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旋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当今中国画坛中,什么样的人才可称誉为艺术大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也是作为专业艺术品拍卖公司必须要回答给艺术市场、回答给收藏家及投资人的问题。
我们认为:
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是被历史所认定的。
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有其先导的开创性,更有其独特的个人风貌。
艺术大师的艺术影响力是可持续延伸的。
其一:艺术大师的精神首先应该是高尚的。他穿越时空,行迹在历史的某个时段。他们学习、继承、扬弃,将民族的文化特色与时代的审美精神溶汇于个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笔墨。”未来无论时光如何转换,他们终究是这个时代艺术的结晶与丰碑。未来时光无论多么遥远,他们都能永远坚定地闪耀着这个时代的光辉。
其二:艺术大师们率先完成了自我在艺术基本技法等概念上的实践与升华。而就在这升华当中,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具备成为大师的核心价值因素。大师们用其鲜明的个性与人格魅力凝于笔墨豪端,无论如何挥洒与含蓄。都能让观者轻而易举地辨别出大师们独特的“自我艺术语言与风范。”
这种语言虽然是无声的,但每个笔触都刻印着大师精神与气质相融合的烙印。这种风范虽然是高标的,但作品却是那样平易近人。特别要强调的是:艺术大师是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美的使者。
其三:艺术大师的艺术影响力是经得起文化和历史推敲的,在延续其艺术生命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新人在其艺术的感召下,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
当新生代的艺术家们生成、生长的时候,往后看,大师在遥遥地支撑着他们艺术的灵感与智能的根本;往前看,无论新生代多么努力、多么迅猛,艺术大师们又似乎早早地占据了艺术发展的制高点。
如果您是大师,必定能与已经成就的大师极为相像。
如果您喜欢大师,畅想尽情领略大师们的艺术风彩,还是让我们从大师的作品中去寻觅、去体会吧!
西方藏家的又一次“抛货”。再次引起了国内当代艺术市场的“骚动”――对于建立在西方价值标准体系之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这样的市场宿命应该是挥之不去的;
中国书画和古董等经典艺术板块,无论是在何种经济环境之下,其各项成交纪录都表现出持久坚挺和强劲的走势。尤其是近期受到“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创造票房新纪录的启发,如今的中国艺术市场中也开始流行寻找――什么才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旋律”?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第三个拍卖大季――2009年艺术品秋拍已经拉开大幕,率先在国庆节期间举槌的公司依然是香港苏富比,结果是总成交额达到13亿港元,而它们今年春拍时的总成交额只有6.9亿港元。仅从数字上看,虽然距离香港苏富比在去年春拍时创造的总成交纪录17亿港元尚有一段差距,但1以乎中国艺术市场最艰难的时期已经慢慢过去了。
如果今天仍然纠缠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景走向究竟如何”的讨论之中,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无论市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停止交易,无非是量大量小的区别而已――这就是采访中记者听到的最多、最一致的观点。
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和收藏家来说,拍卖场上的成交记录也许更多只是作为增加饭桌上的谈资罢了,他们真正关心和在意的是那些分别出现在各个专场中的柏品。
萨奇在香港“抛货”?
当很多圈内人士拿到香港苏富比本次秋拍的图录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在“当代亚洲艺术”专册中的180件拍品中,居然多数来自于目前西方最炙手可热的大收藏家之一萨奇的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一个总也躲不过去的话题――西方藏家“抛货,一再一次出现。
虽然像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公司,总是习惯将各自的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命名为“当代亚洲艺术”。但实际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的拍品数量不多,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无论数量、成交额还是天价纪录方面,均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此,每一季的“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的成绩,都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走向中最为敏感的风向标。
这一次的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场。已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萨奇收藏”专拍。虽然最终的专场总成交额达到了近1.2亿港元,但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者们来说,却似乎普遍高兴不起来。在目前当代艺术市场依然在低谷徘徊的时期,作为拥有最多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西方买家(或者收藏家)之一的萨奇・选择的不是“抄底”买进。而是逆市“抛货”――似乎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这位西方大藏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失去信心了。这样的推论,无疑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美好前景又一次的雪上加霜。
而且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作为拍卖公司一方,如果征集到一位知名的收藏家的作品,常规操作一定要在拍卖前进行广泛宣传和炒作,尤其是像萨奇这样国际一线大藏家的藏品,拍卖公司一定会精心策划、推出藏家本人的专场拍卖会。但这一次,香港苏富比似乎有意回避了萨奇的名字,在事先的各类媒体宣传中均没有提及萨奇和他的藏品……诸多“反常”的操作迹象,一次次令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主旋律”拍品最抗跌
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波诡云谲的表现不同,中国书画板块在本次香港苏富比中创下了1.8亿港元的历史最高成交纪录:一直处于成交表现最稳定的“瓷器工艺品”板块,总成交额达到了4.8亿港元;而“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也达到了1.09亿港元。换句话说,代表着中国经典艺术作品的三个专场,表现均十分良好甚至可以形容为“全线飘红”。
恰逢此时,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正在各地热映,仅仅三天票房就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这种“政府支持、全民买单”的“全新”商业模式,令中国艺术市场中的有识之士颇受启发,并由此引发了艺术圈内关于寻找艺术市场“主旋律”板块的热潮。
为此,作为中国艺术市场权威专业媒体之一的《CANS艺术新闻》杂志撰文指出:“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旋律’为何?简单一句,就是能证明中国经济实力与文化尊严的‘国宝回流’。百年的衰败,隐耐百年的中国,终于可以凭藉经济力量拿回失去的文化尊严。不仅国家鼎力支持,富人更不计代价买单,这就是‘主旋律’。
而至于现代艺术市场的掌握,20世纪初近现代艺术市场已大致筛选完成,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常玉、关良等近现代艺术大师地位已固,无庸置疑,书画、油画媒材无需分别,只要精品都是值得收藏的重要作品。”
收藏家必备的4个硬件
谈到收藏与投资的关系,给大家一个建议,一定要在目前收藏圈里相对比较浮躁的情况下,避免艺术品市场过度、频繁地交易。
那天有个人提了一个建议,我觉得很好,他说以后拍卖公司不用年年都出图录,直接把每次作品拍卖的价格改改就行了。虽然是一个
玩笑,但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国内艺术品交易已经不是建立在再次收藏之后的新的交易行为或者收藏。
在古代,一个收藏家到另外一个收藏家作品的传承是非常隆重和了不起的事情,是要打上自己的印章,要负责任的,因为是从你这儿出来的。当然,现在有资格的^也可以做到,但有些人只是有资金,不见得有实力。不太懂的人也去刻一个章,一下盖在原作上这是非常恐怖的,盖在作品的边边角角上可以。但千万不要盖在原作上,这对作品的损害比较大。
收藏要做好两项准备
首先,一定要做好案头工作(指知识储备),不能够盲目地进入一个收藏领域尽管有实力,但要把那种对企业的判断、执行力直接用到艺术品的收藏当中来,这个很危险的。因为你必须要承认,艺术品收藏是一种很有审美价值的。但同时也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尽管它不是你的主业。
其次,大家要思考收藏与投资的关系。其实这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是有相通性的。我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中国的整个艺术品交易市场根本就不存在。
市场上有几种类型的人是非常有趣的,一种是自己祖辈做收藏的,家里有很好的东西,可惜在“”时被抄走了,后来落实政策又还给他们。我去过他们这些人家里。那时候连一部电话都没有,连放这些万贯家财的立足之地都没有。同时他又没有交易的平台和机构,也不具备其祖辈收藏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所以他们既不是收藏也不是爱好者,只是保管者。
第二种类型的人是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中期,已经淘到一至两桶“金”,甚至更多钱的人,他已经在商海里游啊游,从那里出来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刚刚上岸,喘口气,洗了个澡,心里有点空虚。能不能有点文化的追求呢?
所以,拥有者、收藏者和享受收藏又可以做投资的这拨儿_人,同时出现了。但可惜中间是短路的。当今有的人已完全把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等同,甚至没有收藏就剩下投资了,更有甚者就剩下投机了。这是目前非常可怕的一个现象。因此,我想表达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初期,艺术品投资概念的引入对市场的扩大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否则就没有今天。但是大家由于过于强调投资收益。投资回报,把很多股票、房地产乃至于我认为不太适合于艺术品市场的手法和所谓的工具都引入到这里,我觉得这对于收藏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当然,我赞成现在很多金融机构,包括海外金融机构、私募投资基金等等,但也不要忘记――把收藏和投资的关系处理好。要知道什么叫收藏?它一定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昨天买的今天就卖,这不叫收藏;上海买的北京卖,我想这也不应该是收藏。
好收藏家的标准
第一。鉴赏力。如果你没有鉴赏力不可能称其为好的收藏家。
第二,收藏的数量得要达到一定的量。你说我有一张非常好的“郑板桥”(作品),所以我是收藏家。还有吗?对不起我没有了。那么,这只是收藏者。
第三,要有研究。真正做收藏的人应该在专业的指导下有自己一个收藏的体系或者风格。有的人收藏齐白石、张大千;有的人收藏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有的人专门收藏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有的人就收藏瓷器或者相关的古董。也就是说,一定要有自己收藏的专业研究和领域。
第四。你的藏品要有一定的地位或者单位的价值。你说我收了很多,收了1000件,但拿出来件件都是普通的东西。这也不能称其为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