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地呈明显上升趋势,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杨集镇玉米粗缩病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从农业措施入手,通过多项技术措施综合运用,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防治效果,达到控制病害流行的目的,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笔者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撰写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一、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但以苗期感染发病后受害最重。最初,在玉米心叶中脉两侧出现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呈细线条状;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粗脉之间形成几条长短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退绿条纹。叶脉间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间缩短,有的叶片僵直,宽而肥厚,重病株严重矮化;苗期感病的高度不到正常植株的1/2,叶片丛生青绿,多数不能抽穗结实;后期染病虽能抽穗结实,但经济产量较低。

二、病原和病害循环

玉米粗缩病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病毒寄主范围广泛,除玉米外,还可侵染57种禾本科植物,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在小麦和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当玉米出苗后,小麦和杂草上的灰飞虱即带毒迁至玉米上取食传毒,引起玉米发病.在玉米生长后期,病毒再由灰飞虱携带向高粱、谷子等晚秋禾本科作物及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传播,秋后再传向小麦或直接在杂草上越冬。

三、发病条件

毒源、介体、玉米感病品种是该病发生的3个必要条件。当毒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并有足够的介体和感病品种时,就有可能造成该病发生流行。介体的生长繁育、群体数量与气候因素、寄主植物关系密切。品种是否感病与种植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条件、自身发育阶段有关。

1。毒源量。多数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是玉米粗缩病毒的寄主植物,所以在生产中,管理粗放、杂草多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的发病重。

2。玉米的播期及田间杂草。玉米的播期不同,粗缩病发生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早播玉米、贴茬播种杂草多的玉米田、油菜茬、大蒜茬、农林交错和沟边、地头、村旁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比较严重。玉米不同生育期感病程度差异较大,感病越早,病情越重。

3。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无免疫表现,但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

四、绿色防控技术

1。正确选用品种,抗病性强和丰产性好的品种搭配使用。郑单958的适应性、耐密性、抗倒性优于浚单20、蠡玉16,而粗缩病要比浚单20、蠡玉16重。郑单958与浚单20生产上种植面积大,都是非常优秀的品种,在品种的应用上不能仅凭粗缩病发病轻重就决定其取舍。要扬长避短,通过采取农业措施,不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就可控制病害流行。

2。不播种春玉米。上蔡县位处黄淮海平原夏玉米产区,春播玉米面积极小,因寄主植物面积小,近几年来造成传毒介体的集中危害,导致粗缩病的重发绝收现象时有发生。

3。调整油菜茬、大蒜茬玉米播期。因油菜茬、大蒜茬玉米播种早,造成我地近几年这些茬口的玉米发病重而减产绝收的现象,只需把播种期调整到和麦茬播期相同,就可有效控制病害。

4。变小麦玉米套种为贴茬抢种。麦套玉米的粗缩病发病重,即使不发病的丰产性也不如贴茬抢种的玉米,为达到防病丰产的目的,要改变种植模式,变小麦玉米套种为贴茬抢种。

5。搞好调查,准确监测。对田间病虫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加强灰飞虱种群数量监测,准确及时虫情和病情发生动态预报信息,为防治提供依据。

6。搞好种子药剂处理,用25%丁硫福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5%吡虫啉悬浮剂按种子量的2%进行拌种。

7。根据品种抗病特性安排播种顺序。麦收后进行大面积贴茬抢种,先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浚单20、蠡玉16等,再播感病重的郑单958等,只需较早播的晚播一天,就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8。消灭虫源、清除杂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在田间化学除草时加10%吡虫啉20克/667平方米或3%啶虫脒15~20克/667平方米,混用4.5%高效氯氰20~30毫升/667平方米等农药喷雾;对路边、沟边、村边的杂草在玉米出苗前用百草枯(克芜踪)加10%吡虫啉20克/667平方米或3%啶虫脒15~20克/667平方米,混用4.5%高效氯氰20~30毫升/667平方米等农药喷雾。

9。结合间、定苗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结合间、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