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决战”,绝对贫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决战”,绝对贫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等待创造。贵州“决战贫困”的号角已然吹响!

贫困,是贵州人的一块心病。

这里人均可耕地不足1亩。为了生存,在贫瘠的喀斯特地貌上,村民们与天争地,庄稼种到了山顶上,致使水土流失、岩石大面积;部分地区石漠化的加剧,让更多的村民面临贫困、重返贫困――505.3万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一。

面对如此“劣势”,贵州的决策者们坐不住了!

如今,在这块富饶的“经济洼地”上,正打响了一场“决战”:消除绝对贫困;谋划着一项“大事业”:改善民生、增加贵州人幸福感!

决心已下,谋划“总攻”

2011年1月14日晚,一场座谈会在贵州西北边陲小镇迤那镇合心村村民马仙仙家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主持这次座谈会的不是村干部,而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屋外寒风刺骨,屋内却情暖人心。“你们生活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对什么还不太满意,我们随便聊。”说。 寒冬腊月里,省委书记与贫困居民同吃、同住,问计问需于民,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温情,更是贵州领导层关注民生、决心改善民生的真实写照。

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面对“劣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向绝对贫困“宣战”的部署:

2010年12月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向绝对贫困发出了“宣战”:未来10年,贵州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在“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减少300万人以上,2020年全部解决505万人的贫困问题。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把扶贫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县加快脱贫步伐,向绝对贫困发起全面“总攻”;

2月25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贵州不能拖全国的后腿,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是贵州“第一民生工程”、是最大民生的意识,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在新十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2月26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将扶贫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把扶贫开发的主要责任捆绑到县乡,实行“倒计时”,强力推进。

消除绝对贫困,改善民生,贵州决心已下。

扶贫是“第一民生”工程

哪个省份都有平原,唯独贵州没有。石漠化严重,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历来以“穷”闻名――扶贫开发,贵州任重道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1988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同志就亲自倡导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为全省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随后,“印江试点”、“长顺模式”……全省各地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途径、模式,于是,一户户贫困户、一个个贫困村,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十年间,贵州省的扶贫开发工作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贵州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增收门路和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因地制宜,结合修复生态、石漠化治理,采取“资源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方式开展扶贫开发,解决贫困群众的发展。

10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继建立,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全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深入推进,贵州初步形成了举全省之力开展“大扶贫”格局,为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大扶贫”的格局下,10年间,贵州解决了农村1437.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医保达到94.25%;580多万人享受农村低保,所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29万多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

二十多年来,贵州的贫困人口从1300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约505万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吹晌“决战贫困”的号角

成绩的取得固然鼓舞人心。然而,囿于历史沉淀、不良经济地理位置、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口膨胀、人口素质低下、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因素,导致贵州贫困面仍然较大,贫困程度仍然较深,贫困问题较为复杂。   在2005至2010的5年中,贵州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已从1:3.33扩大到1:4.33。

贫困,对于贵州来说,是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更是这个走在“实现历史性跨越”征程上的西南省份亟需解决的难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西部地区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2月11日至13日,国务院副总理在贵州考察时指出,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贵州不能再等了!

针对贵州贫困区域集中连片、贫困问题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相互交织等特征,省委、省政府理清了思路。

贵州省扶贫攻坚的重心将从“整体扶贫”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过渡。针对省内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等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扶贫攻坚工程,推进扶贫开发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由“单打独斗”向“合力推进”转变。

“十二五”时期,贵州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一是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重点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切实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确保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同时,为将扶贫开发落到实处,“十二五”期间,贵州一方面将投入193亿元,到2012年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到2015年实现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4年投入87亿元,到2014年解决1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4年投人173亿元(政府补助资金73亿元),到2014年完成统计在册的剩余13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另一方面将积极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和途径撬动财政扶贫资金,建立“县市推荐项目、专家银行评估、企业申报贷款、多形式连环担保、扶贫资金贴息、企业承贷承还”的新型扶贫龙头企业融资机制,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加快扶贫开发。

2011年2月26日,在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代表省委、省政府,与全省9个市(州、地)签订了《2011年减贫摘帽目标责任书》。

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等待创造。贵州“决战”贫困的号角已然吹响! 这是―场攻坚战,需要全省上下投入十二的努力拿下这块最后的“硬骨头”;这也是―场转折战,“柳暗”过后便是“花明”;这更是一场必胜之战,“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人,定将创造一个美好新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