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网络视频公开课“王阳明心学”的几点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网络视频公开课“王阳明心学”的几点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网络视频公开课讲授者的立场出发,认为讲授者在讲授现场实际上面临着不同的“关系情境”,所以讲授者须抱有“敬畏之心”,须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须对听众的知识结构有良好预期。作者基于自己的实际经验,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并对“演课”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敬畏之心,关系情境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网络视频公开课”,是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重大举措。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推出,体现了我国高校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根本旨趣,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我国高校在新时代的功能转换。

作为首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一名参与者与实践者,我主讲了“王阳明心学”。在这里我想主要从讲授者的角度谈几点体会,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须存敬畏之心

讲授者以什么样的心态走上讲台,以什么样的态度展开演讲,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就一般意义而言,我们期望任何一名教师都会对他所讲授的知识本身心存敬畏,而对于一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来说,这一点的重要性则会显得尤其突出。因为教师一旦走进教室,同时即进入了某种独特的文化场域,他至少应当面临这样几种不同的关系情境:(1)讲授者与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2)讲授者与文本解释历史或传统之间的关系;(3)讲授者与当前听众也即学生之间的关系。讲授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当前的显性关系。而他与经典文本以及文本的解释历史之间的关系,则虽然是隐性的,却是至关重要的。讲授者的授课目的,实质上就是要在现场实现某种关系情境的转换,即将讲授者与经典文本的关系以及与文本解释历史的关系,在最大限度上呈现出来,并将其转换为听众(学生)与经典文本的关系及其与文本解释历史的关系。这一关系情境的转换,即意味着听众直接进入于经典文本的世界以及文本解释的历史世界。在这一意义上说,讲授者的真实角色即是一个“呈现者”,要把他所领会到的文本内涵以及关于文本诠释的历史呈现给听众。惟其如此,听众才可能真正切入于某种独特的关系情境并自觉地进入其中。如果这种关系情境的观点对于所有课堂讲授都是相同的,那么网络视频公开课则要求讲授者还必须面对第4种关系,即讲授者与非现场听众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一层关系是可以为上述第3种关系所涵盖的,是第3种关系的扩展,而实际上这也正是视频公开课本身的特殊性。

从这种关系情境的角度来考虑,讲授者首先就需要切入一种面对文本、面对历史、面对听众的自觉意识,自觉地亲身进入“现场”这一独特的文化场域,这一历史与现实相互交汇的场所、古人思想与今人阐释相互交汇的场所,从而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态。这种敬畏的心态,不仅源于讲授者对于古代文本及其所展示的思想世界的感受与了解,而且还直接源于进入这一“现场”的亲身感。因此,讲授者的敬畏之心,实质上就包括对于古典文本的敬畏、对于历史传统的敬畏、对于“现场”听众的敬畏。存有这种敬畏之心,就一般情况而言,讲授者就不会去嘲弄历史,不会去歪曲历史,不会去戏谑历史,从而引领“现场”听众真切而有效地进入讲授者所呈现的历史世界与思想世界,真切而有效地实现听众与文本、历史之关系情境的转换。存有敬畏之心的讲授者,在某种更为本质的意义上来说,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历史世界、思想世界的现场“呈现者”。其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通过听众的“接收”来实现“传播”的,更是通过现场的听众因情境转换的实现而“感受”而自觉“切入”的。正因为如此,讲授者的敬畏之心,便是沟通与融会“现场”各种关系情境的纽带,是讲授者所讲内容得以呈现并收获其“现场”成效的基础。惟敬畏之心让我们富有历史感,而也只有富有历史感的人才会真正进入于历史。

讲“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我自以为是以这样一种敬畏之心进入“现场”的。我没有过多地涉及王阳明的生活事迹(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在央视“百家讲坛”已经讲述过相关内容),而是主要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展开阐释。对每一个论题,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取某种“批判”的态度,而是尽可能把王阳明本人的观点讲清楚,尽可能把思想本身的内涵显现出来,尽可能让听众自己去面对王阳明的思想世界。我本人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则贯穿于王阳明一些具体思想的阐释与呈现过程之中。怀有敬畏之心,我们就不会以一己之意去衡评古人,以今天的观点去古人的思想,而尽可能实现今人与古人在精神世界的对接与融洽。

二、须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

任何知识都应当有其自身的边界。所谓讲授者须熟知其所讲内容,首先便要求讲授者对其所讲内容的知识边界有足够清晰的了解,同时还须对所讲内容所涉及到的纵横交错的各种问题有足够清晰的了解。讲授者对其所讲内容及其所可能涉及的诸多问题愈是熟悉与清晰,其知识储备愈是充足,则其现场的表现就愈是从容不迫,其所呈现的内容就愈容易被现场听众所感受。就此而言,我本人提倡网络公开课的讲授者,对其所讲的内容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前期研究。只有深入并且广泛的学术研究,才可能对所讲内容的深层内涵有足够真切而又清晰的体会。只有对所讲内容能够熟知并融会贯通,才可能在现场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去呈现所讲内容的深刻。

就我所讲的“王阳明心学”来说,众所周知,王阳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宋明理学中的“心学”典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至巨的。但就我国的现代教育传统来说,王阳明同时也是一位被批评的人物,他的思想则被说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毫无疑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本身是复杂的,要讲清他的学术思想,并且恰当地评价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讲授者必须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本身有深入研究,对他的思想的各主要方面有深入领会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对宋明理学的整体过程及各家学说所持的不同观点能够了解清晰,才有可能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进行体系化的梳理,从而做到脉络清楚,讲解从容。在很大程度上,我自己过去对王阳明的研究,对宋明理学之整体的研究,以及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全部知识,就成为我讲授“王阳明心学”的前期“预演”,成为讲好这门公开课所必要的前期知识预备。

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讲什么”的问题。知识的门类极其多样,课程的时间总是有限,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选题”,并且还必须考虑选题在有限时间中得以完整呈现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选题所呈现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提升以及民众知识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则应当是更加需要考虑的。一些看似“有趣”的选题,却可能并不利于民众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甚或迎合了某种不健康的趣味。一些看似“新颖”的选题,却可能是“素隐行怪”,反而妨碍了真实文化价值的有效呈现,甚至对民众产生不良引导。“讲什么”体现了讲授者的自身素质。我个人认为,凡有意尝试网络公开课的教师,首先要考虑从自己所熟知的学术领域当中去进行选题,避免临时“拼凑”选题。临时“拼凑”的选题,虽可能题目相当吸引人,但同时也有可能会因讲授者缺乏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而导致讲述的浅表化,甚至出现某些知识点上的错误或偏差,从而无法真正实现网络公开课所预期的知识目的。要考虑选题的价值,总以有利于民众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旨归,否则即便是有趣新颖,也仍有可能无法实现网络公开课所预期的价值目的。

三、须对听众的知识结构有良好预期

网络公开课的特殊性,实际上在于“现场”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如果通常的课堂只面对一种“现场”,并且只一次性地存在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那么网络公开课的“现场”却是多样的与可变的,是可以重复性地转换而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之中的。这种“现场”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同时也就造成了听众的多样性与可变性。不言而喻,课程本身信息传达与呈现的有效性,本质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课程的当时“现场”,而更为明显地体现于不同时空环境中听众的“感受”。正因为如此,讲授者必须对听众的多样性及其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有足够的预期,这样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课程的知识目的与价值目的的恰当实现。

这里显然涉及到“如何讲”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讲授者切须戒除“权威”心态,必须心中要有听众,对听众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切不能低估听众的知识水平及其对某些问题哪怕是艰深问题的理解能力。课程的讲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同时也是讲授者自身知识素养与人格素养的呈现。要恰当地呈现自身,我觉得有两点是重要的。第一点,讲授者基于所讲内容的熟知,要尽可能完整而又有深度地把知识的核心点及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呈现出来,切忌流于浮泛。讲授者必须杜绝对听众“忽悠”的心态。如以此种心态开讲课程,哪怕是讲授者能言善道,甚至语词华丽,即使能收效于一时,也未必能持久,甚至终于师德有缺。第二点,讲课的语言应尽量平实而通俗。讲授者戒除“忽悠”心态,同时就要求尽可能把所讲知识内容的应有深度如实而有效地呈现出来。由于网络公开课的听众是多样的,听众的知识结构自然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讲述的语言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内容有深度与语言通俗,这两者并不矛盾。“通俗”的本来意思,就是“通达于普通大众”,原本只有所谓“高深”的东西才存在“通俗”的问题,所以“通俗”绝非“庸俗”,而是一种不易达到的工夫。大凡教书,总有四种境界: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深出、深入浅出,惟深入浅出为最难。它不仅要求讲授者对所讲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还要求对内容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能够融贯通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知识内容进行陶冶熔铸,出以己意,而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这种深入浅出的“通俗”,不是没有多少内涵的“肤浅”,而是经过讲授者自身消化而又融入己意的重新阐释,是“高深”内容在一种更加普遍维度上的转换。内容的熟悉与融贯,是讲授者在讲课时自信而从容态度的来源,通俗的转换,则是课程内容实现其更加普遍的知识效用的基本途径。我想这或许正是网络公开课所预期的基本目的。

就“王阳明心学”来说,“心学”的内容尤其在今天是并不“通俗”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等等,几乎每一个都包含着相当复杂而又深刻的理论内涵。我在讲述时,首先存了对阳明心学本身以及对听众的敬畏感,我既没有回避心学问题本身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尽可能把并不“通俗”的问题转换为“通俗”的话语。因为我完全相信,认真的听众是完全可以理解并领会那些深刻思想的。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不能把深刻的思想内容用“通俗”的方式来呈现,则公开课即失去其有效覆盖面的广度。如果回避思想的深刻而只讲所谓“通俗”的内容,则公开课便失去其知识有效呈现的深度。两者都会导致无法充分实现公开课本身的知识目的。

四、关于“演课”的想法

现在似乎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网络公开课并不是课堂讲授实况的呈现,而只是为了网络传播的目的而“排演”的,所以它与通常的课堂讲授不同。我本人并不十分赞同这一观点,甚至认为这一观点对网络公开课的讲授者可能会产生误导。所谓“演课”,那就是把讲授者的演讲、课堂以及课堂的听众都当作是“演员”,只不过他们所“演”的不是戏剧,而是“课程”而已。但实际上,在这一观点之中,“课程”本身便成了戏剧。我个人觉得,“演课”之说不是把网络课程导向健康发展

之途的良好观点,甚至会对网络课程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伤害。在“演课”的观点之下,恐怕很难避免讲授者把讲台当做舞台的心态,眉飞色舞的做作、口若悬河的夸夸其谈、把戏谑当做幽默,甚至故弄玄虚、愚弄听众的“抖包袱”,恐怕就很难避免了。而毫无疑问的是,所有这些不仅不会带来课程内容的深化,更不会真实提高课程讲授的质量,充其量只能带来课程貌似的“吸引力”而已。如我们上一点所说,网络公开课的受众面是相当广泛的,听众的知识结构也是相当多样与复杂的,讲授者切不可低估听众的理解能力,“演课”即便可以收效于一时,恐怕终究难以持久。在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仍然回到最初的观点:网络公开课的讲授者应当对所讲的知识本身、对听众都怀有敬畏之心。这就要求讲授者必须要戒除“演课”的心态,而回归到课程以呈现知识与思想为本的恰当定位。

“王阳明心学”上网之后,有一些媒体朋友给我打来电话,其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问我录制现场是不是真实的“教室”,那些提问的学生是不是预先安排好的。很坦率地说,“王阳明心学”的录制现场不是教室,而是“摄影棚”,因为课程录制毕竟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但事情的另一方面是,作为录制现场的“摄影棚”其实就是“教室”,因为我们的学生是真实的,不是“群众演员”。学生的提问都是自发的、随机的、真实的,并没有“预先安排”。我对提问的解答也是现场即兴的,没有“预演”。就公开课来说,它需要借助现代传媒来实现传播,因此所谓“演课”与否,并不在于课程是否在“摄影棚”录制,而更是指教师的心态而言的。即便在“摄影棚”,教师也须把它转换为“教室”,而这一点也只有戒除了“演戏”心态之后才是可能的。

网络公开课是大学服务社会,面向大众,为提高全民知识素质、文化素质而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网络时代大学实现其功能转换的一种重要途径。讲授者的根本任务并不是展示自己的“风采”或“魅力”,而是呈现知识本身,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正因为如此,讲授者取何种心态来讲课、讲什么、如何讲,就成为每一位讲授者都必须予以认真考虑的问题。以上所说几点,既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也是我个人对网络公开课的未来预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期待着网络公开课能够成为一个浩瀚而异彩纷呈的知识源泉,一个足以显现我国高校服务社会之本旨的广大平台,一个能够培养起我国民众关于知识之神圣感的有效渠道,一个能够涵养身心而提升民众普遍文化素质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