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本土车企探路新能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土车企探路新能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被认为“痴人说梦”到成为新一代汽车的“黑马”。

6月1日,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细则正式出台,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试点城市的选择是依据试点城市整车企业是否具备一定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综合能力而评定的深圳的比亚迪汽车;上海的上汽集团:落户杭州的众泰汽车;长春的一汽集团;而合肥的入选则得益于安徽的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了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比亚迪、奇瑞、长安,三家车企是中国本土创新企业的典型代表,它们通过“成本创新”、“掌握成熟开发平台”等方式不断成长壮大,从被认为“痴人说梦”到成为新一代汽车的“黑马”,走出一条自主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比亚迪:本土车企的创新旗帜

201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细则出台后,作为电动汽车的最大受益者,比亚迪更大的战略意图开始显山露水。

比亚迪股份公司创立于1995年,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更让人刮目的是,2010年3月3日,比亚迪与奔驰汽车生产商在德国斯图加特签约,双方将联合研发电动汽车,并计划以新品牌推出电动汽车。

以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谈到造汽车,无非是在扮演一位“门外汉”的角色。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响亮名号和对秦川汽车的收购行为,使得比亚迪有了相对于其他新手的先发优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积极的推动者和执着的领跑者,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的开发方面走得比较早,在没有进入汽车行业之前,于2003年成立了电动车部门,专门负责电动车的研究和整车的创新。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据网络调查显示,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认知度依旧位居最高位。27%的参与投票的人士表示知道比亚迪在国内有生产新能源汽车。尽管F3DM和E6等电动汽车未能在市场上产生规模效应,但前期高调的宣传确实为比亚迪在该领域积攒了相当旺盛的人气,也大大提高了其品牌知名度。

业内人士、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李胜茂认为,“比亚迪是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这也可以看作是其自力更生研发电动汽车产品近10年来,政府部门对其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的肯定。”

不过,比亚迪方面也表示,2010年新能源汽车1000辆的生产规划不会因补贴政策的出台而改变,“只生产1000辆,今年不打算大规模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见,对于政府此次的高额补贴,比亚迪并不敢贸然挺进大规模扩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不着边际”。

奇瑞:清洁能源汽车渐成气候

奇瑞汽车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专门从事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与better place联合开发量产型可更换电池技术方案,运用于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奇瑞新能源已经成功在北京、大连、上海、芜湖、德国等国内外多个地区示范运营,节能环保等优势深受社会各界肯定。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奇瑞5年规划的实施,“精耕2010”在奇瑞内部被看做是这一战略的转折年。

据了解,围绕奇瑞汽车战略发展规划,奇瑞将形成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产品为主体的经济体系,打造立足国内汽车市场的新核心。

事实上,在产品品质与营销全面布局之后,新能源已成为奇瑞的另一个看家法宝。据奇瑞内部人士透露,为了打造技术奇瑞,奇瑞今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将达到24亿元,目前芜湖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获得科技部正式认定。该基地的认定完成表明奇瑞汽车在抢占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推动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加速。

奇瑞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袁涛向本刊记者表示,芜湖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通过该基地实现新能源汽车相关科研、关键零部件供应、整车生产等产业集聚,带动奇瑞汽车产业升级,从而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为奇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基地的应用,奇瑞将播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种子。另据奇瑞总经理助理金弋波透露,今年,奇瑞将在节油率达到30%的强混合动力(ISG)、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纯电动(EV)产品方面实现产业化,全年将有6款采用ISG、PHEV和EV技术的新能源产品上市。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变革者

自2002年起长安开始涉足新能源,之后长安汽车进入到国家“863计划”,成为中国最早开展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和成果有目共睹,至今已在各种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上投入超过3亿元,掌握了多项混合动力轿车核心技术,并获得混合动力技术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水平。

2009年,长安首款纯电动汽车下线:同年6月,长安汽车及发动机新基地在重庆江北区鱼嘴工业园正式奠基,总投资25亿元,预计到2012年实现一期建成投产,最终将建成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鱼嘴基地建成后,将主要生产新一代小排量微车,最新的C系列、H系列发动机和部分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产品,极大地提升长安汽车的低碳绿色产能。据悉,长安汽车在未来3年中还将斥资10亿元,打造成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试验、检测、评价于一体的创新型产业基地。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安已经制定了新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三步走的方案。其中,长安微车将在2012年前全部装备混合动力技术,实现微车低碳化。“主要集中在县乡、农村消费市场的微车很少吸引人们的关注,但长安微车却开创性地将新能源技术应用于微车上,在传统微车领域开启了一个新世界,这将是长安对推进绿色汽车和节能减排的最直接贡献。”

低碳浪潮滚滚而至,长安汽车正在树立起一个引领者、变革者的形象。除了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大领域,长安汽车高层人士明确表示长安汽车还将加速推进在氢燃料、生物燃料等领域的研究。按照规划,长安汽车将在今年内推出第一个量产的搭载STT智能节油系统的轿车CX30,到2015年新能源车型规模将达到22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