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科发挥·卷之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百啐嗽 2.毋实实,毋虚虚 3.脊疳 4.走马疳
5.解颅
二 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泻白散,治咳嗽而微喘,面肿身( )。阿胶散,治久嗽肺无( )。生脉散合甘桔汤治久嗽肺( )。
2.咳嗽有二,风寒外感者,痰饮者。如因感冒得之者,必洒洒恶寒,鼻流清涕,或鼻塞。宜( ),加减( )主之。如发散不退,渴欲饮水者,宜( )主之。如不热不渴,( )主之。
3.肾主虚无实,( )主之。
4.华盖散,治肺感( ),痰壅咳嗽。
5.小儿热证有七,面腮( ),大便( ),小便( );渴不止,上气急,脉( ),足胫( );小儿寒证有七,面( );粪( );腹( );眼珠( );呕奶乳;脉( );足胫( )。
6.夏月泄泻,小儿极多,治有三法,( )一也,( )二也。( )三也,以凉药止之,治坏病也。
7.肺主( ),( )则闷乱喘促……( )则哽气。
8.诸气喘促,上气咳嗽,面肿,皆( )之本病也;兼见( ),鼻流清涕。恶风喘嗽;兼见( ),发热饮水,喘嗽闷乱;兼见( ),咳则吐,喘嗽不安。
9.诸虚不足,胎禀怯弱者,皆( )之本脏病也。兼见( ),惊风及手足痈;兼见( ),惊风及失音不语;兼见( ),吐泻及变痢疾者;兼见( ),咳嗽痰中有血。
lO.肾者水脏也,受五脏六腑之津液而藏之,入( )为汗,入( )为涕,入( )为涎,人肾为( ),人肝为(
)。
三 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简述喘证的顺证和逆证的辨证治疗。
2.简述肾病兼证的治疗。
3.“女子素有喘病,发则多痰,用补肾地黄丸服之”证候分析。
4.简述“咳嗽有痰”病机及治则方药。
5.试以形体之虚实,辨五脏之强弱。四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1.试述久嗽的辨证论治。
2.“肾主虚,即胎禀不足之病也”,如何理解小儿五软病位在肾?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百啐嗽:小儿初生至百日内嗽不止者,谓之百睁嗽。
2.实热证服热药,谓之实实。虚寒证服寒药,谓之虚虚。《经》云:毋实实,毋虚虚,毋天人长命,此之谓也。
3.脊疳:小儿疳瘦,脊如锯齿,肋骨高起,拍之有声。
4.走马疳:齿根黑烂,臭息出血者。
5.解颅:生下之后,头缝四破,头皮光急,日渐长大,眼楞紧小,或生下五六个月后,囟门已合而复开者。
二 填空题
1.热/津液/虚。2.发散/五拗汤/泻白散/甘桔汤。3.地黄丸。4.风寒。5.红/秘/黄/弦急/热/(白光)自/青色/虚胀/青/脉微沉/冷。6.清暑/利小便/温中。7.喘/实/虚。8.肺脏/肝证/心证/脾证。9、肾/肝证/心证/脾证/肺证。10.心/肺/脾/精/泪。
三 简答题
1.答:喘顺者,或因风寒而发,不然则无是病也。此属外感,宜发散,五虎汤主之;逆者,大病与诸危笃病,但气喘急,痰涎有音,皆恶候也,不治。惟肿胀之病,常有喘者,宜苏子降气汤主之。
2.答:肾病兼见肝证,宜地黄丸加牛膝、当归、续断各二两肉桂一两为末蜜丸服。肾病兼见心证,宜地黄丸加石菖蒲柏子仁远志各二两为末蜜丸服。肾病兼见脾证,宜地黄丸加黄连、黄柏各酒炒二两干姜、炒车前子、肉豆蔻面煨各一两为末蜜丸服。肾病兼见肺证,宜地黄丸,加天门冬、麦门冬、焙知母、黄柏蜜水炒、阿胶炒各二两蜜丸服。
3.答:此证为肾不纳气之虚喘。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痰涎者,肾之津液所生。哮喘为肾虚气不归元,吐涎为肾虚津液化生输布失常。宜补肾地黄丸补肾纳气。
4.答:凡咳嗽有痰,痰出于脾,皆饮食之所化,脾总司之也。饮食人胃,脾为传化,水谷之精气为荣悍气为卫,周流一身,昼夜不息。虚则不能运化精悍之气以成荣卫,其糟粕之清者为饮,浊者为痰。治痰咳,先化其痰。欲化其痰者,先理其气,陈皮枳壳以理肺中之气,半夏、茯苓以理脾中之痰。
5.答:五脏强:小儿五色修明,声音清响,此心肺之气足也。乳食能进,大小便调,此肠胃之气足也。手足和暖,筋骨刚健,此皆肾肝之气足也。五脏弱:如面色(白光)白,声音微小,此心肺不足也。乳食减少,吐痢频并,此肠胃不足也。颅解项软,手足痿弱,此肝肾不足也。
四 论述题
1.答:(1)久嗽者,初得病时,因于风者,未得发散,以渐而入于里,肺气益虚,遂成虚嗽。宜润肺兼发散,人参润肺散主之。(2)久嗽不已,服上诸药不效者,宜神应散主之。气弱者,必用之剂也,如气实者不可服,宜家传葶苈丸主之。(3)久嗽不已,嗽而有血者,此肺损也,宜茆花汤主之。(4)久嗽不已,胸高起如龟壳,此名龟胸,难治,宜家传葶苈丸主之,咳止者吉,不止者发搐必死。(5)久嗽不已,日渐赢弱,又发搐者,此慢惊风不治。如不发搐,但赢瘦者,此名疳瘦。宜人参款花膏合阿胶丸,主之。(6)久嗽不已而浮肿者,五皮汤加紫苏叶主之。(7)久嗽咯唾脓血者,此肺痈也,宜桔梗汤主之,复嗽不止发搐者死。
2.答:肾主骨,骨会大杼,大杼以上喉骨也。项者头之茎,茎弱则头倾矣。大杼以下脊骨也,脊者身之柱,脊弱则身曲矣。脊之下尻骨也,尻骨不成,则儿坐迟矣。尻骨之下,则胯骨也,胯骨弱,则不能立矣,胯之下膝骨也。膝骨弱,则不能行矣。齿者骨之余,骨气不足,则齿生迟矣,发者血之余,肾之主血,血不足则发不生矣,皆胎禀不足之病也,谓之五软,此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