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期妊娠40例高压氧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期妊娠40例高压氧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改进过期妊娠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为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提供保障。方法:临床研究对象主要选自于本院最近段时间收治的40例过期妊娠患者,辅助实施高压氧治疗并采用适当方式终止妊娠。结果:40例产妇的阴道手术率为20%,剖宫产率为30%,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4例羊水过少,6例巨大儿,但并无新生儿死亡。结论:通过笔者实践证实,对于过期妊娠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胎盘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期妊娠;高压氧;妊娠结局

临床妇科医学中将妊娠期大于或者等于42周且月经周期正常的妊娠称之为过期妊娠。据相关临床调研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过期妊娠发生率为6%到15%,而过期妊娠引起的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正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妊娠期达到43周时围产儿死亡率达到正常的3倍,而妊娠期为44周时围产儿死亡率达到正常的5倍,而初产妇的过期妊娠胎儿危险性要明显高于经产妇[1]。因此,为了降低过期妊娠围产儿的危险性,需要给予合理的临床辅助治疗并适时结束妊娠,这样可有效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作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1月到2012年9月间收治的过期妊娠孕妇40例,其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4岁,有28例为初产妇,另12例为经产妇。

1.2治疗方法

患者进入高压舱后,先对氧舱进行加压、直至舱内压达到0.15MPA时给予患者佩戴吸氧面罩,整个吸氧时间需控制的1h左右;在实施高压氧治疗时,每隔十分钟患者需要休息一次,高压氧辅助治疗1天/1次,连续接受一个疗程辅助治疗,10天为一疗程,之后是否继续治疗视患者病情而定。在治疗期间为了环境患者的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以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控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若有突况则需及时采取合适分娩方式结束妊娠如剖宫产、阴道手术等等。

2结果

本文所研究的40例产妇,有36例在经过高压氧治疗 5~7 次后,胎盘功能大为改善,并顺利产下活婴。另外 4 例患者连续治疗 2 ~3次后,心音及心率均得到很大改善。待宫内胎动情况好转后,采用人工方式引产,结束妊娠,并顺利产下活婴。

3讨论

对于过期妊娠患者,由于其胎盘的功能较弱且胎盘面积不断缩小,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子宫胎盘出现供血不足现象,而胎盘血液的灌注量下降使得胎儿的血液将进行重新分析,若胎儿的胎肾虑过的血液出现明显减少时容易引起患者子宫羊水过少问题;由于患者羊水不足,而胎粪所排出的少量羊水更容易呈粘稠状,若胎儿吸入则导致出现严重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另外子宫内的羊水减少,由于临产时子宫的压力需要直接作用于胎儿,此时很容易出现脐带受压现象,从而引起死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者死亡等等不良妊娠结局.由于患者子宫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儿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现象,极易引起胎儿相对头盆不称、出头困难现象。在分娩时,不管是采取阴道手术还是剖宫产手术,都很容易损伤产妇的产道,因此部分患者产后极易出现出血,这样加重了产褥感染率;对于部分过期妊娠患者胎盘功能正常,胎儿在子宫内一直正常生长,此时极易导致出现巨大儿,此类现象极易引起胎头出现明显钙化而不易变形,因此在分娩时容易出现、出头困难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头皮血肿以及死亡。

当前,高压氧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对过期妊娠患者实施高压氧辅助治疗,以此来增加宫内胎儿的血氧分压情况,从而有效改善宫内胎儿的缺氧状况;另外对孕妇实施高压氧治疗,还可提高孕妇肾上腺、性腺功能,利于形成胎盘血管、绒毛,在增强孕妇母体功能的同时有效改善胎盘功能;通过给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调节孕妇的机体代谢,尤其是对于存在其它合并症或者并发症患者而言,不仅能够治疗其它病症的同时利于宫内胎儿生长发育恢复正常。

在选择分娩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宫颈成熟度、胎儿胎盘功能等等情况。孕妇的宫颈成熟度评估一般是采用宫颈Bishop评分标准,其主要评估内容为:先露高低情况、质地、宫颈位置容受以及宫口开大情况进行评分,若评分7分则表示有较高的引产率;经临床检查发现胎盘功能、胎儿发育均正常且宫颈条件成熟孕妇则可引产。在引产时可以首先可采取简单无害方法,若效果不明显则可采用静滴小剂量的催产素,若产妇过期时间较长则可直接采取静脉滴注催产素或者破膜来终止分娩;在引产过程中若出现胎心音改变或者不顺利时,及时改为剖宫产进行分娩,若孕妇存在妊娠合并症,胎盘功能不全、宫内窘迫或者胎位异常现象时可直接考虑采用剖宫产进分娩。

参考文献:

[1] 王萍,赵英华,赵桂贤,等. 高压氧治疗过期妊娠的体会 [J]. 中外医疗,2010,(19):1566-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