快捷准确的信息资源。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注释】

①彭月兰,迟美青:“山西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研究”,《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②杨莺莺:“北京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陈保玲:“安徽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责编/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