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正体现冒险价值的是作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正体现冒险价值的是作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也许是最可怕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已是渐行渐远。唯有记忆,历久弥深。

5月14日凌晨~25日深夜,笔者在前线采访了12天。回到济南的办公室,远离了余震,脑海中却怎么也难以忘记曾经走过的那些疮痍之地,曾经流出的那些悲戚的眼泪。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笔者无意继续流泪、在泪水中放大自己的痛苦、展示前线工作的风险与悲怆。宣扬“到了现场就是胜利”,大抵过于情绪化,虽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一个平安归来的媒体从业者、历史记录者,评价的底线标准中不应脱离“专业”的角度。

仅仅代表个人回顾并反思在汶川大地震灾区采访的12天,那些“把生命系于裤腰之间”的经历,不可不谓之悲壮。但相对于“大家都知道我们去了”的事实,真正让我们的冒险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其实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

情绪“统治”了思想,第一篇稿子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前往灾区后,笔者到达的第一个现场是聚源中学,那是5月14日上午8点。不得不承认,第一眼看到教学楼坍塌的惨状、第一眼看到5层教学楼内墙上出来的黑板,悲怆的情绪就统治了整个人整个心灵。

思考在泪水中凝固。

数百名家长守在现场,更多的战士守在现场,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一堵人墙。有家长说,整个上午再没发现幸存者……一个家长哭喊着冲进了废墟,5分钟后在战士们的手中,她被抬了出来――进去的那一刹那,这位过于悲痛的母亲,当即晕倒在地。

看着那位母亲被抬进了救护车,我一下站到了那里,突然不知道自己来到这里究竟该干什么。

另一位母亲在战士的搀扶下,抢天呼地:“我的娃啊,整整两天都没有回家……”在离她不足1米远的地方,我就站在那里,目不转睛――甚或目光呆滞地看着她,然后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那个泥泞遍地、寂冷得任何一声哭喊听上去都那么凄厉的死亡之地。

随后到达的是都江堰。到了都江堰中医院、都江堰人民医院,与山东医疗队会合,与山东消防总队先遣队会合,到了幸福小区与观景路47号的山东消防救援现场……

在观景路47号,经过23小时的努力,以命搏命的山东消防官兵,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把一名孕妇及其母亲从仅仅高约40厘米的塌楼夹缝中救了出来。

掌声在那一刻响起,泪水淌满了我们的脸颊。

那一天,我写了《23小时,塌楼夹缝中救孕妇》。开头时,坐在电脑前,我足足想了一个小时、抽了接近一包烟,都没能在屏幕上打下一个字。满脑子都是一个个惨不忍睹的废墟与遇难者的尸体,还有一个个泪水肆流的面孔。

那一天,不过千字的稿子传回报社时已是深夜11点多,时效已无从谈起。

史无前例的灾难面前,我的第一表现是:震撼、悲戚、沉痛、失语……那一刻,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算不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化悲痛为力量,在报道方向上寻找突破口

回到济南后,曾经梳理在灾区的行程:最初的一周里,每天的行程都在300公里左右。常常是为了发稿,不得不奔波100多公里。没有车的地方就一步一步地赶,见了车就拦……我们坐过“路虎”,也差点拦了运尸车;与同事一起拦过四川交警总队首长的车,也搭过摩托车、洒水车。

短短几天,乘坐的车辆比之前20多年坐过的种类还多。

路途的方向每天都不一样,只有情绪层层堆积,始终未变。到了前线,尽可能地多采、多写、多往回传稿子是心中最大的渴望。同时,兼顾山东救援队与重灾区一线情况的想法,也每天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程。这时候,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有限的时间、精力下,我们的采访重点该放在什么地方?报道主题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把握?

笔者始终承认:那时候,个人的思维空间已完全被情感占据。既然情绪占据了一切,何不听从心灵的感应?和同事商量后,我们提出:索性跟着情绪走,着眼于灾难中的人性,书写那些给予我们无限感动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哪怕仅仅是一个琐碎的细节。

5月15日,我们前往绵竹、什邡两地的重灾乡镇进行采访。汉旺镇、洛水镇、红白镇、八角镇……沿谷底山路绵延而居的乡镇和村庄,所遇村舍几乎全部坍塌,无一幸免。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仍然没有气馁。他们守在已是一片废墟的家中,摆好了餐桌,重新开始生活。看着废墟上升起的冉冉炊烟,有一种力量充满了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当我们听说,当地有一派出所所长自己的儿子不幸遇难,却依然坚守抗灾一线的时候,泪水不经意间就滑落了下来。

那一天,我含泪写了《灾难让我们一起变得坚强》。

后来,家中的领导安慰我们说:前线记者的稿子让我们一起坚强。

把最大的篇幅,留给感动我们的自救者

进入6月以来,不断从电视上看到集中报道灾区群众积极自救的新闻,心头总是禁不住想起自己之前的报道。笔者以为,灾难面前,每一个自救的人、每一件自救的事,都是一篇决战天灾的史诗:关注自救,其实也即关注灾害本身;关注自救,其实也即关注希望;关注自救,其实也即关注人性――灾难面前,人性高于一切。

回想起来,在灾区12天的采访中,关注灾区人民自救的报道在笔者前线12天的工作中占据了相当篇幅。

5月16日,笔者与同事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绵竹市体育场遇到一位妇女:丈夫不幸遇难了,她却依然带着女儿,连续4天坚守在抗震救灾的一线,彻夜熬粥赈灾。她的坚强让我们落泪,也成了我们当天的主打稿件之一:《妻子失去了丈夫 女儿失去了爸爸――母女俩仍坚守一线熬粥赈灾》。

5月21日~23日,笔者集中精力采写《震不垮的北川中学》、《一个被截肢女孩的生命接力》、《胜利村的自救》。这3篇分别2000多字的通讯,分别关注着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切入点,但若从思想内在上讲,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对灾区群众积极开展自救与互助的再现:《震不垮的北川中学》展现的是重灾学校师生的相互鼓励以及青少年学生在灾难中的成长,还原了一个在废墟上重生的坚强集体;《一个被截肢女孩的生命接力》再现的是一个被坍塌楼房掩埋的女孩被“接力”营救的故事,刻画的是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亲人、政府人员、医生……熟识与陌生者对生命的共同关注与尊重;《胜利村的自救》讲述了一个村庄在灾后的萧条与“复兴”,着眼于促成转折的信念力量的形成。

在省内同行大多关注山东救援情况时,这些自救的人和事,缘何一度占据了我们最大的篇幅?笔者认为:如果说救援力量的到来给予了灾区人民以信心和希望,那么,给予我们救援队伍信心和希望的,不正是灾区人民不放弃、不气馁的自信与坚强吗?关注灾区人民的自救,跟关注救援力量对灾区的支持与关爱,同等重要。试想,如果受灾者自己都放弃了,救援还有什么希望?

“自救者必得救。”事实证明,这一点不错。

一次永远的缺憾:需要反思的大地震报道

前线采访了12天,对于笔者个人而言,最难忘的是那一次次的危难与惊悸,以及灾难带给个人的心灵震撼,其他的都已不再重要:经历了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灾难,每一个活着的我们其实都是实际意义上的幸存者――内心或有大悲、或有大爱的幸存者,还在乎什么呢?

但作为一名以记录历史与社会进程为己任的新闻从业者,对于个人的反思,不能绕开读者。

读者关注记者,起点和终点其实都是作品。见诸报端的新闻报道不是记者与读者心灵沟通的唯一桥梁,却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从这个角度上反思自己在前线12天的采访报道,个人内心充满了疑惑:读者通过我的报道,究竟是记住了“我到了现场”这一事实;还是通过我的前线报道,记住了我作品中的事实?

离开前线的日子里,笔者一次次翻看自己当初在前线的报道,对比着国内外同行一些同类题材的报道,心中的不安层层堆积,无法释怀:从自我的纵向对比上看,任何一篇报道都曾给予了自己无限的感动,并且持续给予着自己力量;从更大范围的横向对比上讲,自己的工作体现到报纸上、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差距依然是那么地明显。

在与《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同行的同题竞争中,笔者仅仅作为个人的代表,承认失败。虽然,失败的滋味谁都不愿主动品尝。但在前路面前,承认失败何尝不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总结失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前线归来之后,曾不断与同事、领导诉说这种不安。也曾与集团新闻研究所的老师探讨这一失败经历的教训总结。总结起来,个人的教训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心理准备上的欠缺以及调整的迟钝,导致思维不够清晰;(2)单兵作战能力的欠缺,使得对于现场的把握相对失控;(3)宏观把握能力欠缺,影响了对于灾难报道的还原力度。

这样的总结是乏力的。掌声和鲜花中,人们记住了我们一度奔赴前线。其实,真正可以记录历史的不仅仅是掌声和鲜花,更重要的是作品;真正体现冒险价值的同样不仅仅是掌声和鲜花,更重要的同样是作品。

暂且抛开其他要素不谈,仅仅是站在专业的角度上反思12天的前线报道,笔者承认:其实可以做得更好的机会,已经错过了。

(作者为生活日报记者)