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单丫头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单丫头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单丫头,去年上小学,今年7月才7岁。她父母都在西单的胡同里面修鞋。她母亲的摊位在西单华威大厦兴隆街附近,而她父亲的修鞋摊位,就在我的单位西单图书大厦楼东面的胡同里。他们是安徽巢湖人,1997年来到北京,在西单地区修鞋也十多年了。

由于丫头的母亲离我们单位相对远一点,所以不是很熟,而他父亲的修鞋摊,就是我们大厦职工修理鞋包拉锁的首选了。也就是这样一来二去,我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每天都和爸爸一起在鞋摊玩耍的小姑娘。

她的父亲是个很本分的手艺人,今年不到50岁。实事求是地说,很少有北京人做这种又脏又味儿、挣钱不多的活儿。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他总是窝在户外的墙根底下,只打着一把遮阳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挣着这点辛苦钱。

笔者上山下乡10年,自诩身上流着农民的骨血。当我看到这些朴实勤劳的外地人,不辞辛苦地干这些北京人所不屑的底层工种时,我时常生出许多感慨。我对鞋匠的态度一直很尊重,觉得人家是在替北京人吃苦受累,绝不能自以为是、挑三拣四,那就太不厚道了。

我拍丫头还有个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感情角度,也是因为自己想做一个比较底层,比较真实的纪实题材的连续课题。如果从鞋匠本人入手,也许和大人谈话交流会容易些,但我的主观想法会不会影响这个课题的真实性和底层性呢?再三考虑之后,我有意识地把镜头对准了这个纯真的孩子。虽然她告诉我她的名字叫唐京晶,我还是愿意把她称为西单丫头。

西单丫头的故事,在她终于以一个和北京孩子完全相等的身份入学后,画上了第一个“逗号”。当得知她被小学录取的消息之后,我送给她一个书包,一个笔记本和一把彩色笔。但我当时还有些多虑,孩子的学费和北京户口的孩子一样吗?用不用交赞助费呀?当我和鞋匠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鞋匠说,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孩子和北京的孩子是一样的待遇,言语之间带出了一种朴实的满足。

我和鞋匠说我快退休了,如果明年丫头能加入少先队,请他一定告诉我。到时候,我一定像拍丫头入学一样,把这个珍贵的镜头记录下来。鞋匠答应了我,只是提出一个条件,有机会把这些年丫头的照片整理一些,也送给他一份,我也郑重地答应了。

丫头的喜怒哀乐,实际都是这些外来打工人员心灵的真实写照。而丫头带给鞋匠的欢乐,除了父爱的天伦之乐,我觉得更体现出外地打工人员终于在北京实现梦想的一种自足的幸福。

丫头拿橘子给爸爸吃。丫头很受这里的居民喜欢,经常有好心人给丫头一些零食。一来二去,丫头和邻居们熟了,也就不见外了。而真正感动人的是,每次丫头总是非常有礼貌地说声谢谢,而且在征得老爸同意之后,才会接受别人的馈赠,并把这些零食先分出一块塞在老爸的嘴里。

吃烧饼。鞋匠和丫头吃饭的镜头,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天气不错的时候,在外面吃一顿饭很方便,但寒冬腊月,他们吃什么呢?当看到孩子只是把一个最便宜的火烧当作了一顿午饭,我联想起了自己在东北田间吃饭的感觉。

吃面条。再次把吃的场景展现给大家。丫头在数九严冬依然和老爸在一起,和他们的命运进行着搏击。看着丫头依偎在老爸的身边,能够体味到一种鞋匠舐犊情深的人间亲情,我真有些要掉泪了,不忍再看下去。

跳格子。丫头几乎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玩具,但她和周围的孩子们已经融人北京的大环境了。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确实能够让人感受到人间最纯粹的快乐和友谊。

涂鸦。快要上学了,图书大厦偶尔有一些残破污损的画页,就成了丫头珍贵的课外书。她的梦,也许还不能用她的笔描绘出来,但是我坚信,孩子的梦最是妙不可言。我是她这些作品的忠实读者,她经常用稍微有些口音的稚气童声给我得意地讲述这些“天书”。

开学。丫头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大”学生。那天,丫头穿着和北京孩子一样的校服,稍有腼腆地跟着老爸来到了校门前。在国歌声中,在国旗升起的时刻,西单丫头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北京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