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体现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体现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师授课、学生吟诵和师生对话的语言美,师生课堂语言的凝练美,从而构成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 语言美 凝练美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些课文生动有趣,但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从而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效率。

一、教师授课的语言美

教师的课堂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深奥讲得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同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教师语言应尽量生动活泼,特别是在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要加大力度,力求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合理形象的修辞吸引和感染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说:“我们看了草原风光片,你有怎样的感受呢?是啊,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听到蒙古族歌手浑厚、嘹亮的牧歌,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段文字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这样,我用自己热烈而奔放的感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二、学生吟诵的语言美

诵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抑扬顿挫。学生可通过吟诵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巧妙,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有所受益。语文课本中可诵读的文章很多,如诗歌,它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韵律,第六册课文中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使得全诗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运用,体现了诗人低回掩饰、如怨如诉的心境。再加上诗歌的押韵与节奏,诗的音乐美不言而喻。散文同样是诵读的好材料,通过诵读,学生会舒心畅怀地接受它的“美育”。如《听潮》,此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动人心魄的“交响曲”,加之作者修巧妙运用了多种辞手法,创设了极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们反复朗读、吟诵,在诵读中大家仿佛同作者鲁彦一起在夜幕笼罩的海边听潮,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利用吟诵,能让学生进行审美的感知,在头脑中留下一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达到一种美的和谐。

三、师生对话的语言美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具有人性,除了是对话的前提之外,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从高高在上的权威位置上走下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不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民主的气氛中,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对课文的感悟,分享精神的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点燃了他们情感、智慧的火焰。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深入对话,努力让学生通过对话挖掘出更新颖的内涵,丰富创造性因素。

四、师生课堂语言的凝练美

无论是课堂语言所具备的知识性、趣味性还是激励,教师的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则必然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凝练性,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精练的课堂语言中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我曾在所教平行班中,就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用语拖沓啰唆、拐弯抹角,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简精练、高度概括,学生对之反应热烈、迅捷。可见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用凝练性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教师应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则必然造成语无重点,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练性,以便学生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陶传贵.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文教资料,2005.

[2]骆小兰.教师语言的艺术[J].文教资料,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