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什么样的数学活动是有效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什么样的数学活动是有效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根据需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功。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数学

活动带来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为此,就课堂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笔

者进行了认真思考。现总结如下:能够激发学生欲望的数学活动才是有效的;能

够让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有效的数学活动离不开

教师的引领。

【课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可谓煞

费苦心。先由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的情况,让学生观察、猜

测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

学具来验证猜想,教师进而归纳推导出体积公式,最后再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加深

对这一结论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然而,在练习反馈中,教师

出了一道判断题: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无一例外地判为对

。“奇怪!”课后这位教师十分不解,“整节课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不都是围绕这

一主题展开的吗?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课例二】

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问:“大家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

生1:“用直尺量量它的长和宽,然后乘起来就是它的面积。”

生2:“老师,我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可简单呢!”

师:“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的,请举手。(小手林立,差不多占全班的一大

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3:“我妈教的。”

生4:“我看书了。”

师:“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片量一量、摆

一摆、算一算,来验证一下。”

学生操作之后汇报:

生5:“我这个长方形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为8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知道它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

生6:“4乘2得出来的。”

师:“为什么长与宽的积就是面积呢?”

学生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长与宽的积就是这

个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

终于有学生悟出一点其中的道理,教师就赶紧在多媒体上边演示边讲解,学生也

人云亦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课例三】

同样是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另一位教师通过仔细研读教材,认为这节课的题

目“摆一摆”才是教学中的“牛鼻子”。只有在“摆”字上做文章,才能激发学

生的灵感与智慧。如何摆呢?教师思来想去得出结论:将“摆”字置于富有挑战

性的背景下,学生才愿意摆、会摆、摆出魅力。于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围绕

动手“摆”,设计了三次数学活动。

第一次摆: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试试自己能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同

桌交流摆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同桌交流后学生汇报)

生1:“我和同桌拼出了3种长方形。一种是长12厘米、宽1厘米;第二种是长6厘

米、宽2厘米;第三种是长4厘米、宽3厘米。我们发现12×1=12、6×2=12、4×3

=12。”

生2:“我们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长乘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就是每排摆的小

正方形个数,宽就是摆了几排。”

第二次摆:还用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摆出面积比12平方厘米大的长方形吗?你

认为它的面积是多大呢?

(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许多小手举了起来,大家跃跃

欲试)

生1:“我横着摆10个,还剩下2个,竖着摆在左边,我把它想象为每行有10个小

正方形,有这样的3行;所以它的面积为30平方厘米。”

生2:“我想象的长方形长包含8个面积单位,宽有5个面积单位,一共有5个8;所

以它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

生3:“我还能想到比它的面积更大的长方形……”

师:“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长方形面积,是否应全部摆满才能知道呢?怎样摆

又简单又准确呢?”

生4:“只要沿着长和宽摆就可以了。”

第三次摆:教师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问:“如果不摆面积单位

,它的面积是多少呢?想好之后可再次摆一摆验证一下。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再次通过学具进行操作,然后陆陆续续举起了小手)

生1:“它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因为沿长摆就需摆5个小正方形,宽是2 厘米,

就需摆2行,所以是10平方厘米。”

生2:“我现在明白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了。”

我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上述课例给

了我以下几点启发:

1.能够激发学生欲望的数学活动才有效

课例一中,课刚开始,一些学生就说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他们产生了“

人家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动手验证”的心理,缺乏情感动力的支撑,缺少智力

和思维的投入,“摆”的索然无味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还不能停止“摆”的活动

,因为课例二中许多学生只是表层意义的会,充其量也是属于认识范畴,不是经

历后的深层建构。因此,让学生经历“摆”的过程还是必要而合理的。课例三中

学生“摆”的热情始终高涨,因为学生处于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摆”的情境

中,激发了学生的自身需求,引发了学生自主行为,学生处于“心求通而理未明

”“理欲讲而语不清”的愤悱状态。课例三中,教师针对有些学生可能出现的“

先知先觉”,巧设“摆”的情境,转换“摆”的视角,特别是第二次的“你能摆

出面积比12平方厘米大的长方形吗”,让学生沉思了好一会儿,说明这个问题的

确有挑战性。因为小学生都想证明自己的本事,所以他们“摆”得不亦乐乎。看

来,探究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结果的多姿多彩、实现知识的主动

建构。

2.能够让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才有效

如果学生的操作活动变成了简单地执行教师的任务,变成对书本的一种模仿与复

制,只需手的简单运动而无需激活大脑,那么,它的功效就会大大降低。我们不

能以教师的头脑活动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人称现有模式为“教师的脑,学生

的手”,即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模仿性地动手做一做,并未真正经历知识

的形成过程。在课例一中,教师设计的操作活动看似有序,并顺理成章地得出了

结论,但是在活动中,学生进行的只是单纯的行为模仿,缺少仔细的观察、批判

性的反思和深层次的思考,也没有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因此,这样的数学活动

带来的效果是低劣的,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

3.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教师有价值的引领

课例三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经历了三次不同的“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全部摆满、形成表象;摆出部分、形成想象;先想后摆、形成规律。在这三次

不同的“摆”中,因为学生意识到许多长方形都是自己创造的,所以在感觉上格

外亲切,在活动中维持着高水平的操作动机。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与概括,他们

在观察、比较、分析中逐步悟出了规律,“心中悟出始知深”,对长方形面积的

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知识的建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大量感性

经验支撑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公式的推导、空间观念的拓展,还

有发现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