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河南是文化历史资源大省,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人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具体研究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关键词: 河南; 文化历史;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18-02
一、基本概念界定
1. 文化历史资源
文化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它是历史的沉淀,因而,文化资源都具有历史的特性,历史资源是文化资源的主干,文化历史资源包括了文化资源的绝大多数形态和类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出发,对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为了突出文化资源的历史属性,有的学者直接用文化历史资源的概念等同于文化资源[1]。
文化历史的分类有多种,不同学者的分类不同。有学者按照性质把文化历史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如历史遗存遗址、特色民居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玩、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和无形文化历史资源(如语言文字、民族舞蹈、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民族节庆、地方戏曲等);按照内容可把文化历史资源分为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把文化历史资源划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文化历史资源;从经济开发角度可把文化历史资源划分为可开发和不可开发资源;此外,按照地域不同,文化历史资源可分为世界文化历史资源、民族文化历史资源、地方文化历史资源等。
2.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的更广泛、更深刻的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文化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基础等要素一起,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又以其乘数效应渗透于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等牵动性要素与制度性要素之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2]。
区域经济理论中的不平和发展理论、极增长理论和中心都可应用于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运用不平衡理论可把地区文化历史资源丰富的相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利用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带动区域其他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运用极增长理论可把文化产业培育称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运用中心理论可把文化历史资源的空间聚集区域作为中心,向发展。
二、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
1. 旅游业开发促进经济增长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历史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点,是物质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河南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河南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大。如表河南省旅游的总收入呈递增趋势,由1999年的307.8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52.44亿元,增幅明显不到十年增长三倍之多。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由1999年6.8%上升到2007年的9%。旅游收入对河南GDP增长的贡献也在增加,近年都是10%以上,2006年贡献率达到13.56%。第三产业对旅游的依存度逐步增大,2009年达到29.97%,可见旅游对河南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加且日趋明显,同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依存度和贡献率是分析旅游业对GDP拉动效果的重要指标。GDP对旅游的依存度是指旅游收入与GDP的比率;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是指旅游收入增加值与GDP增加值的比率[3]。
河南旅游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随时间呈显著递增趋势,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创汇的作用。2007年入境河南的游客达到9千万人次,创汇收入3.2亿美元。如图1
2. 文艺表演业、图书、音像影视业开发促进经济增长
文艺演出是非物质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包括戏剧、舞蹈、武术、曲艺、杂技等。近年来河南文艺演出业不断发展壮大,民间表演艺术团队初具规模有4400多个,年收益达7亿多元,濮阳、郑州、漯河杂技团常年坚持在美国、东南亚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宝丰拥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400家,年收入达4.1亿。《程英救孤》附意大利、法国演出,《风中少林》赴新加坡演出,少林功夫在拉美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自2008年3月开演以来,演出240场,门票收入2000多万。《大宋东京华梦》自2008年4月到10月半年就演出200多场,观众11万人次,门票收入800多万。
全省共有图书出版社12家,出版能力居全国前5名,基本形成以党报党刊为主,多门类、多层次、覆盖多领域的出版结构,音像电子出版社4家,互联网出版单位3家,国家动漫基地1个,各类印刷单位6588家。文史类书籍如《中原大典农业典》、《中原文化大典》、《河洛文化》、《河南文化产业蓝皮书》等成绩较好;许多旅游景点刻录成光盘在市场出售或由河南省旅游在各省市推介。
2008年,广播影视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河南省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第一部大型文化纪录片《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引起了强烈反响。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王屋山下的传说》作为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创下较高收视率,节目《梨园春》彰显豫剧的魅力依旧受到好评。
三、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增加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包含项目多,可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河南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产值快速增加,文化就业人员共有127.92万人,比2006年增加4.6万人。其中核心层从业人员30.52万人,增加1.21万人,占全省文化从业人员的23.9%;层从业人员31.92万人,增加1.11万人,占全省文化从业人员的24.9%;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65.48万人,增加2.29万人,占全省文化从业人员的51.2%。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相关层从业人员之比为23.9:24.9:51.2。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从业人员也相对较少,由图显示河南省文化就业比重偏低,与其他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因而要加大河南文化历史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更加促进文化就业。
四、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人民与社会发展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提高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福利,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河南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品逐步提高,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公共图书馆135个,藏书总量1286万册;群众艺术馆24个,文化馆188个,文化站2217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423个。坚持开展了文化先进县(市)的创建工作。全省目前已命名1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15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和25个省级文化先进县、30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开发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充分发挥河南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和交流工作,让河南优秀文化走向省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仅可以弘扬河南文化,彰显河南文化历史的魅力,还能提升河南形象,增强河南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张德丽.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建设闭[J].理论导刊,2002(06).
[2] 何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1).
[3]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