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汉习语的对比与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核心,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大量习语。本文首先对英汉习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进而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从而提高英语翻译者的语言应用能力。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的核心,体现了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负载。“习语是指一种语言经过长时间地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词组、短语和短句。它包括成语(set phrases)、典故(allusion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和歇后语(rest-ending saying or postpause expressions),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故都拥有大量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 英汉习语的比较
2.1 英汉习语的共性
2.1.1 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英语习语如 Wet blanket(指使人兴致大减或大煞风景的人或事),就不能改成wet linen;eat one’s head off (吃得很多)就不能改成eat one’s brain off, 汉语熟语如“四分五裂”就不能改成“ 四裂五分”“有的放矢” 就不能改成“有的放箭”。而英语习语 turn a blind eye(视而不见)只可用 turn a deaf ear(充耳不闻)代替;build castles in the air 只可用build castles in Spain 代替;汉语熟语“颠倒黑白”只能由“混淆黑白”代替;“敷衍塞责”只能由“敷衍了事”代替,表达了相近或相同的含义。
2.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somebody?brown(使某人上当),show?the?white?feather(显示胆怯)等。
2.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2 英汉习语的差异
2.2.1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 因此不少谚语与农业、天气有关。 如: 瑞雪兆丰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勤地不懒(If a man is diligent, soil is not idle)、青黄不接(When the crop is still in the blade and the oldstock is consumed.)、人怕出名猪怕壮(Fame is as fatal to men fattening to pigs. )由于英国地处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事情危急,要全力以赴),in the same boat(本是水手说的“与....同舟”,后来是人们用来表达“与....境遇相同”), 一帆风顺(plain sailing),准备战斗 (clear the decks) 顺利度过 (tide over),小洞不堵沉大船(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2.2 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上。 众所周知,蛋糕、 面包、 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 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 面食等。因此, 如果把 “a piece of cake”译为“蛋糕一块儿” 肯定令许多中国人费解。这是因为蛋糕是英美人的家常便饭,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东西,因此制作蛋糕或吃蛋糕都是小事一桩; 而对我们而言, 尽管蛋糕并不是稀有的东西, 但自己制作蛋糕毕竟是很困难的, 所以译为 “小菜一碟儿” 比较妥当、 比较切合我们中国人的心理需要。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仗人势” 、 “狼心狗肺” 、 “狗眼看人低” 、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2.2.3的文化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 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习语就折射出了宗教对文化的影响。英语中与之相关的习语有God helps thoses who help themselves 指 “自助者天助也”; A soft answer turned away wrath“婉言可以释怒”; 也有 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 教堂是英国人常去的地方, 因此就有as poor as church mouth“一贫如洗”这样的比喻。基督教的神论经典是 《圣经》,英语中有不少来自 《圣经》 的习语, 如Juda’s kiss “犹大之吻” (比喻出卖朋友), Bibleoath指“庄严的誓言”; Not know someone from Adam (亚当) 指“根本不认识某人” ; Job’s (约伯的) comforter喻“只会增加痛苦的安慰者” ; Beard the lion 喻“奋勇追敌, 不畏” 。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习语, 如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等。
2.2.4 文化上的空白
这里是指某些说法为某国所特有, 如中国有些说法: 走后门、对牛弹琴、拍马屁、半路出家等等。同样, 英语中也有许多独特的说法, 如:A skeleton in a cupboard 家丑;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As poor as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等。
3. 英汉习语的翻译
3.1.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下, 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英译汉:sour grapes 酸葡萄;a die-hard 死硬派、 顽固份子;show one’ s card 摊牌。汉译英:“纸老虎”直译成“paper?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如“雪中送炭”译为“to?offer?fuel?in?snowy?weather”;“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life ”爱财如命;“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 心不烦;“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等。
3.1.2 同义词借用法
英语、 汉语都有丰富的成语, 有的汉语习语和英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 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 并且有相同的或类似的比喻。在翻译时可以采取借用法,借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 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 事实胜于雄辩; “practice?makes?perfect” 熟能生巧; “burn?one’s?boats” 破釜沉舟;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花钱如流水;“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混水摸鱼” ;“To be out allelbows”捉襟见肘” 等。
3.1.3 意译法
意译法当直译有困难时或勉强译出而英语读者无法理解时就要意译。意译主要是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语义, 牺牲原文习语风格, 结合上下文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如:“rain dogs and cats” 下倾盆大雨;“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一语道破。若把这两个成语译为 “下猫、 狗” 和 “在头上钉钉子” , 那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也颇令人费解。又如:The teenagers do no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y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a wet blanket” 原意是 “湿毯子”, 但在这里是令人扫兴的人。这样整体上看句子才有意义, 句子才通畅。又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be?shattered?to?pieces”;又如“The?dog?that?will?fetch?a?bone?will?carry?a?bone. ”在译成汉语时其中“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 那就是“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3.1.4 直译、 意译兼用法
这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采用直译可保留原文形象比喻的同时, 又采用意译, 略做补充,使译文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心不死” 可直译为 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 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想必外国人会觉得费解,不知所云。又如:她孤单一人, 无亲无故……——曹禺 《雷雨》But this girl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无亲无故” 可直译为 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可同时补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4. 结语
总之, 英汉习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要想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必须要不断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习语知识,包括成语、俗语、典故等语言知识以及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性。此外,我们还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遇到不理解的短语要多查资料,避免望文生义。只有这样,才能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真正使习语翻译达到“忠实、通顺、得体、传神” 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单进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4.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8.
[3]郁福敏、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袁燕, 张奕.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分析及其汉译[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6) :119 120.
[8]王俊凯.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探讨[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6):175 176.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