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0岁时“病瘘子”80岁时“王大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黑龙江省军区第三干休所“耆英阁”凉亭里,每天清晨都会出现一位老者习武的身影。他时而拳出八极,剑走形意;时而刀舞春秋,棍耍太极;时而鞭如蛟龙,枪点梅花,他就是人称“王大刀”的原牡丹江独立团政委王振奎。看他步履轻盈、挥洒自如的情形,有谁会把他与年逾八旬的老翁联系在一起呢。
提及王振奎习武之事,还真带有些神奇色彩。30年前,刚从团政委岗位上退下来的王振奎因长期工作在一线而积劳成疾,冠心病、动脉硬化、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风湿症等病魔的折磨使他腿臂难展,疼痛难忍。刚满50岁的他几乎被剥夺了行走的权利,靠着双拐走上几十米的路也要歇上几歇,虽经多次住院治疗,仍不见好转。一次与武术的偶然接触,改写了他暮年生活的轨迹。一天清晨,王振奎在儿子的搀扶下于街心园林中散步时,有位老拳师看他病重,就劝其练武强身以祛病。他听信了老拳师的劝告,开始习练武术,并从此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人有年过三十不学艺之说,由此我们可以想像一位痼疾缠身、年过半百且毫无基础的老人习练武术是多么的不易。而王振奎靠着对武术的痴迷,以惊人的毅力向年龄界限和病痛折磨挑战,写下了近似神奇的故事。为了学到更多的武术知识,他甘当小学生,虚心求教于武场的每一位老师;为了克服记忆障碍,他要花上别人几倍的时间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直到熟练为止;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凉亭上每天凌晨4点钟都会准时出现他练武的身影。
后来,他练武术达到了痴迷状态,有时候为了琢磨一个动作,他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家中书房里摆满了武术方面的书籍,朋友更是以武友居多。就这样,坚持习练武术不到一年时间,他双腿疼痛症状在练武中奇迹般地消失了,拐棍扔掉了,行动自如了。有一天,他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冲着家人大喊“我又返老还童了”。
尝到练武甜头的王振奎,对武术变得更加痴迷。他逢人就以亲身经历讲述练武的好处,见人就劝练武来强身,讲到高兴处就即兴表演一场。在他的鼓动下,院里很多人跟着练起了武术,他在所里自发成立了武术队,并自任队长兼业余教练。每天早晨院子里众人习武的热闹场景常会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这构成了干休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0年中,他风雨无阻地坚持练武,从压腿、蹲小架开始,由浅入深逐渐增加运动量,初学太极拳,又学形意拳,再练刀、枪、棍、剑、镖等。他的绝活是耍大刀,十几斤重的大刀在他手上舞若红樱,每每表演均让观赏者赞不绝口,他也因此得美名“王大刀”。65岁那年他在参加哈尔滨市武术比赛中获得了综合类老年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膺市武术协会委员。
习武在给他带来强健身体和充沛精力的同时,更充实了他的晚年生活。练武的同时,他坚持学习书法和国画,意在修身养性;坚持写习武体会,旨在弘扬传统;坚持写回忆录和自传,志在教育后代。他的书画作品相继被一些杂志发表,个人休所老年书画协会、省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吸收为会员;他的习武体会文章《运动・健身・康复》、《人老身强实难得――祛病延年需练武》分别发表在一些报刊杂志上;他撰写了很有价值的回忆录十余篇,分别发表在军内外一些报刊杂志上,部分载入党史资料文集中。最近,笔者欣闻王振奎同志一部历时两年、近20万字的自传《难忘岁月》刚刚付梓,他给后人又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耄耋之年打算干些啥?谈及这个话题,王振奎脸上写满了阳光,他有些激动且兴奋地说:“武术改变了我的生活,还我健康的身体。我将在练武的同时写我的另一部自传,题目拟订为《幸福的晚年》,主要叙述我晚年生活中的武术情结,尽我所能地弘扬武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习练武术,远离疾病,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