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看《故乡》中的对比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故乡》中的对比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大家鲁迅的一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影响着无数的文人学者,特别是初中课本精选的名篇,她贴近生活,给人感悟,教人奋发,起到了其他文章不可替代的作用,《故乡》正是此类文章中的典型代表。

《故乡》写于1921年,1919年底鲁迅由京城返回故乡绍兴,准备迁家北京,回乡后,他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看到了童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悲苦和杨二嫂的劣变,内心感到十分悲愤,于是就写了这篇带有时代烙印的影响深远的小说。

在《故乡》中作者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为对比,对比手法运用突出了故乡人的巨大变化。

最突出的对比是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是善良的,他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是自然、纯真,他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他的知识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

少年的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是儿时“我”羡慕的英雄,少年闰土不把“我”视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我”也不把闰土视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穷孩

子”,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

同是这么一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二十年后,成了一个精神麻木,寡言少语的人,二十年后的闰土,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的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等级观念形成了可怕的厚障壁,面对苦难的现实,只能寄希望于神灵,他是在生活在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尚未觉醒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同样的对比,在杨二嫂的身上,也很明显。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为她,豆腐店的买卖非常的好。人称“豆腐西施”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她还算是一个有道德,并不损人利己的本分人,最起码一点是通过正常的手段获得物质生活保证,二十年后的她,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私、贪婪、爱搬弄是非,物质实利成了她人生的唯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她可以牺牲自己的道德名誉,她感受不到别人真挚感情,在这个世界上,能捞就捞,能骗就骗,她虚情假意当做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做自己的聪明才智,时刻都在做着算计别人的勾当,二十年前的矜持,安分已荡然无存,杨二嫂的变化是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辛苦的生活压得她没有良心,没有信仰,没有操守,她是城镇小市民破败的典型代表。

除了闰土,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对比之外,小说还多方面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多视角地揭示主题思想,给作品增添了更浓重的悲剧色彩,如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地神异的图画,构成景物的对比;有闰土前后的语言、行动、气质、性格的对比;有闰土与杨二嫂性格对比;有“我”和少年闰土的友谊与“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的对比;有中年的“我”和闰土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的对比。各方面的对比,把中国农村日趋贫困,人与人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深更广。

这篇小说中,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引起人们对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深深思索,激发人们改造旧社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作者单位 湖北省阳新县白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