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建本科院校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落实“育人为本、教学为重、科研为基、文化为魂”的新诉求,除了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外,自身也要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架构国际性人才培养框架方法论的支撑上,应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实践中吸取先进经验,要明确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核心知识点、途径、方式等,上下互动,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国际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20-05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提升其国际性,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主动适应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具有国际交往、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不仅是国家重点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基点,也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落实教育发展纲要,凝练学科方向、整合资源、设计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依照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在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提出了国际化命题,但在国际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上却没有自身的“顶层设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新建本科院校要落实“育人为本、教学为重、科研为基、文化为魂”新的诉求,除了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外,自身也要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架构国际性人才培养框架方法论的支撑上,应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中吸取先进经验,要明确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核心知识点、途径、方式等,上下互动,有序有力,以有效提升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国际教育质量。
一、新建本科院校顶层设计的内涵解读
顶层设计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从顶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是联系规划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具体来讲,就是用系统方法,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统筹考虑理想和现实的技术化统一,精确构建实施的路径和策略。近年来,为打开教育国际化的通路,西方发达国家围绕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就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顶层设计的互动,开展了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教育规划学、教育行政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国际性人才培养规划中的顶层设计,如何将宏观之于微观,从操作程序的系统性、可控性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顶层设计也已被广泛地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谐校园建设等不同的教育管理领域,其理论内涵的整体性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强调执行、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为引领大学前进的愿景、打通人才培养瓶颈,形成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完整思路指明了道路,凸显了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可以说,在我国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推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目标,选择教育国际化战略、制定分阶段实施步骤,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功能、角色进行理性设计。并将国家层面的人才战略准确地传送到院校层面使其具体化,已经成为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国际性的焦点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院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教育规划纲要》)到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定位,用顶层设计的蕴意来解读。新建本科院校为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必须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来构造自身的顶层设计。因为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并未对每一级子系统详细阐释,每个子系统仍需要有自身的延伸与提炼。如果光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没有院校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发展,将会脱离社会需求,一味地为开放而开放、为引进而引进,没有将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深入到院校教育体系中,仅把注意力放在对宏观层面顶层设计的理解上,缺乏对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理念定位和目标定位,是衍生不出院校国际性的核心理念来的,其国际性人才培养内涵的外化条件也是不现实和无法实现的。为什么要强调新建本科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因为在知识社会的今天,人们生活的半径更大了,教育越来越具有世界普适性,今天一个学生的未来将会与全球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国际性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途径来讲,不仅需要从宏观顶层目标出发对人才培养的各要素进行系统梳理,而且要在微观层面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递归式设计,使院校人才培养的管理、教学和服务与宏观顶层目标对接起来,彰显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国际性。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新建本科院校从功利化管理向基于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转型,根据培养国际性人才和提升院校国际性之需,研究怎样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克服少数院校人才培养顶层定位不明,微观人才培养实作与宏观顶层目标游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监控体系不完善所衍生出的诸多矛盾。实践表明,微观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布局和整体整合,不可避免地会同宏观顶层设计发生碰撞和冲突。如果不能将宏观之于微观明晰地规划出院校培养国际性人才的自身目标,虽然能把宏观顶层设计的目标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但这种微观层次上的落实将会虚化,要么并非一以贯之,中途夭折;要么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顶层设计不容许理念与实践的游离,顶层设计十分强调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通过参照顶层设计的逻辑起点,不难看出,科学地构想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顶层设计思路,不仅是要让新建本科院校国际性的提升在宏观方面具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而且要让新建本科院校在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微观操作方面,有能力与宏观设计整体有关联并做到一致。将国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之于院校微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规划与发展之需,也是厘清人才培养实践中诸多错乱现象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